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鑒》~ 下卷 (14)
下卷 (14)
1. 乳汁不通
婦人之乳,資於衝脈,若初產而無乳者宜通之。若累經產而無乳者,亡津液故也,須服滋益之藥。若雖有乳,卻不甚多者,服通經之藥以動之,仍以羹臛引之,並宜壯脾胃為主。
漏蘆散
治產婦氣脈壅塞,乳汁不行及經絡凝滯,乳中脹痛,或作癰腫,服之自然內消。
漏蘆(二兩半),蛇蛻(十條,炙),栝蔞(十枚,急火燒焦存性)
上為末,溫酒調下二、三錢,無時服,藥後即以豬蹄羹投之。
湧泉散
治乳無汁,亦治乳結癰腫。
穿山甲(洗淨,一兩,灰炒燥)
上為細末,酒調服二錢。
玉露散
治乳脈不行,身體壯熱,頭目暈眩。
川芎,桔梗,白芷(各二錢),芍藥,當歸(各一錢半),人參,白茯苓,甘草(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兩鍾煎至一鍾。
羅氏湧泉散
治婦人乳汁因氣不行。
瞿麥穗,麥門冬,龍骨,穿山甲(炮黃),王不留行(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後吃豬蹄羹少半鍾,仍用木梳於左右乳上,各梳三十餘梳。
治乳癰未破即散,已結即潰,極痛即止,所謂吹乳者,因小兒吹乳變成,如未產乳腫為內吹,並皆治之。
陳皮(去白曬乾,麵炒黃為末),麝香(二分)
研,酒調下。
凡乳汁不宜積蓄,惡汁不去,即結為膿。又乳汁不宜灑地,蟻食之令人無乳。宜灑東壁牆為佳。
治乳腫將次結成癰方:
用馬溺塗之,數次即愈。
治產後乳結脹不消,令敗乳自退方:
栝蔞(一個,半生半炒),大粉草(一寸,半生半炙),生薑(一塊,半生半煨)
上同剉,用酒一碗,煮取一盞,去滓服之,覺痛一會不可忍,即搜去敗乳,臨臥再一服,以患乳著床側臥,令其藥行故也。
又方
治婦人氣血方盛,或無兒飲,脹痛,壋寒發熱。用麥芽二、三兩炒熟水煎服,立消,其耗散血氣如此,脾胃虛弱,飲食不消,猶多用之何耶。
白話文:
乳汁不通
婦女的乳汁來源於衝脈,如果初產婦女沒有乳汁,應該想辦法疏通。如果多次生產後仍然沒有乳汁,是因為體內津液不足,需要服用滋補的藥物。如果雖然有乳汁,但不多,就服用通經的藥物來促進乳汁分泌,並用肉湯等食物來引導乳汁的產生,同時也應該著重調理脾胃。
漏蘆散
此方用於治療產婦因氣血瘀滯導致乳汁不通、經絡凝結、乳房脹痛或形成腫塊等症狀,服用後腫塊能自然消退。
藥物組成:漏蘆(二兩半)、蛇蛻(十條,炙)、栝蔞(十枚,急火燒焦存性)
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末,用溫酒調服二、三錢,隨時可以服用,服藥後立即服用豬蹄湯。
湧泉散
此方用於治療乳汁不足或乳房腫塊。
藥物組成:穿山甲(洗淨,一兩,灰炒燥)
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細粉,用酒調服二錢。
玉露散
此方用於治療乳汁不通、身體發熱、頭暈目眩等症狀。
藥物組成:川芎、桔梗、白芷(各二錢)、芍藥、當歸(各一錢半)、人參、白茯苓、甘草(各一錢)
用法:將藥物煎成一劑,水煎兩杯,煎至一杯。
羅氏湧泉散
此方用於治療婦女因氣血不通導致乳汁不足。
藥物組成:瞿麥穗、麥門冬、龍骨、穿山甲(炮黃)、王不留行(各等分)
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調服,服藥後飲用半杯豬蹄湯,並用木梳梳理左右乳房各三十餘下。此方能治療乳癰未破即消散,已成膿腫則使其潰破,疼痛劇烈者則能止痛。所謂“吹乳”,因嬰兒吮吸乳房不當所致,未生產即出現乳房腫脹者為內吹,此方皆能治療。
陳皮麝香散
藥物組成:陳皮(去白曬乾,麵炒黃為末)、麝香(二分)
用法:研磨後用酒調服。
注意事項:乳汁不宜積聚,如有惡汁不排出,則會形成膿腫。乳汁也不宜灑在地上,螞蟻吃了會導致婦女無乳汁,宜灑在東面的牆壁上。
治療乳房腫脹將要形成膿腫的方子:
用馬尿塗抹,數次即可痊癒。
治療產後乳房腫脹阻塞,使積乳自行消退的方子:
藥物組成:栝蔞(一個,半生半炒)、大粉草(一寸,半生半炙)、生薑(一塊,半生半煨)
用法:將藥物切碎,用一杯酒煎成半杯,去渣服用,如果感覺疼痛難忍,即可排出積乳,臨睡前再服用一劑,患病的乳房朝下側臥,讓藥物充分發揮作用。
另一個方子
治療婦女氣血旺盛,或因嬰兒不吮吸乳汁而導致乳房脹痛、發冷發熱的方子:
藥物組成:麥芽二、三兩,炒熟後水煎服,能迅速消腫。但此方耗散氣血,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多用。
2. 半產
妊娠日月未足,胎氣未全而產者,謂之半產。蓋由妊婦衝任氣虛,不能滋養於胎,胎氣不固,或顛撲閃墜,致氣血損動,或因熱病溫瘧之類,皆令半產,不可輕視,將養十倍於正產也。薛立齋曰:小產重於大產,蓋大產如慄熟自脫,小產如生採,破其皮殼,斷其根蒂也。但人輕忽致死者多,治法宜補臟氣,生新血,去瘀血。
若未足月,痛而欲產,芎歸補中湯倍加知母止之;若產而血不止,人參黃耆湯補之;產而心腹痛,當歸川芎湯主之;胎氣弱而小產者,八珍湯固之;若出血過多而發熱者,聖愈湯;汗出不止急用獨參湯;發熱煩躁,大渴面赤,脈洪大而虛,當歸補血湯;身熱面赤,脈沉而微,四君子湯加姜附。
丹溪曰:氣血虛損,不足榮養,其胎自墜,推原其本,皆因於熱火能消物,造化自然,《病源》乃謂風冷傷於子臟而墜,此未得病情者也。予見賈氏婦,但有孕三月左右必墜,診其脈左手大而無力,重取則澀,知其血少也,以其妙年,只補中氣,使血自榮,時正夏初,教以濃煎白朮湯,下黃芩末一錢,服三、四十帖,遂得保全。
一婦年三十餘歲,有胎必墜,察其性急多怒,色黑氣實,此相火大盛,不能生氣,反食氣傷精故也,因令用黃芩、白朮、當歸、甘草,自二月用起,三月盡止,後生一子。
濟生芎歸補中湯
治懷孕血氣虛弱,不能衛養,以致半產,服此可保安全。凡懷孕數月即墜,不治久則不孕。
芎藭,五味子,阿膠(蛤粉炒,各一錢),黃耆(蜜炙),當歸(酒浸),白芍藥,白朮(各一錢半),人參(七分),杜仲(去粗皮,炒去絲,一錢),木香,甘草(各五分)
一方加乾薑八分,有火者去之。上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阿膠湯
治數墜胎,小腹療痛不可忍。
阿膠(炒成珠),熟乾地黃(焙),艾葉(微炒),川芎,當歸(焙),杜仲(去粗皮,炙。各一錢半),甘草(炙八分)
上用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大抵治法,宜審某月屬某經,育養而治之。
人參黃耆湯
治生產氣虛,血下不止。
人參,黃耆(炙),當歸,白朮(炒),白芍(炒),艾葉(各一錢),阿膠(炒,二錢)
上作一劑水煎服。
龍骨散
治損娠下血不止。
龍骨,當歸,地黃(各五錢),艾葉(三錢),地榆,阿膠(炒),芍藥,乾薑(各四錢),蒲黃(三錢),牛角腮(炙焦,六錢)
上共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前米飲調下。
千金療落胎下血不止方:
生地黃汁一小盞,調代赭石末一錢,日三服。
又方
治下血不止腹痛。
阿膠(一兩炒),艾葉(半兩)
水一大盞,煎六分去滓,空心服。
又方
治下血不止疼痛,亦治小便不禁。
白話文:
標題: [流產]
內容: 懷孕的月份還未足,胎兒尚未發育完全就生產,這種情況稱爲流產。這通常是因爲孕婦的衝任二脈氣血虛弱,無法充分滋養胎兒,導致胎氣不穩,或是因爲跌打閃失,造成氣血損傷,也可能是因爲熱病或溫瘧這類疾病,都會引發流產,不應輕視,對流產後的調養應比正常生產更加重視。薛立齋說:小產比大產更嚴重,因爲大產如同果實成熟自然脫落,小產則像是生果被採摘,破壞了它的皮殼和根蒂。但是很多人對此掉以輕心,導致死亡率較高,治療方法應該補充臟腑之氣,促進新血生成,去除瘀血。
如果在孕期未滿時,感到陣痛想要生產,可以使用芎歸補中湯,加倍加入知母來抑制這種情況;如果生產後出血不止,可以用人參黃芪湯來補氣;如果產後心腹疼痛,當歸川芎湯可以緩解;對於胎氣虛弱導致流產的情況,八珍湯可以鞏固體質;如果出血過多引起發熱,可以使用聖愈湯;如果汗出不止,應立即使用獨參湯;如果發熱煩躁,口渴且面色潮紅,脈象洪大但虛,可以使用當歸補血湯;如果身體發熱,面色潮紅,脈象沉而微,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加姜附。
丹溪說:氣血虛損,無法滋養胎兒,導致自然流產,究其根本,都是因爲體內熱火過旺,熱火能消耗一切,這是自然規律,《病源》認爲是因爲風冷傷害子宮導致流產,這並沒有真正理解病情。我見過一個賈姓婦人,每次懷孕大約三個月左右就會流產,我診斷她的脈象,左手脈象大但無力,重按則澀,知道她是血量不足,考慮到她還年輕,只補充中氣,讓血液自然豐富,當時正值初夏,我讓她濃煎白朮湯,加入一錢黃芩末,服用三四十劑,最終得以保住胎兒。
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婦女,懷孕總是會流產,觀察她的性格急躁,常生氣,皮膚黝黑,氣息實滿,這是相火旺盛,無法產生氣血,反而消耗氣血精氣,因此我讓她從二月開始使用黃芩、白朮、當歸、甘草,直到三月底停止,後來她成功生下了一個兒子。
濟生芎歸補中湯
治療懷孕期間氣血虛弱,無法保護胎兒,導致流產,服用此方可保安全。一般懷孕幾個月就流產,如果不治療,時間長了可能導致不孕。
阿膠湯
治療多次流產,小腹劇痛無法忍受。
人參黃芪湯
治療生產後氣虛,出血不止。
龍骨散
治療懷孕出血不止。
千金治療流產出血不止的方子:
新鮮地黃汁一小盞,調入代赭石末一錢,每日三次服用。
另一方
治療出血不止並伴隨腹痛。
另一方
治療出血不止並伴隨疼痛,也能治療小便失控。
紅蘭花散
治療流產後血不出,奔心悶絕失去意識。
鹿角散
治療流產後出血不盡,煩悶狂亂,時發寒熱。
當歸湯
治療流產後胎盤不出。
另一方
用水噴臉,加少許醋,非常有效。
當歸川芎湯
治療小產後心腹痛或發熱惡寒。
如果按壓腹部疼痛加劇,這是瘀血問題,應使用此藥或失笑散;如果按壓無痛感,這是血虛,應使用四物參苓白朮;如果疼痛並伴有嘔吐,這是胃虛,應使用六君子湯。
當歸補血湯
治療小產後血虛心煩,睡眠不安,或五心煩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