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泉生女科集要》~ 天癸確論 (1)
天癸確論 (1)
1. 天癸確論
竹泉生曰:女科之難治,與夫造化之妙道,皆在天癸。世莫知其故,是以雖有能為帶下醫者,但守成法,弗克變通。其理《經》無明文,昔賢論說難多,然皆未確。余好深思,頗有心得,願揭著之。(〔批〕《女科集要》自注:補論、余義,皆列之上層,以醒閱者之目。)
今夫人身,一小天地也。天一生水,水之數一,人身亦只一水可知也。地二生火,火之數二,人身亦有二火可知也。
人身之一水何在,腎為體而膀胱為用也。水生於腎,藏貯變化,則在膀胱。《經》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人身之二火何在,心為君火,命門為相火也。命門者,右腎也。昔賢多疑是說,不知睪丸雖二,當交媾泄精時,惟右丸勃然上掌少腹,發精而鼓注之,於此可驗,其為命火之標也。
人所以生,以水火之交也。水交於君火,入心而成血,以灌溉百骸,交於命火,入腎而成精。精者,水之源而命火之根也。是二者,皆養身之本,人無是不生,故曰:人未有不水火相交而生者。
然此皆以一水而分交於二火者也。童男當五六歲,或八九歲時,見美好女子,其心知好之矣。然及其暱偎而相摟抱也,其陽物安然而不動,是君火動而相火靜也。吾以是知其君相火未嘗相謀也。無故而為之摩弄之,則其物亦能躍然而挺起,然其心不知何以故也。是相火動而君火靜也。吾以是更知其君相火不相謀也。此之謂一水分交於於二火耳。
逮夫男子十六,女子十四,則君相二火相會,入於胞宮,而合交於一水矣。二火合交於一水,於是乎始成天癸,君欲取是水以為血,故水從君火之化而為血之色;相又欲取是水以為精,故水又從相火之化而為精之質。然既不成精,又不成血,君舍之,相亦舍之,則是人身之廢材,而不足以有養身之益矣,故及其盈也而泄之。故曰:二火合交於一水,是成天癸。
當斯時也,君相二火,合於一水,生生之氣,循環而發,化育之意,油然而興,心有愛慕,則相火亦隨之而動矣。相火勃不自遏,則雖無所懷念,亦且至無端而生遐想,則是相火掣動君火也。明乎此者,不獨有益於醫理,慎獨誠意之功,可以思過半矣。
然而男子之亦有天癸,何以不外見也?男子秉陽道而生,本乎天,天行健,健則不息,而陽道以氣勝,故其天癸隨化為精也,雖亦設之天癸,其色不赤。女子秉陰道而生,本乎地,地厚重而不變,而陰道以血勝,故其天癸既成赤色,不能復返其本。至於女子外泄,而男子獨否者,交媾之道。
男子無所取,女子有所茹,是亦退者進之益者損之之義也。觀夫新婚士女,男必少瘦,婦必加肥,亦可以明其道矣。
二火合交於一水,有天地交泰,水火既濟之義。於道又為兩儀返本,重混一而成太極之象。故袁了凡曰:斯時也,順而施之則成胎,逆而取之則成丹,蓋此意也。然左道邪術,君子弗言也。
白話文:
竹泉先生說:婦科疾病之所以難以治療,以及造化奧妙的道理,都與「天癸」有關。世人都不了解其中的緣由,因此即使有能醫治婦女帶下疾病的醫生,也只是墨守成規,不能靈活變通。這個道理在經典中沒有明確記載,前人的論述也有很多爭議,而且都不夠準確。我喜歡深入思考,頗有所得,願意在這裡闡述出來。(〔批註〕《女科集要》的作者在此處加上批註,說明此論述是補充和新的見解,置於較顯眼的位置,以提醒讀者注意。)
人體就像一個小天地。天一生水,水的數字是一,人體也只有一水,這是可以理解的。地二生火,火的數字是二,人體也有二火,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人體的一水在哪裡呢?腎臟是它的本體,而膀胱是它的作用所在。水在腎臟生成,儲藏並轉化,然後進入膀胱。《內經》說:「膀胱是負責水液的官署,儲藏津液,經過氣化作用就能排出。」
人體的二火在哪裡呢?心是君火,而命門是相火。命門就是右腎。過去很多人對這個說法存疑,卻不知道睪丸雖然有兩個,當男女交合射精時,只有右側的睪丸會勃然上舉,貼在少腹,發射精液,這可以驗證命門火就是右腎。
人之所以能生存,是因為水火交融。水和君火交合,進入心臟而化為血液,灌溉全身;水和命火交合,進入腎臟而化為精液。精液是水的源頭,也是命火的根本。這兩者都是養生的根本,人沒有它們就不能生存,所以說:人沒有不經水火交合而能生存的。
然而,這都是一水分別與二火交合的情況。童男在五六歲,或者八九歲時,看到漂亮的女子,心中就會產生好感。但是,當他們擁抱親近時,其陽具卻安然不動,這是君火動而相火靜。我因此知道君火和相火還沒有相互配合。如果無緣無故去撫摸它,它的陽具也能夠勃然挺立,然而其內心卻不知道是為什麼。這是相火動而君火靜。我因此更加知道君火和相火還沒有互相協調。這就是所謂的一水分別與二火交合。
等到男子十六歲,女子十四歲時,君火和相火就會相會,進入胞宮,然後與一水相合。二火與一水相合,於是開始形成天癸。君火想要取用這水來轉化為血液,所以水就隨著君火而化為血液的紅色;相火也想要取用這水來轉化為精液,所以水又隨著相火而化為精液的質地。然而,如果既沒有形成精液,也沒有形成血液,君火就捨棄它,相火也捨棄它,那麼這就成了人體的廢物,沒有任何養生的益處了,所以等到它滿溢時就會排出。所以說:「二火與一水相合,才能形成天癸。」
當這個時候,君火和相火相合於一水,生生不息的氣機就會循環而發動,化育的意念就會自然產生,心中產生愛慕,相火也會隨之而動。相火勃發而不能自制,即使心中沒有任何想法,也會無端產生胡思亂想,這是相火牽動了君火。明白這個道理,不僅對醫理有益,而且對修身養性、誠意正心的功夫也有很大幫助。
然而,男子也有天癸,為什麼不向外排泄呢?男子稟陽氣而生,本於天,天道運行剛健,剛健就不會停止,而陽氣以氣為主,所以男子的天癸隨之變化為精液,雖然也有天癸的作用,但是顏色不是紅色的。女子稟陰氣而生,本於地,地是厚重而不變的,而陰道以血為主,所以女子天癸一旦形成就會呈現紅色,不能再恢復原狀。至於女子向外排泄,而男子卻不向外排泄的原因,是交合之道決定的。
男子沒有什麼可以取用,女子卻有所受納,這也是退和進,益和損的道理。觀察新婚的男女,男子必然會消瘦一些,而女子必然會變胖一些,也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火與一水相合,有天地交泰、水火既濟的意義。在修煉之道上,也代表兩儀返本,重新混合成為太極的現象。所以袁了凡說:這個時候,順應其自然就能夠成胎,逆其自然就能夠成丹,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然而,左道邪術,君子是不談論的。
情慾過盛,不能自我控制是有害的。所以,能夠平靜慾望、控制相火的人,就能夠達到修道入德的境界。而黃老之道,也由此產生。
我曾經聽說有位武官,寵愛一位男妾,二十年後,竟然也像女人一樣來月經,事情雖然沒有考證,但是也是情理之中。不能控制自己的陽氣反而被慾望所控制,時間長了陽氣就消散了,轉化為純陰,所以最終變成了婦人的樣子。體質會發生變化,氣機也會發生轉移,這也是常理,順便在這裡論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