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麻科》~ 瘄子總論(第一) (1)
瘄子總論(第一) (1)
1. 瘄子總論(第一)
夫瘄之初發,咳嗽噴嚏,鼻流清涕,眼胞微腫微赤,淚欲汪汪,腮赤面腫,皆是出瘄之兆,一冒風寒食積,論其大概,不必一一如是。重則遍身膨脹,眼赤封閉,或壯熱無汗,氣粗氣喘,嘔吐,驚搐,鼻煤,咳嗽聲啞,至五六七日不見點者,急用表散以升發之,用麻黃主之。
白話文:
癉病的初期,會有咳嗽、噴嚏、鼻涕清澈、眼皮微微腫脹發紅、淚水汪汪、腮部發紅、臉部浮腫等症狀,這些都是癉病的徵兆。如果再遇到風寒或飲食積滯,這些症狀可能會加重,但也不一定完全符合這些特徵。嚴重的癉病患者,全身會出現腫脹、眼睛發紅閉合、發高燒沒有汗水、呼吸粗重、氣喘、嘔吐、抽搐、鼻塞、咳嗽聲音嘶啞等症狀。如果這些症狀持續五六七天沒有改善,就要趕緊使用表散藥物來升發、解表,以麻黃作為主要藥物。
若瘄出稠密如雲,片疙紫紅乾燥,其毒甚重,表時宜表,回時速當清火解毒為要,此時宜用清龍湯或雙解湯使之。大便燥實者加生軍五六錢,回時尤宜重用。胃火盛於回後,用生石膏兩餘。若不出足而回者,須用麻黃、石膏解之。肺火盛於回後,片芩宜之。回後小便不利,山梔瀉之。
白話文:
如果瘄瘡(一種皮膚病)長得稠密如雲,像紫紅色的乾塊,毒性非常嚴重。在發作的時候,應該以治療外感為首要任務,在退燒的時候,則要趕緊清熱解毒。此時可以使用清龍湯或雙解湯。對於大便乾燥實結的人,可以加入生軍(生甘草)五六錢,在退燒的時候尤其要加大劑量。若發燒退後,胃火旺盛,可以用生石膏兩餘來治療。若發燒沒有退而有煩躁症狀,則需要用麻黃、石膏來治療。若發燒退後,肺火旺盛,可以用片芩來治療。若發燒退後,小便不利,可以用山梔來治療。
心火刑剋肺金,黃連清之。表若未透,宜慎之戒之。疹出黑暗者,不起不透也。焦枯慘暗者,血滯也。糊塗者,凶也。手指先見者,犯本位也。頭面身上全無者,閉症也。或感風寒而不出者,須用麻黃重表也。頭面不出而體多者,疹後生死難料也,急宜荷鼻、筍尖、升、羌、芎也。
白話文:
心火刑剋肺金,要用黃連來清熱解毒。如果表證還沒有透發出來,應謹慎使用黃連。疹子出得暗淡無光,說明邪氣沒有透發出來。疹子焦枯慘暗,說明血滯。疹子糊塗不清,預後兇險。手指先出現疹子,說明犯了本位。頭面身上都沒有疹子,說明是閉症。或因感受風寒而疹子不出,需要用麻黃來重宣表。頭面不出疹而身體其他部位出疹較多,疹後生死難料,應急用荷鼻、筍尖、升麻、羌活、芎藭等藥。
手足尖頭不到者,瘄後變症無窮也,藥宜桂枝鞭芽而起之。一熱即出,一出即沒者重,只要出足,回速何妨。不進飲食者重,胃火所致也。鼻掀口張,目無神氣者,死。鼻乃肺竅,掀則肺絕,口乃脾竅,張則脾絕,皆難治也。氣喘胸前吸者死,天君不寧者,安得不死?發不出者,閉症也。
白話文:
手腳尖端不能到達身體某些部位,這是瘄病後引起的各種症狀中較嚴重的,應服用桂枝鞭芽來治療並加以根除。一發熱就出疹,出疹後就消退的人病情較重,只要能出疹,出疹快些也無妨。不吃飯、不喝水的人病情較重,這是由胃火引起的。鼻子翕張,嘴巴張開,兩眼無神的人會死亡。鼻子是肺的竅門,翕張則肺絕,嘴巴是脾的竅門,張開則脾絕,這種情況都很難治癒。氣喘、胸前吸氣的人會死亡,天君不安穩,怎麼能不死?發不出疹來的人,病情閉塞。
及腹脹、氣喘、煩躁者,毒火不出,反攻於內也。昏睡者,死。脾困者,面黑色滯者,血死也。目無光彩者,熱則冷之,寒則溫之,莫良於眸子也。痰喘音啞者,肺竅塞也。指甲黑色者,血死也。鼻煤項軟者,肺火盛也。四支冰冷者,脾土傾也。睡臥不寧者,內毒伏也。眼紅眼障者,肝火甚也。
白話文:
出現腹部脹氣、呼吸急促、煩躁不安的現象:是體內毒火沒有排出,反而攻入人體內部。昏睡的人:會死亡。脾臟受困的人:臉色暗沉發黑:血已凝固且變黑死亡。眼睛黯淡無光澤的人:用熱的方法治療寒冷,用寒的方法治療發熱:沒有比治療眼睛更好了。痰喘且聲音沙啞的人:肺部的竅門被堵塞了。指甲變黑的人:血凝固且變黑死亡了。鼻子像被煤煙薰過,頸項柔軟的人:肺火旺盛。四肢冰涼的人:脾臟的土氣傾斜敗落了。睡覺不安穩的人:體內有毒素潛伏。眼睛發紅且有障礙的人:肝火很旺盛。
鼻燥者,肺火甚也。唇硬舌紅者,胃火攻心也。口焦者,脾火甚也。或痰或喘者,火壅危也。瘄若桃紅色者,輕正色也。白色而煩者重,血不足也。紫色而成堆者重,血滯也。點粒者輕,毒散也。一片者重,從上出下者輕,從下出上者重。四肢先見者不治,此乃脾經陰不轉陽也。
白話文:
-
鼻孔乾燥者,是肺火過盛。
-
嘴脣發硬、舌頭發紅者,是胃火攻心。
-
口乾舌燥者,是脾火過盛。
-
或者有痰或喘息者,是火氣壅塞,危急。
-
尿液呈桃紅色者,是輕微的正色。
-
尿液呈白色且煩躁者,是嚴重的,血不足。
-
尿液呈紫色且成堆者,是嚴重的,血滯。
-
尿液中帶有小顆粒者,是輕微的,毒素散開。
-
尿液中呈一片狀者,是嚴重的。
-
尿液先從四肢排出者,不治,這是脾經的陰不轉陽。
鼻青糞黑,咳嗽連聲,面青聲啞者不治,回時雖云可治,然亦難也。白色有二症:飲食如常者,不犯胃氣也;精神如舊者,不困肺經也。色潤體安不大熱者,汗透也。無舌胎者,心火輕也。大小便如常者,此謂順症也,不必強治,反是則重,為其氣弱也,表降宜慎之。未出之時,鼻紅出者,佳兆也,汗流如淋則美,嘔吐亦佳。
白話文:
鼻子青紫、嘴脣發黑,咳嗽連連,臉色發青、聲音嘶啞的,不治。如果遇到這樣的病人,即使說可以治癒,也是很難的。病情嚴重出現白色症狀有兩種情況:飲食跟平常一樣的,沒有傷及胃氣;精神狀態跟平常一樣的,沒有傷及肺。面色紅潤,身體安適,體溫不太高的,是已經出汗了。舌苔沒有的,是心火較輕微的。大小便跟平常一樣的,這叫做順症,不必勉強治療,否則病情反而加重,這是因為他們的元氣已經很弱了,處理外感的時候應該非常謹慎。病情還沒有發作的時候,鼻子發紅的是好兆頭,汗流像雨水一樣多也是好的徵兆,嘔吐也是好的徵兆。
喜三者何也?《經》云:衄能散毒,汗能松火,吐能解熱毒。從衄消熱,以汗透火,以吐松肺。火盛者,則衄血流而不必止,誤止者則毒奔於內也。如此者非惡症也。故汗吐下三者美也,可不藥而自愈矣。凡治瘄之法,三日宜升,四日宜降,倘誤降者則不治也。此治順症之常規,未言乎變症。
白話文:
為什麼喜愛這三種呢?《中醫經典》說:出血能散發毒氣,出汗能夠消除熱氣,嘔吐能夠解除熱毒。從鼻子出血就能消除熱氣,從皮膚出汗就能宣洩熱氣,從嘴巴嘔吐才能疏通肺部。熱盛的人,就會流不停的鼻血,如果誤用止血藥,毒氣就會迴流到體內。像這樣的人並不是病情惡化。所以出汗、嘔吐和腹瀉這三種都是好的,可以不用藥物就能自行痊癒。治療疾病的方法,三天要提升陽氣,四天要降低陰氣,如果誤用了降氣的藥,就會無法治癒。這是治療順症的常規方法,還沒有提到變症。
然看手足指尖有紅點者方為出完,倘不透明而不見者,仍用表方中加桂枝鞭芽以發之,切不宜降,慎之慎之。若表而不齊,必須瘄後停藥,以待變之來。《經》云:變症難逆於將來,何能預料?所謂不藥為中醫之說也。婦人胎前出瘄三日之前,用升麻以提之,恐其墮胎也。回後則用黃芩以安胎,速降以消火,又能解毒。
白話文:
注意觀察手足指尖,如果有紅點出現,就表示麻疹已經出完了。如果沒有紅點出現,或者紅點不透明,看不見,就應該在表方中加入桂枝鞭芽來發出麻疹。千萬不要使用降氣的藥物,否則會導致嚴重的後果。麻疹的症狀如果不一致,就必須在疾病痊癒後停藥,等待病情的變化。古代醫書上說:疾病的變化是難以預料的,我們不可能提前知道會發生什麼。因此,在某些情況下,不使用藥物纔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婦女在懷孕期間如果得了麻疹,在出疹前三天應該服用升麻來提起胎氣,以免發生流產。出疹後則服用黃芩來安胎,快速降火,同時可以解毒。
如產後加凌霄花、丹參可也,而人參切不可用,用則殺人。用補亦然,富貴之家常犯此病,不可不慎。書云:不可用人參,叮嚀如此其切。參歌有云:肺熱還傷肺,為人參能助氣與火也,為肺熱者言之,肺火既清,何忌之!有又熱補之藥斷不可用,如疹後日久虛喘坐立不安,可用生甘熟地,若一月之外,便宜重用。太陰主肺,陽明大腸,肺與大腸相表裡,毒從大腸出者為貴。
白話文:
如果產後加用凌霄花、丹參也可以,但人參絕對不能用,用了就會害死人。用補藥也是一樣,富貴人家常犯這種錯誤,不得不謹慎。醫書上說:不可用人參,叮囑得如此親切。人參歌謠中說:肺熱還會損傷肺,因為人參能助長氣與火,這是對肺熱的人說的,肺熱既然清除了,還有什麼忌諱呢?另外還有一些熱補的藥絕對不能用,比如疹子以後時日已久,虛弱喘息坐立不安,可以用生地、熟地,如果超過一個月,就可以大量使用了。肺屬太陰,大腸屬陽明,肺和大腸互相表裡,毒從大腸排出纔好。
《經》云:毒因利減,此之謂也。回後不可久瀉,久則肺經移熱於大腸,宜涼腸。瘄出形云片如錦紋者為斑,其色紅赤者胃火熱甚而失下也,此衝入足少陽膽經,助相火而成斑矣,必須重用石膏,以清胃與肝膽可以成功而消斑。隱隱紅點為疹,胃火衝入手足少陰心腎經,則助君火而成疹,黃連能奏效如神。
白話文:
《醫經》上說:毒性是由於過度瀉利而減少的,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在腹瀉好轉之後,不能長期瀉利,否則肺經的熱邪會移轉到 大腸,此時應當治療和清涼大腸。瘄瘡在身體上表現為像錦緞條紋一樣的斑塊,稱之為斑,其顏色紅赤的是由於胃火過於旺盛,且沒有及時瀉下的緣故,這時邪熱會衝入足少陽膽經,協助相火而形成斑塊,必須大量使用石膏來清胃與肝膽的熱,纔能夠順利消除斑塊。隱隱約約的紅點稱為疹,胃火衝入手足少陰心腎經,就會協助君火而形成疹,這時黃連能夠像神靈一樣發揮功效。
若斑重而疹輕者,初起時最忌寒涼熱辣酸冷之味,並忌冒感風寒,急宜麻黃、蒼耳二味以托肌膚之閉密。毒氣阻遏而內攻不出者,初起之藥斟酌用之,但麥冬、生地為其補肺斂皮恐不能發越,又參、耆、薑、附子、丁、朮、桂燥悍酸熱之味為其助火傷肺,補氣發喘。但痘與疹用藥不同,疹出之時瀉利不止者,吉也,蓋瀉毒不瀉元氣也。
白話文:
如果痘斑嚴重而疹輕的話,在痘初起時最忌諱寒涼熱辣酸冷的味道,並避免感冒或受到風寒。
應該立即使用麻黃、蒼耳這兩種藥物來閉塞皮膚。
如果毒氣阻滯,向內攻而不發散出去的情況,可以用一些藥物來治療。
但麥冬、生地黃這些補肺斂皮的藥物,恐怕不能發散毒氣。
人參、黃芪、生薑、附子、丁香、白術、桂皮這些燥悍酸熱的藥物,又會助火傷肺,補氣發喘。
痘與疹用藥不同,疹子出來時如果腹瀉不止,也是好的結果。
因為這樣可以瀉去毒氣,而不瀉去元氣。
回時自利不止者,又吉也,毒以利減。若利久而至八九日者方謂過多,恐肺火移熱於大腸,必須先下順利之水,則自止矣。利水者何也?《經》云:小水愈長而大便愈結也。驟用補澀如桂、附、朮、木、訶、蔻、參、耆等藥補澀之劑,必須胸腹脹滿,重滯而死矣。《經》云利不可止,瘧不可截,其斯之謂歟!疹子未出與正出之時,不進飲食者,謂此毒氣內蘊,實未解也。出則宜表回,後重用石膏以開其胃,又加竹茹最妙。
白話文:
(1)發病初期,腹瀉不止,又吉祥,毒性因腹瀉而逐漸消除。但如果腹瀉太久,達到八九天,那就是過多了,恐怕肺火會熱傳到大腸,那麼就一定要先服用通利排泄的藥物,這樣腹瀉就會自然停止。
(2)治療腹瀉的藥物是什麼呢?《素問》說:小便越多,大便越不通暢。如果在腹瀉之時,忽用補澀性藥物,如桂枝、附子、白朮、木香、訶子、蔻仁、人蔘、黃耆等,那麼一定是胸腹脹滿,重滯而死。
(3)《黃帝內經》說:腹瀉不可止,瘧疾不可截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4)疹子沒有出來和正出的時候,不能進食,說明毒氣內蘊,還沒有消除。疹子出來後,應該疏通表邪,然後多用石膏來開胃,再加竹茹最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