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規》~ 上卷 (3)
上卷 (3)
1. 經不調
薛立齋曰:「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為女子不月。』故心、脾平和,則百骸五臟皆潤澤,而經候如常。苟或心、脾受傷,則血無所養,亦無所統,而月經不調矣。是故調經者,當理心、脾為主。」丹溪先生亦曰:「先期而至者,血熱也;後期而至者,血虛也。
」竊謂先期而至者,有因脾經血燥;有因脾經鬱火;有因肝經怒火;有因血分有熱;有因勞役動火。過期而至者,有因脾經血虛;有因肝經血虛;有因氣虛血弱。主治之法:脾經血燥者,加味逍遙散;脾經鬱滯者,歸脾湯;肝經怒火者,加味小柴胡湯;血分有熱者,加味四物湯;勞役動血者,補中益氣湯。
其過期而至者,若脾經血虛,宜人參養營湯;肝經血少,宜六味地黃丸;氣虛血弱,宜八珍湯。蓋血生於脾,故云脾統血。凡血病當用辛甘之劑,以助其陽氣以生陰血,俱屬不足也。大凡肝脾血燥,四物湯為主,肝脾血弱,補中益氣湯為主;肝脾鬱結,歸脾湯為主;肝經怒火,加味逍遙散為主。」
薛氏,加味逍遙散(見《古方八陣·補陣》),治肝脾血虛、發熱、小水不利。
當歸,芍藥,白朮,茯神,甘草,柴胡(各等分),丹皮,梔子(各七分)
右加姜,水煎服。
歸脾湯(見《古方八陣·補陣》),治思慮傷脾,不能攝血,致血妄行,或健忘、怔忡、驚悸,盜汗,嗜臥,少食,或大便不調,心、脾疼痛,瘧痢鬱結;或因病用藥失宜,克伐傷脾,以致變證者,最宜用之。
人參,黃耆,白朮,茯苓,棗仁(各二錢),遠志,當歸(各一錢),木香,炙甘草(各五分)
水二鍾,加圓眼肉七枚,煎七分,食遠(即食後隔一段時間)服。愚意:此湯之用木香,特因鬱結疼痛者設,如無痛郁等證,必須除去木香,以避香燥,豈不於氣虛血動者為尤善乎?又:遠志味辛氣升而散,凡多汗而躁熱者,亦宜酌用。
薛氏,加味小柴胡湯(見《古方八陣·散陣》),亦名柴胡梔子散。治乳母肝火發熱,致兒為患,及風熱生痰等證。
柴胡(二三錢),半夏,黃芩(各一二錢),人參(二三錢),甘草(五七分),丹皮(二錢),梔子(二錢)
上加薑、棗,水煎服。
薛氏,加味四物湯(見《古方八陣·補陣》)
熟地黃,當歸(各三錢),川芎(一錢),芍藥(二錢),山梔(二錢),柴胡(二錢),丹皮(二錢)
水二鍾煎服。
東垣,補中益氣湯(見《古方八陣·補陣》),治勞倦傷脾,中氣不足,清陽不升,外感不解,體倦食少,寒熱瘧痢,氣虛不能攝血等證。
人參,黃耆(炒),白朮(炒),甘草(炙各錢半),當歸(一錢),陳皮(五分),升麻,柴胡(各三分)
白話文:
薛立齋說:「《黃帝內經》提到:『足太陽膀胱經和足陽明胃經的疾病會影響心和脾,導致氣血無法順暢運行,使女子月經不來。』因此,心脾功能正常,全身各處及五臟六腑都能得到滋養,月經週期就會規律。如果心脾受損,氣血就沒有來源,也失去控制,月經就會不調。所以,治療月經不調,應該以調理心脾為主。」朱丹溪也說:「月經提前來,是血熱的緣故;月經延後,是血虛的緣故。」
我認為月經提前來,有的原因是脾經血燥;有的是脾經有鬱熱;有的是肝經有怒火;有的是血分有熱;有的是因為過勞耗損氣血導致火氣旺盛。月經延後,有的原因是脾經血虛;有的是肝經血虛;有的是氣虛血弱。治療方法:脾經血燥的,用加味逍遙散;脾經有鬱滯的,用歸脾湯;肝經有怒火的,用加味小柴胡湯;血分有熱的,用加味四物湯;過勞耗損氣血導致火氣旺盛的,用補中益氣湯。
月經延後,如果是脾經血虛,適合用人參養營湯;肝經血少的,適合用六味地黃丸;氣虛血弱的,適合用八珍湯。血由脾產生,所以說脾統管血。凡是血病,應當使用辛甘的藥劑,幫助陽氣生發陰血,這些都屬於不足的情況。總之,肝脾血燥,以四物湯為主;肝脾血弱,以補中益氣湯為主;肝脾鬱結,以歸脾湯為主;肝經怒火,以加味逍遙散為主。
薛氏的加味逍遙散(出自《古方八陣·補陣》),治療肝脾血虛、發熱、小便不利等症狀。
藥方組成:當歸、芍藥、白朮、茯神、甘草、柴胡(各等分),丹皮、梔子(各七分)。
用法:加薑片,用水煎服。
歸脾湯(出自《古方八陣·補陣》),治療因思慮過度損傷脾胃,導致脾不能統攝血液,造成血不循經而亂走,或者出現健忘、心悸、驚慌、盜汗、嗜睡、食慾不振、大便不調、心脾疼痛、瘧疾痢疾等症狀;或是因為生病用藥不當,傷了脾胃,導致病情惡化,這種情況最適合用這個方子。
藥方組成:人參、黃耆、白朮、茯苓、棗仁(各二錢),遠志、當歸(各一錢),木香、炙甘草(各五分)。
用法:用水兩碗,加入龍眼肉七枚,煎煮至七分,飯後隔一段時間服用。我的看法是:這個方子使用木香,是專門針對有鬱結疼痛的人,如果沒有疼痛等症狀,必須去掉木香,以避免它過於香燥,這樣對氣虛血不穩的人更有好處。另外:遠志味道辛辣,藥性是向上升散的,對於多汗且煩躁發熱的人,也應該斟酌使用。
薛氏的加味小柴胡湯(出自《古方八陣·散陣》),也叫柴胡梔子散。治療哺乳婦女肝火旺盛導致發熱,影響到嬰兒,以及風熱引起的痰等症狀。
藥方組成:柴胡(二三錢),半夏、黃芩(各一二錢),人參(二三錢),甘草(五七分),丹皮(二錢),梔子(二錢)。
用法:加入薑、棗,用水煎服。
薛氏的加味四物湯(出自《古方八陣·補陣》)
藥方組成:熟地黃、當歸(各三錢),川芎(一錢),芍藥(二錢),山梔(二錢),柴胡(二錢),丹皮(二錢)。
用法:用水兩碗煎服。
東垣的補中益氣湯(出自《古方八陣·補陣》),治療因勞累過度損傷脾胃,導致中氣不足,清陽之氣不能上升,外感之邪不能解除,身體疲倦、食慾不振、寒熱瘧疾、氣虛不能統攝血液等症狀。
藥方組成:人參、黃耆(炒過)、白朮(炒過)、甘草(炙過,各一錢半),當歸(一錢),陳皮(五分),升麻、柴胡(各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