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婦人規》~ 上卷 (1)

回本書目錄

上卷 (1)

1. 上卷

2. 總論類

3. 婦人九證

婦人諸病,本與男子無異,而其有異者,則惟經水、胎、產之屬,故本門亦止列此九證。曰:經脈類、胎孕類、產育類、產後類、帶濁類、乳病類、子嗣類、癥瘕類、前陰類。凡此九者,乃其最切之病,不得不另詳方論。此外雜證,但與男子相同者,自有各門論治之法,故不以男女分,而資贅於此。

白話文:

婦女各種疾病,本質上與男子並無不同,但不同之處,只在於月經、懷孕和生產方面,所以本章只列出這九種症狀。分別是:經脈相關疾病、懷孕相關疾病、生產相關疾病、產後相關疾病、帶下異常、乳房疾病、生育相關疾病、腫塊疾病、外陰疾病。這九種疾病是婦女最常見、最嚴重的疾病,必須詳細論述治療方法。其他雜症,只要與男子相同,則沿用各科的治療方法,不必區分男女,在此贅述。

4. 論難易

諺云:「寧治十男子,莫治一婦人。」此謂婦人之病不易治也。何也?不知婦人之病,本與男子同;而婦人之情,則與男子異。蓋以婦人幽居多郁,常無所伸;陰性偏拗,每不可解。加之慈戀愛憎,嫉妒憂恚,罔知義命,每多怨憂。或有懷不能暢遂,或有病不可告人,或信師巫,或畏藥餌,故染著堅牢,根深蒂固,而治之有不易耳。此其情之使然也。

然尚有人事之難,如寇宗奭引黃帝之論曰:「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已;形氣相失,色夭不澤,謂之難治。」又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虛實,以為診法。」故曰:治之要極,無失色脈,此治之大則也。今富貴之家,居奧室之中,處帷幔之內,復有以綿帕蒙其手者,既不能行望色之神,又不能盡切脈之巧。

使脈有弗合,未免多問,問之覺繁,必謂醫學不精,往往並藥不信,不知問亦非易,其有善問者,正非醫之善者不能也。望聞問切,欲於四者去其三,吾恐神醫不神矣。世之通患,若此最多,此婦人之所以不易也。故凡醫家、病家,皆當以此為意。

白話文:

論難易

俗話說:「寧可治療十個男人,也不要治療一個女人。」這說明婦女的病難治。為什麼呢?因為婦女的疾病本質上和男人的相同,但婦女的情緒卻與男人不同。婦女大多幽居在家,鬱悶寡歡,沒有發洩的管道;陰性體質又容易固執偏激,難以理解。再加上她們慈愛、憎恨、嫉妒、憂慮的情緒,不明事理,常常怨天尤人。她們可能有心事無法暢快表達,可能有疾病不敢告訴別人,或者相信巫師,或者害怕服藥,因此病情頑固,根深蒂固,治療起來就困難。這是由於她們的情緒所造成的。

然而,還有其他難處,例如寇宗奭引用《黃帝內經》的論述:「凡是治療疾病,要觀察病人的形體、氣息、面色、光澤,形體氣息協調,就表示可以治療;面色光澤,就表示容易治癒;形體氣息失調,面色萎黃沒有光澤,就表示難以治療。」又說:「診斷疾病的方法,要觀察病人的勇氣、骨骼、肌肉、皮膚,就能了解他的虛實,以此作為診斷的方法。」所以說:治療的重要關鍵,在於不能忽略面色和脈象的觀察,這是治療的大原則。現在富貴人家,住在深宅大院裡,住在帷幔之中,甚至還用棉帕蒙住手,醫生既不能充分觀察面色,也不能完全施展切脈的技巧。

如果脈象判斷不符,就不得不詳細詢問病情,問得多了,病人就會認為醫生醫術不精,往往也不相信藥方,卻不知道詢問病情也並不容易,只有善於詢問的醫生,才能算是好醫生。望聞問切四診,如果去掉三項,恐怕神醫也無法施展神通了。世上的通病,像這樣的情況最多,這是婦女疾病難治的原因。所以,所有的醫生和病人,都應該以此為戒。

5. 經脈類

6. 經脈之本

《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蓋天癸者,言後天之陰氣,陰氣足而月事通,是即所謂月經也。正以女體屬陰,其氣應月。月以三旬而一虛,經以三旬而一至,月月如期,經常不變,故謂之月經,又謂之月信。夫經者常也,一有不調,則失其常度,而諸病見矣。

然經本陰血,何臟無之?惟臟腑之血,皆歸衝脈,而沖為五臟六腑之血海。故經言太衝脈盛,則月事以時下,此可見衝脈為月經之本也。然血氣之化,由於水穀,水穀盛則血氣亦盛,水穀衰則血氣亦衰。而水穀之海,又在陽明。考之《痿論》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

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是以男精女血,皆由前陰而降。此可見衝脈之血,又總由陽明水穀之所化。而陽明胃氣,又為經脈之本也。故月經之本,所重在衝脈;所重在胃氣;所重在心脾生化之源耳。

其他如七情、六淫、飲食、起居之失宜者,無非皆心脾胃氣之賊。何者當顧、何者當去?學者於此,當知所從矣。

白話文:

經脈之本

《上古天真論》說:「女子十四歲時,天癸(月經)開始來潮,任脈暢通,太衝脈旺盛,月經按時來,所以能生育。」天癸指的是後天生成的陰氣,陰氣充足月經就順暢,這就是所謂的月經。因為女性的體質屬陰,其氣血的變化應和月球的圓缺。月亮一個月有一次虧損,月經一個月來一次,月月如此,規律不變,所以稱為月經,也叫月信。月經,就是指正常的生理現象,一旦不調,就會失去規律,而出現各種疾病。

月經的根本是陰血,哪個臟器沒有血呢?但是所有臟腑的血都歸屬於衝脈,衝脈是五臟六腑之血的海洋。所以古書說太衝脈旺盛,月經就能按時來,這可以看出衝脈是月經的根本。然而,血氣的生成,來自於水穀(飲食精華),水穀充足,血氣就旺盛;水穀不足,血氣就衰弱。而水穀之海,就在陽明經。考究《痿論》記載:「陽明經是五臟六腑之海,主導滋潤筋絡,筋絡主束縛骨骼,使關節活動自如。」

衝脈是經脈之海,主導血液的運送,與陽明經在筋絡處相合,陰陽之氣都彙集於筋絡,再匯聚到氣街(經絡交會處),而陽明經在此佔主導地位。因此,男子的精氣和女子的血液,都從下腹部流出。由此可見,衝脈的血液,又總是由陽明經運化水穀而來。而陽明經的胃氣,又是經脈的根本。所以,月經的根本,重點在衝脈;重點在胃氣;重點在心脾生化之源。

其他像七情(喜怒哀樂憂思恐)的影響、外邪(風寒暑濕燥火)的侵襲、飲食不節、起居失常等,都是損傷心脾胃氣的因素。哪些該重視,哪些該去除?學習者應該從這裡明白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