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入方

黃連犀角湯,服桃仁湯後服此。

真犀角(三錢),正川連(二錢),肥烏梅(四個),南木香(三分)

淨水濃煎,磨木香沖服。

雄黃銳散,治蟲食肛狐惑證。

明雄黃,光桃仁,干苦參,正川連,青葙子(各等分)

為末,艾汁和勻如小指尖大,綿裹,納入穀道中,日易之。

牛蒡根湯,治發汗不透,餘毒在心包絡,今瘥後昏沉,甚至手足搐搦,或寒或熱。

牛蒡根,淨麻黃,川牛膝,制南星(各六錢)

上為末。每服五分,好酒調下,日三服。

牡蠣澤瀉湯,治前證腰以下浮腫者。

左牡蠣,宣澤瀉,甜葶藶,天花粉(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黃龍湯,治發熱不退,或寒熱往來。

北柴胡(三錢),炒黃芩,赤芍藥,炙甘草(各二錢),老生薑(三片),大紅棗(三枚為引),

水煎熱服。

白話文:

黃連犀角湯,在服用桃仁湯之後接著服用這個藥方。

真正的犀牛角(三錢),正宗的川黃連(二錢),肥厚的烏梅(四個),南木香(三分)。

用乾淨的水濃煎,然後磨碎木香沖入藥湯中一起服用。

雄黃銳散,治療蟲子咬食肛門導致的狐惑病。

明雄黃、光桃仁、乾苦參、正宗川黃連、青葙子(各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艾草汁調和均勻,搓成小指尖大小的藥丸,用棉花包裹好,塞入肛門中,每天更換一次。

牛蒡根湯,治療發汗後藥力沒有完全發揮,殘餘毒素滯留在心包絡,導致病癒後仍然昏沉,甚至出現手腳抽搐,或冷或熱的症狀。

牛蒡根、淨麻黃、川牛膝、制南星(各取六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好酒調和後服用,每天服用三次。

牡蠣澤瀉湯,治療上述症狀中腰部以下出現浮腫的患者。

左牡蠣、宣澤瀉、甜葶藶、天花粉(各取等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和後服用。

黃龍湯,治療發燒不退,或是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

北柴胡(三錢),炒黃芩、赤芍藥、炙甘草(各二錢),老生薑(三片),大紅棗(三枚,用來引導藥力)。

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