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鑒》~ 下卷 (11)
下卷 (11)
1. 浮腫
產後四肢浮腫者,敗血乘虛停積,循經流入四肢,留淫日深,不能復還,腐壞如水,故令面黃,四肢浮腫。醫人不識,便作水氣治之,多用導水之藥,極能虛人,產後既虛,又以藥虛之,是謂虛虛,多致夭枉。丹溪曰:產後腫,必用大補氣血為主,少佐以蒼朮、茯苓使水自利。
薛立齋曰:前證若寒水侮土,宜養脾肺,若氣虛浮腫,宜益脾胃,若水氣浮腫,宜補中氣,當參雜證本門。
白朮湯
治心腹堅大如盤,名曰氣分。
枳實(一兩半),白朮(三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腹中軟即愈。
乾漆散
治產後遍身浮腫疼痛及產後血水諸證。
乾漆,大麥糵(等分)
上各為細末,以新瓦罐子中鋪一重麥糵,一重乾漆,填滿用鹽泥固濟,火煅通赤,放冷,研為細末,但是產後諸疾,熱酒調下二錢。
丹溪方
治產後浮腫,小便少、口渴、惡寒、無力、脈沉,此體虛而濕熱,宜補中導水行氣可也。
白朮(二兩半),陳皮(一兩),川芎(半兩),木通(五錢),茯苓(三錢)
上水煎,下與點丸二十五丸炒。按與點丸,用黃芩炒為末粥糊丸,亦名清金丸。
奪魂散
治產後虛腫喘促,利小便則愈。
生薑(三兩,取汁),白麵(三兩),大半夏(七枚)
上用生薑汁和麵,裹半夏為七餅子,煨焦熟為末,水調一盞,小便利為效。
加味八物湯
治產後遍身浮腫,氣急潮熱。
人參,白茯苓,熟地黃,小茴香(各三錢),白朮,川芎,當歸,白芍,香附子(各五錢),甘草,黃芩,柴胡(各一錢)
上剉分五服,每服水一鍾半,生薑三片,煎至七分,空心熱服。若腹痛加延胡索、枳殼、倍芍藥;嘔吐噁心加藿香、砂仁;咳嗽加五味子、款冬花。
加減濟生腎氣丸
治產後及一切脾胃虛損、腰重腳腫、小便不利,或肚腹膨脹、四肢浮腫,或喘急痰盛,已成蠱證,其效如神。
白茯苓(二兩),附子(半兩),車前子,山茱萸,川牛膝,肉桂(去皮),澤瀉,山藥,牡丹皮(各一兩),懷地黃(四兩,酒拌蒸熟杵膏)
上為末,加蜜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下。
白話文:
浮腫
產後四肢浮腫,是因為身體虛弱,導致體內的毒素停滯在四肢,日積月累無法排出,就像腐爛的水一樣,所以臉色發黃,四肢浮腫。有些醫生不了解病因,就當作水腫來治療,使用利水的藥物,反而會加重虛弱的病情。產婦本來就虛弱,再用藥物使其虛弱,這就是所謂的「虛上加虛」,很容易導致死亡。丹溪先生說:產後腫脹,一定要大補氣血為主,再少加一些蒼朮、茯苓來利水。
薛立齋先生說:如果寒邪侵犯脾土,就要溫補脾肺;如果因為氣虛而浮腫,就要益氣健脾;如果是水濕停滯導致浮腫,就要補益中氣,治療時要根據具體情況綜合考慮。
白朮湯
治療心腹部脹滿堅硬,像盤子一樣大的症狀,稱為氣分症。
配方:枳實(一兩半)、白朮(三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渣溫服,腹部柔軟即痊癒。
乾漆散
治療產後全身浮腫疼痛以及產後血水等症狀。
配方:乾漆、大麥粉(等量)
用法:將兩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新瓦罐,一層大麥粉,一層乾漆,交替填滿,用鹽泥封好,用火煅燒至紅,放涼後研磨成細粉,產後服用,每次二錢,熱酒送服。
丹溪方
治療產後浮腫,小便少、口渴、惡寒、無力、脈象沉弱,這是因為身體虛弱,又伴有濕熱,需要補中益氣,利水通氣。
配方:白朮(二兩半)、陳皮(一兩)、川芎(半兩)、木通(五錢)、茯苓(三錢)
用法:水煎服,也可以製成二十五丸藥丸服用。藥丸可用黃芩炒成粉末,用粥糊做成藥丸,也稱為清金丸。
奪魂散
治療產後虛弱浮腫、呼吸困難,小便通暢則病情好轉。
配方:生薑(三兩,取汁)、白麵(三兩)、半夏(七枚)
用法:用生薑汁和麵粉,包裹半夏,做成七個餅子,烤熟研磨成粉,用一盞水調服,小便通暢則有效。
加味八物湯
治療產後全身浮腫,氣急、潮熱。
配方:人參、白茯苓、熟地黃、小茴香(各三錢)、白朮、川芎、當歸、白芍、香附子(各五錢)、甘草、黃芩、柴胡(各一錢)
用法:將藥材切碎分成五劑,每劑用水一盞半,加生薑三片,煎至七分,空腹熱服。如果腹痛,可加入延胡索、枳殼,增加芍藥用量;如果嘔吐噁心,可加藿香、砂仁;如果咳嗽,可加五味子、款冬花。
加減濟生腎氣丸
治療產後以及一切脾胃虛損、腰痠腿腫、小便不利,或腹部膨脹、四肢浮腫,或呼吸困難、痰多,以及已經形成蠱證的疾病,療效顯著。
配方:白茯苓(二兩)、附子(半兩)、車前子、山茱萸、川牛膝、肉桂(去皮)、澤瀉、山藥、牡丹皮(各一兩)、懷地黃(四兩,酒拌蒸熟搗成膏)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加蜂蜜煉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用白開水送服。
2. 喘
產後下血過多,榮血暴竭,衛氣無主,獨聚肺中,故令喘也,此名孤陽絕陰,為難治。陳無擇曰:產後喘急固可畏,若是敗血上熏於肺,可用奪命丹,若榮血暴絕,宜大料芎藭湯亦可救。薛立齋曰:前證若脾肺虛寒,用補中益氣加炮薑、肉桂,若陽氣虛脫,更加附子,若瘀血入肺,急用二味參蘇飲。
一產婦喘促自汗,手足俱冷,常以手護臍腹,此陽氣虛脫,用參附湯,四劑而愈。
血竭散
治產後敗血衝心,胸滿上喘,命在須臾,宜服。
真血竭,沒藥
上等分研細,頻篩再研,取盡為度,每服二錢,用童便合好酒半大盞,煎一沸,溫調下,方產一服,上床良久再服,其惡血自循經下,免生百病。
云岐參蘇飲
治產後入血於肺,面黑髮喘欲死者。
人參(一兩,為末),蘇木(二兩)
上用水二碗煮取蘇木一碗,去渣,調參末隨時加減服,神效。
旋覆花湯
治產後傷風寒,喘促咳嗽,痰涎壅盛,坐臥不寧。
旋覆花,赤芍藥,荊芥穗,半夏曲,前胡,甘草,茯苓,五味子,杏仁(去皮,麩炒),麻黃(各等分,或芍藥、茯苓倍加亦妙)
每服四五錢,薑棗煎服,有汗者不宜。
五味子湯
治產後喘促脈伏而厥。
五味子(杵),人參,杏仁(各二錢),麥冬(去心),陳皮(各一錢)
上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大補湯
治產後百日外,唇白氣促,面青浮腫有汗,乃大虛之證,急宜服此。
當歸,大川芎,大白朮,白芍藥,白茯苓(多),人參(多),黃耆(多),五味子(少),熟地黃,乾薑,甘草
上水二鍾,薑棗煎服。
白話文:
產後呼吸困難
產後出血過多,導致血液不足,身體的防禦能力下降,導致氣血停滯在肺部,因而呼吸困難。這屬於陽氣衰竭,陰氣過盛,是一種難以治療的病症。陳無擇說:產後呼吸急促的確很危險,如果敗血上犯肺部,可以使用奪命丹;如果血液嚴重不足,則應該使用大料芎藭湯救治。薛立齋說:如果患者脾肺虛寒,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炮薑和肉桂;如果陽氣衰竭,則需要加入附子;如果瘀血進入肺部,則應立即使用二味參蘇飲。
一位產婦呼吸急促,自汗,手腳冰冷,常常用手捂住腹部,這是陽氣衰竭的表現,服用參附湯,四劑痊癒。
血竭散
治療產後敗血衝擊心臟,胸悶呼吸困難,危及生命時服用。
成分:真血竭、沒藥(等量)
用法:研磨成細粉,過篩再研磨,直到粉末細膩。每次服用二錢,用童尿和好酒半小碗,煎煮沸騰,溫服。產後服用第一劑後,上床休息片刻再服用下一劑,如此惡血便會順利排出,避免疾病產生。
參蘇飲
治療產後血液淤積於肺部,面色黑沉,呼吸困難,危及生命的情況。
成分:人參(一兩,研磨成粉)、蘇木(二兩)
用法:用水二碗煎煮蘇木至一碗,去渣,加入人參粉,根據病情隨時加減服用,效果顯著。
旋覆花湯
治療產後受寒感冒,呼吸困難,咳嗽,痰多,坐臥不安。
成分:旋覆花、赤芍藥、荊芥穗、半夏曲、前胡、甘草、茯苓、五味子、杏仁(去皮,麩炒)、麻黃(等量,或芍藥、茯苓加倍)
用法:每次服用四五錢,用生薑、大棗煎服,出汗者不宜服用。
五味子湯
治療產後呼吸困難,脈象微弱,並且出現厥逆(四肢厥冷)。
成分:五味子(研磨)、人參、杏仁(各二錢)、麥冬(去心)、陳皮(各一錢)
用法: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煎服。
大補湯
治療產後一百天後,嘴唇蒼白,呼吸急促,面色青白浮腫,伴有汗出,這是氣血嚴重不足的表現,需緊急服用。
成分:當歸、川芎、白朮、白芍藥、白茯苓(多)、人參(多)、黃耆(多)、五味子(少)、熟地黃、乾薑、甘草
用法:用兩小碗水,加生薑、大棗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