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四 (1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0)

1. 諸汗證治

經曰: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又曰:陽加於陰謂之汗。又曰:心為汗。夫心之所藏,在內者為血,在外者為汗。蓋汗乃心之液,而自汗之證,未有不由心腎兩虛而得之者。然陰虛陽必湊之,故發熱而自汗,陽虛陰必湊之,故發厥而自汗。是皆陰陽偏勝所致也。

白話文:

經典上說:陽氣的汗出,可以用天地間的雨來比喻。又說:陽氣加在陰氣上,就可以稱為汗。又說:心主汗。心中所藏的,在體內的是血,在體外的就是汗。汗是心臟的液體,自汗的病症,沒有不是由心腎兩虛而引起的。然而陰虛,陽氣一定會湊過來,所以發燒而自汗;陽虛,陰氣一定會湊過來,所以發厥而自汗。這些都是陰陽偏勝所造成的。

小兒臟腑嬌嫩,膚腠未密,或重衣厚被,致內臟生熱,熱搏於心,故心液不能自藏而額汗出也。額為心之位,宜收斂心氣,團參湯。

白話文:

小孩子的臟腑嬌嫩,皮膚腠理還沒有緻密,如果重衣厚被,導致內臟生熱,熱氣攻搏於心,所以心液不能自我藏固,而從額頭出汗。額頭是心的部位,應該收斂心氣,所以可以用團參湯來治療。

大病後氣血兩虛,津液自汗,或潮熱,或寒熱,發過之後身涼。自汗日久,令人黃瘦,失治則變蒸疳,宜黃耆固真湯。

白話文:

大病過後,身體虛弱,氣血兩虛,體液流失,容易出汗,有時潮熱,有時寒熱,發過一陣症狀後,身體會發涼。長期自汗,會讓人變得黃瘦,如果治療不當,就會變成蒸疳病,這時應該使用黃耆固真湯來治療。

睡中汗出,醒來則止。此心虛盜汗,宜斂心氣、養心血,用團參湯。

睡中遍身有汗,覺來久不幹者,此食積盜汗,脾冷所致。益黃散。

白話文:

睡覺時出汗,醒來就停止。這是因為心虛引起的盜汗,應該調節心氣、滋養心血,可以使用人參湯。

睡覺時全身出汗,醒來後很久都乾不了,這是因為食物積滯引起的盜汗,由脾臟虛寒造成,可以用益黃散。

脾虛泄瀉,自汗後而遍身冷,有時遇瀉則無汗,不瀉則有汗。此為大虛之候,急當補脾,理中湯;待瀉止,黃耆固真湯

凡自汗上至胸,下至臍,此胃虛也。當補胃,四君子湯加黃耆。

白話文:

脾臟虛弱導致腹瀉,出汗後全身發冷,有時腹瀉時不會出汗,不腹瀉時就會出汗。這是身體虛弱的徵兆,應趕緊補益脾臟,使用理中湯;等到腹瀉停止,使用黃耆固真湯。

肺虛自汗,面白唇白,六脈無力。蓋因久嗽脾虛,故令自汗。四君子湯加麥冬、五味。

白話文:

肺部虛弱而自發出汗,臉色蒼白,嘴脣也沒有血色,六脈無力。這是因為長期咳嗽導致脾虛,所以令自發出汗。治療可以用四君子湯,再加麥冬和五味子。

傷風自汗,宜實表,桂枝湯;傷寒汗出,自頭至頸而止者,欲發黃也,茵陳湯。如有實熱在內,煩躁汗出不止者,胃實也,宜集成沆瀣丹微下之。

白話文:

傷風而自汗,應當實表,用桂枝湯治療。傷寒而汗出,從頭到頸部就停止的,將要得黃疸病,用茵陳湯治療。如果有實熱在內,煩躁不安,汗出不止的,是胃中有實熱,宜用集成沆瀣丹微下之。

諸汗服藥久不止者,用五倍子一個研細末,醋和作一小餅,貼肚臍,以帶扎之,效。

白話文:

如果各種汗液用藥很久還是沒辦法止住,可用五倍子一個研成細末,用醋和好做成小餅,貼在肚臍上,用繃帶固定,就會有效果。

2. 入方

團參湯,收斂心氣,固心血,能止自汗。

官揀參(切片,焙乾),當歸身(切片,焙乾,各二錢),

白話文:

團參湯,能夠收斂心氣,固守心血,可以停止自汗。

使用官揀參(切片後烘乾),當歸(取根部切片烘乾,各二錢)。

上二味,分作二服,用豶豬心一個,切作二片,用前藥二錢,豬心一片,水一盅,煎湯,空心腹。

黃耆固真湯,治氣虛自汗。

白話文:

將上面的兩種藥材,分作兩次服用,用一隻豬心,切成兩片,用前面的藥材二錢,豬心一片,水一碗,煎成藥湯,空腹時服用。

嫩黃耆(一錢),官揀參(五分),漂白朮(五分),當歸身(一錢),炙甘草(五分),天圓肉(三枚)

水煎服。

益黃散,治食積盜汗。

白話文:

用黃耆一錢、官揀參五分、漂白朮五分、當歸身一錢、炙甘草五分、天圓肉三枚,加水煎服,可以治療食積盜汗。

正廣皮(五錢),杭青皮(四錢),訶子肉(四錢),粉甘草(四錢),公丁香(二錢)

白話文:

正廣皮(二十五公克),杭青皮(二十公克),訶子肉(二十公克),粉甘草(二十公克),公丁香(十公克)

共為末,大兒二錢,小者一錢。如感冒吐瀉,加薑、棗同煎服。

理中湯,方見卷二乳子傷寒門。

四君子湯,方見卷三瘧疾門。

桂枝湯,方見卷二小兒傷寒門。

茵陳蒿湯,治頭汗至頸而還,將欲發黃。

白話文:

全部磨成粉末,大的孩子用兩錢,小的孩子用一錢。如果出現感冒、嘔吐或腹瀉的情況,加入薑和棗一同煎煮服用。

理中湯的配方詳見第二卷乳子傷寒門。

四君子湯的配方詳見第三卷瘧疾門。

桂枝湯的配方詳見第二卷小兒傷寒門。

茵陳蒿湯,用於治療頭部出汗到脖子就停止,即將發黃疸的情況。

茵陳蒿(一錢五分),川黃柏(一錢),黑梔仁(一錢),燈芯十莖

水煎滾,熱服。

白話文:

茵陳蒿(7.5克),川黃柏(6克),黑梔仁(6克),燈芯十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