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奉親書》~ 上籍 (2)
上籍 (2)
1. 增補方劑
《千金翼方》耆婆湯:主大虛冷風,羸弱,無顏色方。一云酥蜜湯。
酥(一斤,煉),生薑(一合,切),薤白(三握,炙令黃),酒(二升),白蜜(一斤,煉),油(一升),椒(一合,汗),胡麻仁(一升),橙葉(一握,炙令黃),豉(一升),糖(一升)
上一十一味,先以酒漬豉一宿,去滓,納糖蜜油酥於銅器中,煮令勻沸。次納薤姜,煮令熟。次下椒、橙葉、胡麻,煮沸。下二升豉汁,又煮一沸,出內瓷器中密封。空腹吞一合,如人行十里,更一服。冷者加椒。
鄒氏三妙湯:實氣養血,久服彌益人。
地黃,枸杞實(各取汁一升),蜜(半升)
銀器中同煎如稀餳。每服一大匕,湯調酒調皆可。
鄒氏山芋粥:薯蕷生於山者名山藥,一名山芋。山芋生山者佳,圃種者無味。取去皮,細石上磨如糊。每盌粥用山芋一合,以酥二合,蜜一合同炒令凝,以匙揉碎。粥欲熟,投攪令勻乃出。
岳美中氏參耆粥:食治老人元氣不足,脾胃虛弱,氣短自汗,語音低怯,面色㿠白,食少便溏,神疲懶動,四肢無力,易患感冒,舌淡胖苔淨,脈緩弱者。
黨參(三十克),黃耆(三十克),白朮(十五克),茯苓(十五克),炙甘草(十五克)
上五味,加水八百毫升,煎至六百毫升,去滓。下粳米二兩,煮粥四百毫升,清晨頓服之。每日一次,常服有益氣力、補虛弱、健脾胃之效。
白話文:
增補方劑
耆婆湯: 此方主治身體虛弱、怕冷、面色蒼白等症狀。也有人稱之為酥蜜湯。
配方:煉好的酥油一斤,切好的生薑一合,炙黃的薤白三握,酒二升,煉好的白蜜一斤,油一升,汗出用的胡椒一合,胡麻仁一升,炙黃的橙葉一握,豉(黃豆)一升,糖一升。
製作方法:先將豉用酒浸泡一夜,去除渣滓。然後將糖、蜜、油、酥放入銅器中,煮至均勻沸騰。接著放入薤白和薑,煮至熟透。再加入胡椒、橙葉、胡麻仁,煮沸。最後加入二升浸泡過豉的酒汁,再煮沸一次,盛入瓷器中密封保存。空腹服用一合,相當於步行十里的量,之後再服用一次。如果怕冷,可以增加胡椒用量。
鄒氏三妙湯: 此方能滋補氣血,長期服用益處良多。
配方:地黃、枸杞子(各取汁液一升),蜂蜜半升。
製作方法:將以上材料在銀器中同煎,熬至像稀稠的麥芽糖狀。每次服用一大勺,可用湯或酒送服。
鄒氏山芋粥: 用山地生長的薯蕷(山藥)熬粥最佳,園圃種植的山藥味道較差。將山藥去皮,用細石磨成糊狀。每碗粥用山藥一合,酥油二合,蜂蜜一合,一起炒至凝固,再用勺子揉碎。粥快煮好時,加入山藥糊攪拌均勻即可。
岳美中氏參耆粥: 此方適用於老年人元氣不足、脾胃虛弱、氣短自汗、聲音低弱、面色蒼白、食慾不振、大便溏瀉、疲倦懶動、四肢無力、容易感冒、舌淡胖、苔薄、脈緩弱等症狀。
配方:黨參三十克,黃耆三十克,白朮十五克,茯苓十五克,炙甘草十五克。
製作方法:將以上五味藥材加水八百毫升,煎煮至六百毫升,去除藥渣。然後加入粳米二兩,煮成四百毫升的粥,清晨服用。每日一次,長期服用有助於益氣、補虛、健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