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倫

《嬰童類萃》~ 下卷 (25)

回本書目錄

下卷 (25)

1. 治雜症日用補遺方

共為末,每服二三錢,酒調下。不飲,米湯空心下。

通經丸

當歸,官桂,青皮,大黃(煨),乾薑(煨),桃仁(炒去皮),乾漆(炒),花椒(炒去仁。各一兩),川烏(一枚,炮)

共為末,醋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不飲,白湯下。

血瘕方,余見婦女得此症,不早治多致不救,此方甚效。

當歸,白芍(酒炒),生地,黃芩(酒炒),青皮,川芎,枳殼,三稜(醋炒),蓬朮(醋炒),玄胡索(各一兩),乳香(三錢),沒藥(四錢),烏藥(五錢),檳榔,雷丸,紅花,小茴香,五靈脂(醋炒。各五錢),桃仁(一兩,炒去皮,研)

為末,酒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酒服。

益母丸,治婦女百病。

益母草(一斤,淨末,端午日採,插透風處,過梅天,曬乾方用。如不經梅,合藥作脹,無效),香附米(八兩,水淘淨,童便、酒、醋、鹽制,炒微黑),當歸(六兩),川芎(四兩),白芍(四兩),生地(淮慶者,六兩,酒浸,蒸熟),白朮(五兩,土炒),黃芩(三兩),砂仁(二兩),木香(二兩)

共為末,生地搗,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隨意不拘引服。病甚服烏雞丸(在丹溪附余)。

骨蒸症,加胡黃連、宣連、銀柴胡,各二兩,加半料內。

通經湯,治婦女經閉不通,及血積、癥瘕等症。

當歸,川芎,白芷,三稜,蓬朮,白芍,青皮,蘇木,鬱金,香附,紅花(各一錢),乳香,沒藥(各五分),馬鞭草(五錢,搗碎)

酒二鍾,煎鍾半,入乳、沒末,和勻服。加琥珀(三分)更妙。

治赤白帶方(二道)

五靈脂(五兩,米醋一盅,炒乾為末,每服一錢,白酒空心下。)烏梅肉(二兩),硫黃末(二兩,搗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下。酒服亦可。)

造神麯法,六月六日,諸神所集之辰,故曰神麯。過此日則非也,不及此日。三伏內取甲寅、戊寅、庚寅,名三奇神麯。

白麵(名白虎,一百斤),蒼耳汁(名勾陳,取汁三升),赤豆(名朱雀,三升煮熟),野蓼草(名騰蛇,搗汁三升),青蒿(名青龍,取汁三升),杏仁(名玄武,四升,去皮尖)

將杏仁、赤豆搗碎,將三汁拌麵和勻,如干加煮豆湯添入,踏極實為妙,懸透風處。

制玄明粉法,於臘月大寒時制,治一切火症。

淨皮硝(一名朴硝,一斗),豆腐(三塊,水三升)

入硝煎三四滾,濾汁澄清,傾瓦盆內露一宿,天明去水,晚上用水三升,將蘿蔔切片,煮硝三滾去卜,將硝傾入盆內,用稀布將渣濾淨,仍傾入瓦盆內露,明晨去水,將凝結者,用桑皮紙作小袋,懸當風處,自然成粉。隨意取用,點風眼加冰片。

白話文:

將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三錢,用酒調和後服用。不喝酒的人,可以用米湯在空腹時服用。

通經丸

當歸、桂皮、青皮、大黃(煨過)、乾薑(煨過)、桃仁(炒過並去皮)、乾漆(炒過)、花椒(炒過並去除種仁),各一兩,川烏(一枚,炮製過)。

將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用醋調製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酒送服。不喝酒的人,可以用白開水送服。

血瘕方(我看到婦女患此病,不早點治療常常會導致無法挽救,此方非常有效。)

當歸、白芍(用酒炒過)、生地、黃芩(用酒炒過)、青皮、川芎、枳殼、三稜(用醋炒過)、蓬朮(用醋炒過)、玄胡索,各一兩,乳香(三錢)、沒藥(四錢)、烏藥(五錢)、檳榔、雷丸、紅花、小茴香、五靈脂(用醋炒過),各五錢,桃仁(一兩,炒過並去皮,研磨)。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調製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酒送服。

益母丸(治療婦女各種疾病)

益母草(一斤,洗淨研磨成粉末,端午節採摘,放在通風處,經過梅雨季節,曬乾後才使用。如果沒有經過梅雨,合藥後會產生脹氣,沒有效果)、香附米(八兩,用水淘洗乾淨,用童子尿、酒、醋、鹽浸製後,炒至微黑)、當歸(六兩)、川芎(四兩)、白芍(四兩)、生地(淮慶產的,六兩,用酒浸泡後蒸熟)、白朮(五兩,用土炒過)、黃芩(三兩)、砂仁(二兩)、木香(二兩)。

將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將生地搗爛,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用什麼藥引送服都可以,沒有限制。病情嚴重的,服用烏雞丸(在丹溪的《附余》中有記載)。

如果出現骨蒸症狀,可以加入胡黃連、宣連、銀柴胡,各二兩,添加到藥方的一半用量中。

通經湯(治療婦女月經閉塞不通,以及血瘀、癥瘕等症狀)

當歸、川芎、白芷、三稜、蓬朮、白芍、青皮、蘇木、鬱金、香附、紅花,各一錢,乳香、沒藥,各五分,馬鞭草(五錢,搗碎)。

用兩鍾酒煎至剩下一鍾半,加入乳香、沒藥末,攪拌均勻後服用。加入琥珀(三分)效果更好。

治療赤白帶下方(兩種方法)

五靈脂(五兩,用米醋一盅炒乾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白酒在空腹時送服)。烏梅肉(二兩)、硫黃末(二兩,搗爛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鹽湯送服。用酒送服也可以)。

製作神麯的方法(在農曆六月六日製作,因為這天是諸神聚集的日子,所以稱為神麯。過了這一天就不是了,不到這一天也不行。三伏天裡取甲寅、戊寅、庚寅這三天,稱為三奇神麯。)

白麵粉(稱為白虎,一百斤)、蒼耳汁(稱為勾陳,取汁三升)、赤小豆(稱為朱雀,三升煮熟)、野蓼草(稱為騰蛇,搗汁三升)、青蒿(稱為青龍,取汁三升)、杏仁(稱為玄武,四升,去皮尖)。

將杏仁、赤小豆搗碎,將三種汁液和麵粉攪拌均勻,如果太乾,加入煮豆湯,踩踏壓實為好,懸掛在通風處。

製作玄明粉的方法(在農曆臘月大寒時製作,治療各種火症)

純淨的皮硝(也叫朴硝,一斗)、豆腐(三塊,用水三升)。

將皮硝放入水中煎煮三四次,過濾取澄清的汁液,倒入瓦盆中露天放置一晚,第二天早上倒掉水分,晚上再加入三升水,將蘿蔔切片,放入水中與硝一起煮三滾後取出蘿蔔,將硝液倒入盆中,用稀布過濾掉雜質,再將硝液倒入瓦盆中露天放置,第二天早上倒掉水分,將凝結的物質用桑皮紙做成小袋,懸掛在通風處,自然會變成粉末。可以隨意取用,點在風眼上可以加入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