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心法要訣》~
1. 初生門上
2. 拭口
(附下胎毒法)
拭口須用胭脂法,穢淨方無口病生,古云未啼先取穢,只緣未察此中情。
白話文:
(附帶去除胎毒的方法)
要擦拭嬰兒的口腔,必須使用胭脂的方法,這樣才能保持口腔清潔,不會產生口腔疾病。古人說嬰兒還沒哭就先清除口中穢物,只是因為不了解其中的道理。
3. 甘草法
甘草之法自古稱,能解諸毒性味平,濃煎頻令兒吮服,免使胎毒蘊腹中。
白話文:
甘草這種藥材,自古以來就被稱讚,它能夠解各種毒,藥性平和。把甘草濃濃地煎煮後,讓嬰兒頻繁地吮吸服用,可以避免胎毒積存在肚子裡。
4. 黃連法
素稟胎熱蘊於中,惟有黃連法最靈,水浸濃汁滴口內,臍糞胎毒自此清。
白話文:
天生體質就帶有胎熱鬱積在體內,只有使用黃連的方法最有效。將黃連浸泡在水中取其濃汁,滴入口中,這樣臍帶糞便中的胎毒自然就能清除乾淨。
5. 朱蜜法
朱蜜鎮神利腸胃,清熱防驚大有功,胎熱便秘皆堪用,稟賦怯弱慎而行。
白話文:
用朱砂和蜂蜜調製的藥方,有鎮靜安神、幫助腸胃蠕動的功效,還能清熱、預防驚厥,效果很好。像是胎熱、便秘的情況都可以使用,但如果是體質虛弱的人,就要小心謹慎使用。
6. 豆豉法
怯弱之兒豆豉法,宣發胎毒功最良,兒生冬月亦宜此,煎取濃汁當乳嘗。
白話文:
體質虛弱的孩子,用豆豉的方法,最能宣散發出胎毒的功效。孩子出生在冬天也適合用這種方法,將豆豉煎煮成濃汁,當作乳汁來餵食。
7. 斷臍
臍帶剪下即用烙,男女六寸始合宜,烙臍,(方1),灸法防風襲,胡粉,(方2),封臍為避濕。
〔附方〕
1.烙臍餅子:豆豉,黃蠟(等分),麝香(少許)
以豆豉、麝香研勻,熔蠟,量臍大小捻為餅,灸用。
2.胡粉散:胡粉,甑帶灰,乾薑,白石脂,棉灰(各等分),麝香(少許)
共為細未,每用一錢,敷臍上封之。
白話文:
臍帶剪斷後,要用燒紅的烙鐵在肚臍上稍微燙一下,男女嬰兒的臍帶大約留六寸長度比較適合。燙臍的目的是為了預防風邪侵入,可以用以下方法:
(方法一)用艾灸的方式來防止風邪侵入。
(方法二)用胡粉來封住肚臍,避免濕氣入侵。
〔附方〕
-
烙臍用的藥餅:豆豉和黃蠟(等量),加入少量麝香。 將豆豉和麝香研磨均勻,把黃蠟融化,按照肚臍的大小捏成餅狀,用來艾灸。
-
用於敷肚臍的胡粉散:胡粉、蒸鍋邊緣的灰、乾薑、白石脂、棉花灰(等量),加入少量麝香。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一錢敷在肚臍上並封好。
8. 浴兒
浴兒之法五枝湯,冬夏寒溫適可當,加豬膽汁去汙穢,且滋肌膚免生瘡。
白話文:
給嬰兒洗澡的方法,可以用五枝湯,冬天夏天都要注意水溫,調整到合適的溫度。洗澡時加入豬膽汁可以去除污垢,並且滋潤皮膚,避免長瘡。
9. 不啼
小兒生下不能啼,俗語名之為草迷,多因臨產難生育,或值嚴寒氣所逼。氣閉不通聲不出,奄奄呼吸命須臾,氣閉不通蔥鞭背,寒逼急用火熏臍。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不哭,俗語稱之為「草迷」,多半是因為生產時難產,或是遇到嚴寒的氣候所導致。這是因為氣機閉塞不通,所以發不出聲音,呼吸微弱,生命危在旦夕。如果是因為氣機閉塞不通,可以用蔥白拍打背部來疏通;如果是因為寒氣逼迫,就要趕緊用火來熏臍部。
10. 鞭背法
小兒初生氣不通,奄奄呼吸少啼聲,用蔥鞭背輕輕擊,須臾聲發可回生。
白話文:
嬰兒剛出生時,氣息不順暢,呼吸微弱,幾乎沒有哭聲,可以用蔥輕輕拍打背部,一會兒就會發出聲音,可能就能夠活過來。
11. 熏臍帶法
小兒生下或冒寒,氣閉無聲啼則難,油捻熏臍休剪帶,暖氣入腹自通安。
白話文:
嬰兒剛出生,或是受到寒氣侵襲,導致氣機閉塞而發不出聲音,啼哭也困難時,不要剪斷臍帶,可用油捻點燃熏臍帶,讓暖氣進入腹部,自然就能通暢平安。
12. 不乳
兒生能乳本天然,若不吮兮必有緣,腹中穢惡未下淨,或在胎中素稟寒。穢惡不淨一捻,(方1),效,胎寒不乳勻氣,(方2),先,若更面青肢冷厥,此是寒虛理中,(方3),煎。
〔附方〕
1.一捻金:大黃(生),黑醜,白醜,人參,檳榔(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少許蜜水調服。
2.勻氣散:陳皮,桔梗(各一錢),炮姜,砂仁,炙甘草(各五分),木香(三分)
共為細末,每服五分,紅棗煎湯調服。
3.理中湯:人參,白朮(土炒),乾薑,甘草(炙)
引用紅棗肉,水煎服。
方歌,理中人參並乾薑,白朮甘草共為湯,胎寒諸疾皆當服,不乳肢冷更堪嘗。
白話文:
嬰兒出生後能吸吮母乳是天生的本能,如果無法吸吮,一定有原因。可能是因為腹中的胎便沒有排乾淨,或是因為在母胎中就帶有寒氣。如果胎便沒排乾淨,用「一捻金」這個藥方,應該有效。如果是因為胎寒導致無法吸吮母乳,可以用「勻氣散」這個藥方。如果嬰兒還出現臉色發青、手腳冰冷等症狀,那就是寒虛的體質,應該服用「理中湯」來治療。
[附方]
- 一捻金: 生大黃、黑醜、白醜、人參、檳榔,各等份。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每次取少量,用蜂蜜水調服。
- 勻氣散: 陳皮一錢、桔梗一錢、炮薑五分、砂仁五分、炙甘草五分、木香三分。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五分,用紅棗煎湯調服。
- 理中湯: 人參、白朮(用土炒過)、乾薑、炙甘草。引用紅棗肉,用水煎服。
歌訣: 理中湯包含人參和乾薑,加上白朮和甘草一同煎煮,胎寒引起的各種疾病都適合服用,對於無法吸吮母乳、手腳冰冷的狀況更有效。
13. 眼不開
兒生眼閉不能開,皆因脾熱受於胎,內用地黃湯,(方1),最妙,熊膽,(方2),洗目效靈哉。
〔附方〕
1.生地黃湯:生地黃,赤芍藥,川芎,當歸,天花粉,甘草(生)
水煎服
方歌,目閉不開胎熱成,生地黃湯赤芍芎,當歸花粉生地草,水煎速服莫消停。
2.熊膽洗法:熊膽,黃連(各少許)
用滾湯淬洗,其目自開。(藥物煅紅投水中叫淬)
白話文:
嬰兒出生時眼睛閉著睜不開,大多是因為在母胎時就受到脾胃的熱氣影響。可以使用地黃湯(配方1)內服,效果很好;另外用熊膽(配方2)洗眼睛,也很有效果。
(附錄配方)
- 生地黃湯:生地黃、赤芍藥、川芎、當歸、天花粉、生甘草。
用水煎煮後服用。
歌訣說:眼睛閉著睜不開,是胎熱造成的,用生地黃湯,配上赤芍、川芎、當歸、花粉、生地、甘草,用水煎煮後趕快服用,不要停下來。
- 熊膽洗法:熊膽、黃連(都用少量)。
用滾燙的開水沖洗(將燒紅的藥物投入水中稱作淬),眼睛自然就能睜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