齊德之

《外科精義》~ 卷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4)

1. 論脈證名狀二十六種所主病證

夫脈之大體二十六種,此診脈之紀綱也。細而論之,毫釐少差,舉治必遠。總而言之,逆從虛實,陰陽而已,兩者議之,以要其中。謹於諸家脈法中,撮其機要,剪去繁蕪,載其精義。

浮脈之診,浮於指下,按之不足,舉之有餘。再再尋之,狀如太過。瞥瞥然見於皮毛間。其為表證,或為風,或為虛。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澀者肺也。浮而數者熱也。浮數之脈應發熱,其不發熱而反惡寒者,瘡疽之謂也。

洪脈之診,似浮而大,按舉之則泛泛然滿三部,其狀如水之洪流,波之湧起。其主血實積熱。瘡腫論曰:脈洪大者,瘡疽之病進也。如瘡疽結膿未成者宜下之,膿潰之後,脈見洪大則難治,若自利者不可救治也。

滑脈之診,實大相兼,往來流利如珠,按之則累累然滑也。其主或為熱,或為虛,此陽脈也。瘡疽之病,膿未潰者,宜內消也;膿潰之後,宜托裡也。所謂始為熱而終為虛也。

數脈之診,按之則呼吸之間,動及六至,其狀似滑而數也。若浮而數則表熱也,沉而數則裡熱也。又曰:諸數為熱。仲景曰:脈數不時見則生惡瘡也。又曰:肺脈洪數則生瘡也。診諸瘡洪數者,里欲有膿結也。

散脈之診,似浮而散,按之則散而欲去,舉之則大而無力。其主氣實而血虛,有表無里,瘡腫膿潰之後,而煩痛尚未痊退者,診其脈,洪滑粗散難治也,以其正氣虛而邪氣實也。又曰:肢體沉重,肺脈大則斃,謂浮散者也。

芤脈之診,似浮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其主血虛,或為失血瘡腫之病。診得芤脈,膿潰後易治,以其脈病相應也。

長脈之診,按之則洪大而長,出於本位。其主陽氣有餘也。傷寒得之,欲汗出自解也;長而緩者,胃脈也,百病皆愈,謂之長則氣治也。

牢脈之診,按之則實大而弦,且沉且浮,而有牢堅之意,若瘰瘰結腫。診得牢脈者,不可內消也。

實脈之診,按舉有力而類結曰實。經曰邪氣勝則實,久病則虛,人得此最忌。瘡疽之人得此,宜急下之,以其邪氣與臟腑俱實故也。

弦脈之診,按之則緊而弦,其似緊者為弦,如按弦而不移,緊如內繩而轉動,以此為異。春脈浮弦而平,不時見則為飲為痛,主寒主虛。瘡疽論曰:弦洪相搏,外緊內熱,欲發瘡疽也。

緊脈之診,似弦而緊,按之如切繩而轉動。其主切痛積癖也;瘡腫得之,氣血沉澀也,亦主痛也。

澀脈之診,按之則散而復來,舉之則細而不足,脈澀則氣澀也,亦主血虛,瘡腫潰後得之,無妨也。

短脈之診,按舉則不及本位。《內經》曰:短則氣病,以其無胃氣也。諸病脈短,皆難治也;瘡腫脈短,真氣短也。

細脈之診,按之則縈縈如蜘蛛之絲而欲絕,舉之如無而似有。細而微,其主元陽衰也;瘡腫之病,脈來細而沉,時直者,裡虛而欲變證也。

白話文:

關於脈象的討論,總共有二十六種基本型態,這是診斷脈象的基本原則。如果我們深入探討,即使是微小的差異也會導致診斷結果大相逕庭。但歸根究柢,脈象的變化不過是反映體內的虛實、陰陽失調,只要抓住這兩個重點,就能掌握脈象的精髓。接下來,我將從眾多脈象理論中,摘取其核心概念,剔除不必要的繁複部分,只留下精華。

浮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浮現於皮膚表面,輕輕觸碰即可感受到,但若用力按壓則感覺不到,再次確認,脈象似乎比正常更顯著,就像在皮毛之間閃爍。這種脈象通常表示身體表面有問題,可能是風邪入侵,或是身體虛弱。如果脈象浮且大散,代表心臟有問題;浮且短而有阻塞感,可能是肺部疾病;浮且頻率快,則可能有熱症。脈象浮且頻率快通常伴隨發燒,但如果不發燒反而畏寒,那可能是瘡疽的徵兆。

洪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看似浮現且擴大,輕輕按壓即能感到整個手臂脈象滿滿,就像洪水般洶湧,波浪起伏。這種脈象通常表示血液充盈,體內有熱量積聚。在瘡疽治療上,如果脈象洪大,表示病情正在發展。如果瘡疽尚未化膿,應採取下法;一旦化膿,若脈象仍然洪大,則病情難以控制,甚至可能無法救治。

滑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強壯且流暢,如同珠子般順暢滑動,輕輕按壓可以感受到脈象的流動。這種脈象可能表示體內有熱或虛弱,屬於陽脈。在瘡疽治療上,如果脈象滑且未化膿,應採用內消法;一旦化膿,則應使用託裡法。換句話說,這種脈象在初期表現為熱,最終會轉為虛弱。

數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快速,每呼吸一次,脈象跳動六次以上,脈象看似滑動且頻率快。如果脈象浮且頻率快,表示表面有熱;脈象沉且頻率快,則表示內部有熱。另外,脈象頻率快通常是熱症的表現。根據仲景的說法,脈象頻率快且偶爾出現,可能會產生惡性瘡疽。此外,肺脈洪大且頻率快,也可能導致瘡疽生成。診斷瘡疽時,如果脈象洪大且頻率快,表示內部可能有膿腫形成。

散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看似浮現且散開,輕輕按壓則脈象散開並逐漸消失,用力按壓則脈象增大但無力。這種脈象通常表示氣血實足但血液虛弱,有表面問題但無內部問題。在瘡疽治療上,如果化膿後仍有煩躁疼痛,診斷脈象,發現脈象洪大、滑且散亂,則病情難以控制,因為體內正氣虛弱而邪氣實足。另外,如果四肢沉重,肺脈增大,可能會導致死亡,這裡指的是脈象浮散。

芤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看似浮現且柔軟,輕輕按壓中央部位空洞,兩側脈象卻明顯。這種脈象通常表示血液虛弱,可能是失血或瘡疽等疾病所致。診斷得到芤脈,表示瘡疽化膿後較易治療,因為脈象和病情相符。

長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洪大且長,超出正常位置。這種脈象通常表示體內陽氣過剩。在感冒治療上,如果脈象長,表示即將出汗,病情自然好轉;脈象長且緩慢,表示胃部健康,各種疾病都能恢復,這就是所謂的長脈表示氣血調和。

牢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實大且堅韌,既沉又浮,具有堅固的感覺,就像結節或腫塊。診斷得到牢脈,不宜使用內消法。

實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強大且結實,用力按壓可感受到脈象的堅韌。根據經典記載,邪氣旺盛就會產生實脈,長期生病則會產生虛脈,這種脈象最令人忌憚。對於瘡疽患者來說,如果診斷到實脈,應立即使用下法,因為邪氣和臟腑都處於實足狀態。

弦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緊繃且呈弦狀,看似緊繃的就是弦脈,就像按壓琴絃一樣不會移動,緊繃的脈象就像內部繩索轉動。春季脈象浮弦且平穩,偶爾出現這種脈象表示可能有飲食或疼痛問題,主要與寒冷和虛弱有關。在瘡疽治療上,如果脈象弦且洪大,外部緊繃內部熱,表示可能發生瘡疽。

緊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緊繃且像切繩一樣轉動。這種脈象通常表示劇烈疼痛或積聚問題;在瘡疽治療上,如果得到緊脈,表示氣血凝滯,也表示疼痛。

澀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散開後又回復,輕輕按壓脈象細小且不足。脈象澀表示氣血不暢,也可能表示血液虛弱,瘡疽化膿後得到澀脈,無需過度擔心。

短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短小,輕輕按壓不足以達到正常位置。根據《內經》記載,脈象短表示氣血受損,因為缺乏胃氣。各種疾病脈象短,都難以治療;瘡疽脈象短,表示正氣不足。

細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纖細如蜘蛛絲且接近斷裂,輕輕按壓幾乎感覺不到。細脈且微弱通常表示元氣衰弱;瘡疽疾病,如果脈象細且沉,偶爾直線上升,表示內部虛弱且病情可能改變。

微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軟小且極微弱。這種脈象通常表示虛弱。如果正氣恢復,則病情好轉;如果邪氣佔優勢,則病情危急;瘡疽疾病,化膿後脈象微弱且均勻,病情自然好轉。

遲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遲緩,輕輕按壓脈象遲緩,每次呼吸定息,只能得到三次脈象,脈象看似緩慢且稍有延遲。慢性疾病得到遲脈表示病情好轉,急性疾病得到遲脈表示正氣虛弱;瘡疽得到遲脈,化膿後病情自然好轉。

緩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看似遲緩,但比遲脈稍快。根據仲景的說法,陽脈浮大且濕潤,陰脈浮大且乾澀,陰陽平衡就是緩脈。脈象長且緩慢,各種疾病都能自行康復;凡是瘡疽化膿後,脈象澀、遲緩,都容易痊癒,因為脈象和病情相符,表示胃氣充足。

沉脈的診斷特徵是輕輕按壓不足以感受到脈象,用力按壓才能感受到,脈象像爛棉絮一樣。這種脈象通常表示邪氣在臟腑中,水氣得到沉脈表示病情逆轉,屬於陰脈;瘡疽得到沉脈,表示邪氣深入。

伏脈的診斷特徵是比沉脈更深,輕輕按壓感覺不到,用力按壓至骨頭才能感受到,與沉脈相似,但邪氣更深入。

虛脈的診斷特徵是輕輕按壓不足以感受到脈象,脈象遲緩、大且柔軟,輕輕按壓手指下方,脈象突然空洞。根據經典記載,脈象虛表示血液虛弱。血液虛弱導致寒冷,陽氣不足;瘡疽脈象虛,應使用託裡法調理氣血。

軟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像布料浸在水中一樣極度柔軟且沉細,也被稱為濡脈。這種脈象通常表示胃氣虛弱;瘡疽得到軟脈,應補充虛弱並排出膿液。

弱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看似柔軟且極微弱,脈象來得遲緩且似乎存在。根據仲景的說法,脈象微弱且綿綿不斷,就像瀝青斷裂一樣。這種脈象通常表示血氣俱虛,形體精氣不足;一般來說,瘡疽脈象沉、遲緩、濡、弱,都應使用託裡法。

促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快速且時常停頓後再恢復。根據仲景的說法,陽氣旺盛就會產生促脈,表示體內有熱量,應使用下法;瘡疽脈象促,也應立即使用下法。

結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遲緩且時常停頓後再恢復。根據仲景的說法,陰氣旺盛就會產生結脈。根據經典記載,促脈和結脈表示病情好轉,代脈則表示病情危急。

代脈的診斷特徵是脈象來回跳動,中途突然停止無法自行恢復,然後再次跳動,被稱為代脈。代脈表示氣血分散,各種疾病得到代脈表示病情不祥;一般來說,瘡疽疾病,脈象促、結難以治療,更何況得到代脈呢!

動脈的診斷特徵是在關節上方,沒有頭尾,像豆子一樣大小,脈象顫抖。根據《脈經》記載,陰陽互相搏鬥,所以稱為動脈。如果在陽脈中出現動脈,表示陽氣虛弱且易發冷;如果在陰脈中出現動脈,表示陰氣虛弱且易發熱。陽氣從尺部生成,動脈出現在寸部;陰氣從寸部生成,動脈出現在尺部,這一點必須區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