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初誕法

小兒在胎,稟陰陽五行之氣,以生臟腑百骸,借胎液以滋養,受氣既足,自然生育。分娩之時,口含血塊,啼聲一出,隨即嚥下,而毒伏於命門,遇天行時氣久熱,或飲食停滯,或外感風寒,驚風發熱等因發為瘡疹。須急於未啼時,用軟帛裹指,挖去其血,用黃連、豆豉、朱、蜜、甘草解之,後雖出痘亦輕矣。有咽入即時腹脹、嘔吐、短氣、不乳者,用茯苓丸治之。

白話文:

小孩在母體內孕育時,吸收陰陽五行之氣,生成臟腑、四肢百骸,通過吸收胎液來滋養自己。當小孩發育成熟後,自然就會出生。在分娩時,小孩出生時嘴裏含著一塊血塊,啼哭一聲後就會把血塊吞嚥下去,而這個血塊就可能會沉積在命門,如果遇到天氣炎熱、飲食不節、受風寒、受到驚嚇等因素,就可能誘發瘡疹。在小孩出生啼哭之前,應該及時用柔軟的布條包裹手指,將小孩口中的血塊挖出,並用黃連、豆豉、硃砂、蜂蜜、甘草等藥物來化解血塊的毒性。這樣,即使小孩後來出痘,症狀也會較輕。如果小孩在出生時,吞嚥了血塊後立即出現腹脹、嘔吐、呼吸急促、不喝奶等症狀,應該服用茯苓丸來治療。

但黃連性寒,若稟母氣膏粱積熱者,宜服;若滋味淡薄,胎氣元弱者,又不宜用。其硃砂固能解毒,恐金石鎮墜,不若只以牛黃分許,蜜調與吮為佳。世多用犀角解毒丸,其胎氣虛寒虛弱者,反傷脾胃生氣,甚致不育。又有嬰兒因其難產,或冒風寒而垂危者,切不可便斷臍帶,急烘綿絮包抱懷中,急以胎衣置火中煨燒,更用大紙捻於臍帶上,往來燎之,使暖氣入腹,須臾氣復自蘇。尤戒沐浴,恐腠理不密,元氣發泄,而外邪乘之也。

黃連法,臨月用黃連細切為末,綿裹百沸,湯拭口。

白話文:

但是黃連是寒性的,如果體質燥熱者適合服用;如果體質虛弱的人,就不適合服用。硃砂可以解毒,但擔心它太過寒涼,不如只用牛黃少許,用蜜調和給嬰兒吮服。市面上很多犀角解毒丸,虛寒虛弱的體質服用後,反而會傷害脾胃,甚至導致不育。另外,嬰兒難產或因遇風寒而垂危,千萬不可立即剪斷臍帶,要趕快用溫暖的棉絮包起來抱在懷中,並趕快把胎盤放在火中煨烤,再用大紙捻在臍帶上,來回燎烤,讓暖氣進入腹中,不一會兒嬰兒就會蘇醒過來。尤其要注意不要馬上洗澡,擔心毛孔閉合不嚴密,元氣洩漏,外邪乘虛而入。

甘草法,預以甘草細切少許,臨產時,以綿裹沸湯泡盞內覆溫,收生之際,以軟棉裹指,蘸甘草汁拭其口。次用黃連法、朱蜜法。

白話文:

甘草法:事先將甘草切成細末,少量備用。產婦臨產時,用綿包著,將沸水倒入茶杯中,覆蓋保溫。生產時,用軟棉包裹手指,蘸取甘草汁擦拭產婦的嘴巴。然後再使用黃連法和朱蜜法。

朱蜜法,用黃連細切,沸湯泡良久,濾淨拭兒口中,吐去惡汁;更與硃砂一大豆許,細研以蜜一蜆殼抹於兒口。服之非獨鎮心定魄安神解毒,更能益肝膽除煩熱辟邪氣也。

白話文:

硃砂蜜劑的方法是,將黃連切成細粒,用沸水浸泡很久,濾淨後,用來擦拭孩子的嘴巴,將孩子口中的惡毒吐掉;再用硃砂一顆大豆那麼多,研磨成粉,用一蜆殼的蜜和硃砂混合,塗在孩子的嘴裡。服用這種藥,不僅能安撫心神,定魂定魄,解毒安神,還能益氣養肝膽,消除熱煩,驅邪避煞。

又牛黃法與朱蜜同,少加牛黃,能益肝膽,除熱定精神,止驚邪,辟邪氣,除小兒百病。

茯苓丸

白話文:

牛黃的使用方法與朱砂和蜂蜜相同,只需稍微添加一些牛黃,就能增強肝膽功能,清除體內熱毒,安定精神,止住驚悸不安,驅除邪氣,並能治療小兒的各種疾病。 茯苓丸

赤茯苓,黃連(胎冷用芍藥),枳殼(炒。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乳汁化下。

白話文:

  • 赤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可治療水腫、脾虛、腹瀉等症狀。

  •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可治療熱淋、痢疾、瘡瘍等症狀。在胎冷症中,可以用芍藥來代替黃連,具有養血和營、緩急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胎動不安、腹痛等症狀。

  • 枳殼:具有行氣導滯、消積化痰的功效,可治療胸悶、痞滿、嘔吐等症狀。炒過的枳殼具有較強的理氣作用,可增強其行氣導滯的功效。

2. 護養法

巢氏云:小兒初生,肌膚未實,宜用舊絮護其背,不可太暖。更宜數見風日,則血氣剛強,肌肉緻密。若藏於重幃密室,或厚衣過暖,則筋骨軟脆,不任風寒,多易致病。衣服當隨寒熱加減,但令背暖為佳。亦勿令出汗,恐表虛風邪易傷;乳哺亦不宜過飽,若宿滯不化,用消乳丸治之。

白話文:

巢元方說:小兒剛出生時,皮膚還沒有長得結實,可以用舊棉絮保護背部,但不要太暖和。更應該經常讓小兒接觸風和日光,這樣血氣就會剛強,肌肉也會緻密。如果將小兒藏在厚厚的帷幕和密封的房間裡,或者穿太厚的衣服,那麼筋骨就會變得柔軟脆弱,無法抵禦風寒,很容易生病。衣服應該隨著天氣的冷暖而增減,但只要背部溫暖就可以了。也不要讓小兒出汗,因為表虛風寒很容易傷人;哺乳也不宜過多,如果宿食不化,可以用消乳丸來治療。

陳氏所謂:忍三分寒,吃七分飽,頻揉肚,少洗澡,要肚暖頭涼心胸涼。皆至論也。須令乳母預慎七情六淫,厚味炙煿,則乳汁清寧,兒不致疾。否則陰陽偏勝,血氣沸騰,乳汁敗壞,必生諸症。若屢用藥餌,則臟腑陰損,多致敗症,可不慎歟!大抵保嬰之法,未病則調治乳母,既病則審治嬰兒,亦必兼治其母為善。

消乳丸

白話文:

陳氏說:忍受三分寒冷,吃七分飽,經常揉肚子,少洗澡,腹部要溫暖,頭部和心胸要涼爽,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一定要讓乳母提前預防七情六慾,避開六淫,不吃辛辣刺激和油膩的食物,這樣乳汁才能清澈純淨,嬰兒就不容易生病。否則陰陽偏盛,血氣沸騰,乳汁敗壞,必定會產生各種疾病。如果經常使用藥物,就會損傷臟腑,導致更多的疾病,豈能不小心呢!總之,保護嬰兒的方法,在沒生病時就要調理乳母,生病後就要診治嬰兒,同時也要兼顧治療母親纔是好的。

縮砂仁,陳皮,京三稜(煨),蓬朮(煨),神麯,麥芽(各半兩),香附子(炒,一兩)

以上為末,麵糊丸麻子大。每服二三丸,白湯下。

白話文:

  • 縮砂仁:它能夠溫中止嘔,化痰除脹,主治胸膈痞悶,嘔吐呃逆,食積不消等症。

  • 陳皮:它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主治胸脘脹滿,食慾不振,咳嗽痰多等症。

  • 京三稜(煨):它能夠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 蓬朮(煨):它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作用,主治脾虛洩瀉,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 神麯:它能夠消食導滯,化痰除脹,主治食積不消,脘腹脹滿,嘔吐呃逆等症。

  • 麥芽(各半兩):它能夠健脾開胃,消食化積,主治食積不消,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

  • 香附子(炒,一兩):它具有理氣解鬱,調經止痛的功效,主治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3. 噤風撮口臍風

小兒初生噤風者,因胎中受熱,毒流心脾,生下復為風邪所搏,致眼閉口噤,啼聲不出,舌上如粟,口吐白沫。在百日內見撮口者,因胎熱兼風,自臍入於心脾,致面目黃赤,氣息喘急,啼聲不出,舌強唇青,聚口撮面,腹脹青筋,吊腸牽痛,吐白沫者不救,法當疏利。臍風者,因斷臍之後,為水濕風邪入於心脾,致腹脹臍腫,四肢柔直,啼不吮乳,甚者發搐,先用龍膽湯、天麻丸之類,以去痰涎;後用益脾散之類,補脾胃。若臍邊青黑,手拳口噤,是為內搐,不治。

白話文:

小兒出生後,出現噤口不哭的症狀,是胎兒在子宮受熱,毒氣流入心脾所致。出生後,又受風邪侵襲,導致眼睛緊閉、嘴巴緊閉,啼哭不出聲,舌頭上像粟米粒,嘴巴吐出白沫。在出生百天內出現撮口症狀的,是胎熱加風,從臍部進入心脾所致。表現為面黃赤色,氣息喘急,啼哭不出聲,舌頭僵硬,嘴脣青紫,嘴巴緊閉,面部抽搐,腹部脹大,青筋暴起,腸絞痛,吐白沫者不治,方法應當疏利。臍風是因斷臍後,水濕風邪進入心脾所致。表現為腹部脹大,臍部腫脹,四肢柔軟無力,啼哭不吮乳,嚴重的還會抽搐。先用龍膽湯、天麻丸之類方藥,去除痰涎;後用益脾散之類方藥,補益脾胃。如果臍邊青黑色,手拳握,嘴巴緊閉,是內搐,無法治癒。

受病之源,皆因乳母,七情氣鬱厚味積熱所致。若爪甲黑,伸引努力臍突者,用大連翹飲子之類。又斷臍不盈尺多患此者,以舊綿燒灰摻之,齒齦有泡如粟,以帛裹指蘸溫水擦破,口即開。不用藥,七日內患者,百無一生。古人治法,大率如此。又田氏治噤風,用天南星末一錢,片腦少許,以指蘸薑汁擦齦立開。

白話文:

所有得病的原因,都是因為乳母,七情鬱結、厚味積熱引起的。如果指甲發黑、伸展用力,臍部突出的,可用大連翹飲類的藥物治療。又斷臍不足一尺的,大多患此病,可用舊棉花燒成的灰燼敷上。齒齦上有如粟米大的泡,用布包裹手指蘸溫水擦破,口就能張開。不用藥,七天內發病的患者,一百個中沒有一個能活。古人的治療方法,大多如此。另外田氏治療噤風,用天南星末一錢,冰片少量,用手指蘸薑汁擦拭牙齒,牙齒就能張開。

丹溪用赤足蜈蚣去足炙為末,以豬乳調五分,徐徐灌之;或用牛黃以竹瀝調服一字,隨以豬乳滴於口中。《聖惠方》用鬱金、藜蘆、瓜蒂為末,水調搐鼻中。錢氏云:撮口因浴後拭臍,風邪所入而作,用益黃散補之。無擇云:視其齒齦有泡,擦破口即開,用真白殭蠶為末,蜜調塗口內。

白話文:

  • 丹溪用赤足蜈蚣去除足部後炙成粉末,以豬乳調和五分之末,徐徐灌輸患者口中。或用牛黃以竹瀝調和服用一分,同時將豬乳滴入患者口中。

  • 《聖惠方》用鬱金、藜蘆、瓜蒂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抽吸至鼻腔中。

  • 錢氏說:撮口是因沐浴後擦拭肚臍時,風邪入侵而引起的。可以用益黃散進行治療。

  • 無擇說:觀察患者齒齦是否有水泡,擦破後口能張開,可以使用真白殭蠶研磨成粉末,以蜂蜜調和後塗抹在口腔內。

《保嬰集》云:小兒百日臍風馬牙,當作胎毒,瀉足陽明火,用針挑破,以桑樹白汁塗之。又云:初生小兒,時時宜敷桑汁,不然,多有舌硬撮口之症。竊謂:臍風果因浴拭外傷皮膚者,用綿灰或枯礬抹擦之即愈。若因乳母肝脾鬱怒,致兒為患,當治其母。若因剪臍短少,或因束縛不緊,或因牽動,風入臍中,或因鐵器斷臍,冷氣傳於脾絡,以致前症者,口內有水泡急掐破,去其毒水,以艾炙臍中亦有生者。

千金龍膽湯

白話文:

《保嬰集》中說:嬰兒出生一百天內出現臍風馬牙,應視為胎毒,瀉足陽明火,用針挑破,然後用桑樹的白汁塗抹。它還說:初生嬰兒,時時要塗抹桑汁,不然,多會出現舌頭僵硬、嘴巴閉合不上的症狀。我認為:如果臍風確實是因洗澡或擦拭時損傷皮膚所致,可以用棉灰或枯礬塗抹擦拭即可治癒。如果是由於乳母肝脾鬱怒,致使嬰兒發病,應治療乳母。如果是由於剪臍過短,或由於束縛不緊,或由於牽拉,導致風進入了臍中,或由於用鐵器斷臍,冷氣傳入了脾絡,以致出現上述症狀,口腔內有水泡時,須立即掐破,去除毒水,用艾灸臍中,也有生機。

治月內臍風撮口,四肢驚掣發熱吐乳,及變蒸客忤鬼氣驚癇,加人參、當歸。

白話文:

治療產後一個月以內臍風病,陣發口噤、四肢抽搐、發熱、嘔吐乳汁,以及產後中風,或遭蒸氣、客邪或鬼邪侵襲而引起的驚癇,再加入人參、當歸。

龍膽草(炒黑),鉤藤鉤,柴胡,黃芩(炒),桔梗,芍藥(炒),茯苓,甘草(各二錢五分),蜣螂(二枚,去翅足),大黃(煨,二錢五分)

上為末,每服一二錢水煎,量兒加減。

天麻丸,治鉤腸鎖肚撮口。

白話文:

  • 龍膽草(炒黑):15克

  • 鉤藤鉤:15克

  • 柴胡:15克

  • 黃芩(炒):15克

  • 桔梗:15克

  • 芍藥(炒):15克

  • 茯苓:15克

  • 甘草:15克

  • 蜣螂(二枚,去翅足):3克

  • 大黃(煨,二錢五分):15克

天南星(炮,二錢),白附子,牙硝,天麻,五靈脂,全蠍(焙。各一錢),輕粉(五分),巴豆霜(一字)

白話文:

天南星(炮製後,用量為二錢),白附子,牙硝,天麻,五靈脂,全蠍(焙炒後,各一錢),輕粉(五分),巴豆霜(一字分量,即十分之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字,薄荷湯調下。

定命丹

治天釣撮口,通利痰熱。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物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小撮,用薄荷湯調服。 這是定命丹,用來治療天釣撮口症狀,能夠疏通痰熱。

全蠍(七枚),天麻,南星(炮),白附子(各二錢五分),硃砂,青黛(各一錢五分),輕粉,麝香(各五分)片腦(一字)

白話文:

全蠍(7 隻),天麻,南星(炮製過),白附子(各重 15 公克),硃砂,青黛(各重 9 公克),輕粉,麝香(各重 3 公克)片腦(1 公克)

上為末,米糊丸,綠豆大。每服一丸,荊芥薄荷湯下,先研半丸,吹入鼻中。

銀硃丸,治胎風壯熱,痰盛翻眼口噤,或胎中蘊毒。

白話文:

將上列藥物打成粉末後,加入米湯製成直徑與綠豆般大小的藥丸。服用時取一顆研磨成半顆粉末,對著鼻子吹入,待藥粉進入鼻腔後,再服用一顆藥丸,服用後再以荊芥和薄荷水送服。

水銀(和棗肉研),全蠍,南星,硃砂(各一錢),白附子(一錢五分),蘆薈,牛黃(各三分),鉛霜(五分,和水銀研),片腦(一字),麝香(五分),真殭蠶(炒,七個)

上為末,米糊丸,芥子大。每服三丸,薄荷湯下。

白話文:

  • 水銀(與棗肉研磨):具有解毒、殺菌、鎮靜等功效。

  • 全蠍:具有息風止痙、鎮痛、解毒等功效。

  • 南星:具有祛痰、止咳、消腫等功效。

  • 硃砂:具有安神、鎮驚、清熱解毒等功效。

  • 白附子:具有溫陽益氣、補腎壯陽等功效。

  • 蘆薈: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

  • 牛黃: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等功效。

  • 鉛霜(與水銀研磨):具有收斂、止瀉等功效。

  • 片腦:具有醒腦、開竅、止痛等功效。

  • 麝香:具有開竅、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 真殭蠶(炒熟,七個):具有祛風止痙、解毒消腫等功效。

紫霜丸,治變蒸發熱不解或食癇,先寒後熱,或乳哺失節,宿滯不化,腹痞嘔吐,或大便酸臭。

白話文:

「紫霜丸」用於治療變蒸發熱不退或飲食不節引起的癇症,先寒後熱,或哺乳不規律,宿食不化,腹部脹滿嘔吐,或大便酸臭。

代赭石(煅用醋淬七次),赤石脂(各二兩),杏仁(五十個,麵炒),巴豆仁(三十枚,去膜油心)

白話文:

代赭石(燒紅之後用醋淬七次),赤石脂(各二兩),杏仁(五十個,用麵粉炒熟),巴豆仁(三十枚,去掉外膜和裡面的油)。

上先將杏仁、巴豆研成膏,入代赭、石脂末研勻,湯浸蒸餅丸,粟米大。每服三五丸,米飲送下。

消食丸(方見黃疸。)

白話文:

首先將杏仁、巴豆研磨成糊狀,加入代赭、石脂粉末研勻,用湯浸泡蒸餅丸,大小約粟米粒。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米湯送服。

控痰散,治風噤,先用此藥吐風涎,次與益胃散和胃;又與辰砂膏。利驚握拳噤口者,不治。

白話文:

《控制痰液散》,治療風引起的緘默。先用此藥催吐風痰,再用《益胃散》調和胃氣。再用《辰砂膏》。患驚風致握拳緘默症狀者,不適用。

蠍尾,銅青(各五分),硃砂(一錢),膩粉(一字),麝香(少許)

上為末,每服一字,茶清調下,輕者勿用,或以甘草湯吐之。

甘草湯,治撮口。

甘草(生,一錢)

上水煎,以綿球蘸吮令出痰涎,卻以豬乳點入口中即瘥。

益胃散

白話文:

蠍尾、銅青(各五分),朱砂(一錢),膩粉(一字量),麝香(少許)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量,用茶水調服。症狀輕微者不建議使用此方,或者可以用甘草湯催吐。 甘草湯用於治療撮口症。 生甘草(一錢) 用水煎煮後,用棉球蘸取藥液吮吸以引出痰涎,之後讓患者喝下豬乳即可痊癒。 益胃散

白茯苓,人參,甘草,木香(濕紙裹煨),草果(煨),陳皮,厚朴(薑製),紫蘇子(炒。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薑棗水煎。

辰砂膏,治眼閉口噤,啼聲不出,吮乳不得,口吐白沫。

白話文:

白茯苓、人參、甘草、木香(用濕紙包起來煨過)、草果(煨過的)、陳皮、厚朴(用生薑炮製過的)、紫蘇子(炒過的。以上各味藥材等分)

辰砂(三錢),硼砂,馬牙硝(各一錢五分),玄明粉,全蠍,真珠(各一錢),麝香(一分)

白話文:

辰砂(三公克),硼砂,馬牙硝(各一公克五分),玄明粉,全蠍,珍珠(各一公克),麝香(零點一公克)

上為末,每服一豆許,諸驚薄荷湯下;潮熱甘草湯下;月內用乳汁調塗乳頭令吮之。

蔥號散

治初生小兒,七日不小便。

蔥白(三寸),人乳

共同搗如泥敷兒口內,即與吮乳。

蠶號散,治初生兒,七日不乳,名撮口。

殭蠶(四個,去嘴略炒),茯苓(少許)

共為末,蜜調敷兒口內。

殭蠶膏,治撮口。用真殭蠶三枚,去嘴略炒為末,蜜調搽口中。

撮風散,治撮口。

鉤藤鉤,硃砂,赤腳蜈蚣(半條),真殭蠶(焙),蠍稍(各一錢),麝香(一字)

上為末,每服一字,竹瀝調下。

瓜蒂散,治臍風撮口。

瓜蒂(七個),赤小豆,秫米(各七粒)

上為末,用一豆許,吹兩鼻內令出黃水,更調服吐黃水即瘥。

大連翹湯,治胎熱臍風,小便不通,及諸般瘡毒。

白話文:

上藥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撮,對於受到驚嚇的情況,用薄荷湯送服;對於潮熱情況,用甘草湯送服;一個月內的嬰兒可以將藥粉與乳汁混合塗抹在乳頭上讓嬰兒吮吸。 蔥號散:治療出生不久的小孩七天不解小便。取蔥白三寸長,加上人奶一起搗爛如泥狀,敷在小孩口中,然後讓他吮吸母乳。 蠶號散:治療新生兒七天不喝奶,這種症狀叫做撮口。取四個殭蠶去掉嘴部稍微炒過,再加上少量茯苓一起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勻後敷在嬰兒口中。 殭蠶膏:治療撮口症。使用三個真殭蠶去掉嘴部稍微炒過後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勻後塗抹在口中。 撮風散:治療撮口症。配方包括鉤藤鉤、硃砂、赤腳蜈蚣半條、烘焙過的真殭蠶、蠍尾尖(每種各一錢)以及麝香(一字)。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份量,用竹瀝調和後服用。 瓜蒂散:治療臍風撮口症。配方為七個瓜蒂、赤小豆和秫米各七粒。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用一小撮吹入兩側鼻孔中,直到流出黃色液體,再調整劑量以促使黃色液體吐出即可痊癒。 大連翹湯:治療胎熱引起的臍風、小便不通以及其他各種瘡毒病症。

連翹,瞿麥,荊芥,木通,赤芍藥,當歸,防風,柴胡,滑石,蟬殼,甘草(炒。各一錢),山梔子,黃芩(各五分)

白話文:

連翹、瞿麥、荊芥、木通、赤芍藥、當歸、防風、柴胡、滑石、蟬殼、甘草(炒至微焦,各一錢)、山梔子、黃芩(各五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加紫草水煎,熱甚加大黃,更詳症加減。

安臍散

羚羊角(一錢,略炒),亂髮(一團燒令存性),蜈蚣(一條,赤足者炙)

上為末,斷臍後即敷之,以絹帕緊束,恐犯風也。

白話文:

將藥研成粉末,每次服二錢,煎煮紫草水服用。若熱症加劇,可加大黃藥材,根據症狀增減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