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規》~ 上卷 (4)
上卷 (4)
1. 血熱論外方
《良方》續斷湯(見《婦人規古方》)治妊娠下血、尿血。
白話文:
《良方》中的續斷湯(見於《婦人規古方》)用來治療懷孕期間出現的下血和尿血症狀。
當歸,生地黃(各一兩),續斷,赤芍藥(各半兩)
白話文:
當歸:1 兩 生地黃:1 兩 續斷:半兩 赤芍藥: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用蔥白煎湯調下。
四物二連湯(見《調經論外備用方》)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用蔥白煎湯調和後服用。 這是四物二連湯的服用方法(出處見《調經論外備用方》)。
二黃散(見《婦人規古方》)治胎漏下血,或內熱虛熱,或頭痛頭暈,或煩躁作渴,或脅肋脹痛等證。
白話文:
二黃散(出自《婦人規古方》)
【功效】治療胎漏出血,或因內熱虛熱引起的頭痛頭暈,或煩躁口渴,或脅肋疼痛等症狀。
生地,熟地
上為末,每服三錢,煎白朮、枳殼湯下。
白話文:
生地和熟地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白朮和枳殼湯煎煮後服用。
一母丸(見《婦人規古方》)一名知母丸。治妊娠血熱,頓僕,胎動不安或欲墮產。
知母(炒為末)
白話文:
一母丸(出自《婦人規古方》),又稱知母丸。用於治療妊娠期間血熱導致的胎動不安、腹痛、胎動欲墮。
上搗棗肉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人參湯嚼送。或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湯下或嚼咽之。
《良方》當歸散,(見「經論外備用方)
白話文:
先將棗肉搗碎做成丸子,大小如彈珠,每次服用一丸,用人參湯送服。或者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丸,用白開水送服或直接嚼服。
延年益嗣丹(見《婦人規古方》),滋補元氣,益精黑髮(按:此方即還元丹也,但製法分量不同,宜參酌用之)
白話文:
延年益嗣丹(出自《婦人規古方》),能滋補元氣,讓頭髮烏黑亮麗。(註:此方即還元丹,但製法和分量有所不同,使用時應酌情考慮)
人參,天門冬(酒浸去心),麥門冬(同上。各三兩),熟地(酒蒸搗),生地黃(各二兩),白茯苓(酒浸曬乾),地骨皮(酒浸各五兩),何首烏(鮮者半斤)
白話文:
人參、天門冬(用酒浸泡後去除中間的芯)、麥門冬(與天門冬處理方式相同,以上三味各三兩)、熟地(用酒蒸後搗碎)、生地黃(各二兩)、白茯苓(用酒浸泡後曬乾)、地骨皮(用酒浸泡,各五兩)、何首烏(新鮮的半斤)
上將何首烏去皮、切片,如干者,用米泔水浸軟,拈切,外用砂鍋入黑羊肉一斤,黑豆三合,量著水,上用甑箅,箅上放首烏,煮而蒸之,以肉爛為度。鍋蓋須密,勿令泄氣。取起,曬乾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白話文:
把何首烏去皮切成片,如果是乾的,先用米湯浸泡軟化。切碎後,用砂鍋放入一斤黑羊肉,三合黑豆,適量水。在鍋上放蒸格,蒸格上放何首烏,然後蒸煮,直到羊肉爛熟為止。鍋蓋必須蓋緊,不要漏氣。取出何首烏,曬乾後磨成粉末,煉蜜丸成梧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用溫酒送服。
奇效四物湯(見《婦人規古方》)治肝經虛熱,血沸騰而崩久不止。
白話文:
奇效四物湯(出自《婦人規古方》)
用途: 治療肝經熱虛,導致血液沸騰不止,崩漏持續。
當歸(酒拌),熟地,白芍,川芎,阿膠(炒),艾葉(炒),黃芩
上每服四錢,水煎。
白話文:
當歸(用酒拌過),熟地黃,白芍藥,川芎,阿膠(炒熟),艾葉(炒熟),黃芩
子芩散(見《婦人規古方》)一名黃芩散。治壯熱、崩中下血,是陽乘陰分,故經血泛溢,宜清其北方。
條黃芩(不拘多少,為細末)
白話文:
子芩散 (出自《婦人規古方》),又稱為黃芩散。
用途: 治療壯熱、崩漏、下血,這是陽氣過盛侵犯陰分所致,導致經血過多,因此需要清瀉人體北方的熱氣。
上燒秤錘,淬酒,食前調下三四錢。一方有乾薑、白芷;一方以木耳、黃芩等分為丸,俱效。
白話文:
熱秤錘,倒入酒中,在吃飯前喝下三四錢。一種方法是用乾薑和白芷;另一種方法是將木耳和黃芩等分,做成丸劑服用,都有效果。
2. 血熱經遲
血熱者,經期常早,此營血流利及未甚虧者多有之。其有陰火內爍,血本熱而亦每過期者。此水虧血少,燥澀而然。治宜清火滋陰,以加味四物湯、加減一陰煎、滋陰八味丸之類主之。
加味四物湯(見《經不調》)
白話文:
血熱的人,生理期經常提早。這是因為營血的流動較為順暢,而且血氣未傷的女性較常見。
還有一種情況是,體內陰火旺盛,原本血液就偏熱,也會導致生理期延後。這是因為水液不足、血量偏少,導致陰虛發熱所致。
治療上,應以清火滋陰為主,可以使用加味四物湯、加減一陰煎、滋陰八味丸等藥方。
加減一陰煎(見《新方八陣·補陣》)此治水虧火勝之劑。凡腎水真陰虛損而脈證多陽,虛火發熱及陰虛動血等證;或瘧疾傷寒,屢散之後,取汗既多,脈虛氣弱而煩渴不止,潮熱不退者,此以汗多傷陰,水虧而然也。皆宜用此湯加減主之。
白話文:
加減一陰煎(出自《新方八陣·補陣》)
- **功效:**調理體內水液虧損、火氣旺盛的疾病。
- **適用症狀:**腎水陰虛不足,但脈象卻偏向陽性;出現虛火發熱、陰虛導致血動等症狀;或瘧疾、傷寒等疾病多次服用發散藥後,出汗過多,導致脈虛氣弱、煩渴難止,潮熱不退的情況。這些都是因為出汗過多傷及陰分,導致水液虧損而引起的。
- **治療方法:**根據具體情況,加減使用此方劑進行治療。
生地,芍藥,麥冬(各二錢),熟地(三、五錢),炙甘草(五、七分),知母,地骨皮(各一錢)
白話文:
生地黃、芍藥、麥冬(各2錢) 熟地黃(3-5錢) 炙甘草(5-7分) 知母、地骨皮(各1錢)
水二鍾煎服。如煩躁熱甚便結者,加石膏二三錢;如小水熱澀者加梔子一二錢;如火浮於上者,加澤瀉一二錢,或黃芩一錢;如血燥血少者,加當歸一二錢。
白話文:
煎兩碗水來服用。如果患者煩躁、發熱嚴重且大便祕結,則加入兩到三錢的石膏;如果小便灼熱、通暢不順,則加入一到兩錢的梔子;如果熱氣浮於上焦,則加入一到兩錢的澤瀉,或一錢的黃芩;如果血燥血虛,則加入一到兩錢的當歸。
滋陰八味丸(見《新方八陣·寒陣》)治陰虛火盛,下焦濕熱等證。此方變丸為湯即名滋陰八味煎。
白話文:
滋陰八味湯(出自《新方八陣·寒陣》)治療陰虛火旺、下焦濕熱等症狀。此方將藥丸換為藥湯,即稱作滋陰八味煎。
山藥(四兩),丹皮(三兩),白茯苓(三兩),山茱萸(肉四兩),澤瀉(三兩),黃柏(鹽水炒三兩),熟地(八兩蒸搗),知母(鹽水炒三兩)
上加煉蜜搗丸梧桐子大,或空心或午前用滾白湯或淡鹽湯送下百餘丸。
白話文:
山藥:240 克 丹皮:180 克 白茯苓:180 克 山茱萸(果肉):240 克 澤瀉:180 克 黃柏(以鹽水炒過):180 克 熟地(蒸搗成泥):480 克 知母(以鹽水炒過):180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