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

《幼科鐵鏡》~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卷一

2. 九恨

一恨挑筋割肉。五臟之病。豈盡在筋。挑斷不知當那一味藥。六淫之賊。豈盡在血。血出又不知退那一經邪。這一種挑筋的。如對予說出理來。予便不恨。

一恨病兒見面。寒熱虛實。茫然不知。輒曰死作活醫。藥之不效。死不任過。一藥偶中。活即居功。死症能生。對予說出理來。予便不恨。

一恨見兒燒熱。並不知燒從何感。熱自何生。亂推亂拿。致兒大啼大叫。汗出熱解。偶爾撞著。便自稱神。既自稱神。緣何有效不效。對予說出理來。予便不恨。

一恨不知症候。藥與病反。不曰自己用藥不當。且曰兒母有失護持。對予說出理來。予便不恨。

一恨活症。屢藥不效。名醫一藥成功。不曰自己不知。且曰他合時機。對予說出理來。予便不恨。

一恨以丸散為欺人之具。其實不值一文。且曰此丸此散。真是無價。不論中病與否。解包投服。不愈。則多方以藥本為辭。丸散既屬無價。投服病胡不瘳。對予說出理來。予便不恨。

一恨動用牛黃、竹瀝、貝母。為除痰要藥。痰有寒熱。熱痰見此。真似滾湯潑雪。寒痰見此。竟是雪上加霜。不論寒熱。概投兒服。對予說出理來。予便不恨。

一恨必用柴胡退燒。燒熱有表裡之殊。柴胡專屬解表之味。脾虛腎虛。氣血兩虛。諸燒熱亦用柴胡。對予說出理來。予便不恨。

一恨用湯頭有內減外加之說。加減原在湯頭內。看臟腑之有虛有實。酌藥味之宜多宜寡。間或清病之來路。塞病之去路。外加一二味。此是變通妙手。如曰內可減。外可加。則四君子加兩味。便成六君子。十全大補減兩味。便是八珍。對予說出理來。予便不恨。

夏禹鑄曰。餘生平來。凡嫉我。欺我。負我。餌我。以及無故加我者。輒過而忘。獨於幼科庸醫而恨之。且恨之有九。何也。常見艱於嗣息者。一旦舉子。慶也如何。及病付醫。輕者重之。生者死之。其飲恨也又何如。余抱公憤人也。遂引人恨為己恨。然恨之正所以覺之也。

覺之則睡漢驚來轉腳。便步百尺竿頭。悟到醫家三昧。方見卓溪叟以九恨作醒人擘頭之一棒也。

白話文:

九恨

第一恨,隨意挑斷、割開筋肉。五臟的疾病,難道都出在筋上嗎?挑斷了筋,也不知道該用哪種藥來治療。六種外感邪氣,難道都出在血裡嗎?出了血,也不知道該用哪條經脈的藥來驅除邪氣。這種隨意挑筋的人,如果能對我說出個道理來,我就不恨他了。

第二恨,看到生病的孩子,對於寒熱虛實的症狀,完全不了解,就說要用死馬當活馬醫的方式來治。藥沒效,就把責任推給孩子命該如此。如果剛好用對了藥,病好了,就把功勞都歸給自己。就算是能把必死的病症治活,如果能對我說出個道理來,我就不恨他了。

第三恨,看到孩子發燒,卻不知道發燒的原因和熱的來源。胡亂推測,亂用藥,導致孩子大哭大叫。有時出汗燒退了,就自稱是神醫。既然自稱是神醫,為何有時有效有時沒效?如果能對我說出個道理來,我就不恨他了。

第四恨,不知道疾病的症狀,用藥和病情相反。不說自己用藥不當,反而說孩子的母親沒有好好照顧。如果能對我說出個道理來,我就不恨他了。

第五恨,對於容易治好的病,多次用藥都沒效,名醫只用一劑藥就治好了。不說是自己不懂,反而說是名醫的藥剛好合適時機。如果能對我說出個道理來,我就不恨他了。

第六恨,把藥丸、散劑當成欺騙人的工具,其實一文不值,卻說這些藥丸、散劑是無價之寶。不管病情適不適合,就打開包裝讓人吃。如果病沒好,就用藥材本身有問題來搪塞。既然藥丸散劑是無價的,為何吃了病不會好呢?如果能對我說出個道理來,我就不恨他了。

第七恨,把牛黃、竹瀝、貝母當成化痰的主要藥物。痰有寒熱之分,熱痰用了這些藥,就像滾燙的開水潑到雪上,寒痰用了這些藥,簡直是雪上加霜。不論寒熱,都給孩子吃。如果能對我說出個道理來,我就不恨他了。

第八恨,一定要用柴胡來退燒。發燒有表症和裡症的不同,柴胡是專門治療表症的藥。如果脾虛、腎虛、氣血兩虛等原因引起的發燒,也用柴胡,那就錯了。如果能對我說出個道理來,我就不恨他了。

第九恨,說到用藥的加減,有內減外加的說法。其實加減藥是在原來的藥方裡,要根據臟腑的虛實情況,斟酌藥味的用量。有時可以了解病來的路徑,堵住病走的道路,在原方外加一兩味藥,這是靈活變通的手法。如果說可以內減外加,那麼四君子湯加兩味藥,就變成六君子湯,十全大補湯減兩味藥,就變成八珍湯了。如果能對我說出個道理來,我就不恨他了。

夏禹鑄說,我這一生,所有嫉妒我、欺騙我、辜負我、陷害我、以及無緣無故加害我的人,我都很快就忘了。唯獨對於小兒科的庸醫,我卻非常痛恨,而且有九種痛恨。為什麼呢?常常看到那些難以生育的人,好不容易有了孩子,是多麼值得慶幸的事。等到孩子生病了,卻把孩子交給庸醫,輕病治成重病,能活的也給治死了,他們的心情是何等悲痛啊!我抱著公憤,就把別人的恨當成自己的恨。然而,我痛恨這些庸醫,正是要讓大家警醒。

如果能醒悟,就像睡著的人驚醒過來轉身站立,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領悟到醫術的精髓,這樣才能明白我寫這九恨,就像用棒子打醒沉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