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入方

霹靂散,治中惡卒死,並一切卒暴之證。

豬牙皂(三分),北細辛(五分),大川芎(五分香),白芷(五分),躑躅花(半分),明雄黃(二分),真麝香(半分)

上為極細末,每用少許,以燈芯三寸長,蘸藥點鼻孔內,以得噴嚏為驗。

返魂湯,治中惡卒死,宜此主之,即仲景之麻黃湯也。因其毒氣閉塞肺竅,以此開通之。

淨麻黃(去節,二錢),光杏仁(去皮,七個),炙甘草(一錢),蔥白(三寸)

水一盞,煎半盞,分數次服。

雄黃解毒丸,方見卷二類搐瘡瘍門。

一曰非搐,即幼科之慢驚風、慢脾風者是也。

按:幼科有言曰:急驚傳慢驚,慢驚成慢脾。慢脾者純陰之證也。然慢驚亦有虛熱,嘗多便秘痰壅氣塞,便誤認為實熱。妄用巴、黃,以下痰行便;或妄投腦、麝,以通竅涼臟。致使陰氣愈張,陽氣愈弱,幸不死而成此證。又有一名虛風,因吐瀉日久,風邪入腸,乃大便不禁,面色虛黃,脾氣已脫,真元已虧,繼此發熱,即是慢脾。此不必皆由急驚傳至,男子以瀉得之為重,女子以吐得之為重。

其候面青舌短,頭低眼合,吐舌咬牙,聲音沉小,睡中搖頭,四肢微搐,冷而不收。身則有冷有熱,痰涎凝滯,神志昏迷,沉沉喜睡。逐風則無風可逐,療驚則無驚可療,乃至重之候,十難救一二也。治法大要:生胃養脾,回陽益志,鎮心定魄,化痰順氣。若眼半開半合,手足不冷,二便澀滯,此尚有陽證,須溫和化痰理氣,不可即用回陽,然亦不可因陽證而用清涼之藥。此僅虛火往來,會成如陽證耳。

在幼科所論者如此。

予見此等辨論,娓娓其辭,自相矛盾,乖誤多端,惟有拊膝長噓而已。孰料幼科譾劣,一至此哉!既知慢脾為純陰之證,又誤以慢驚之虛熱作實熱,誤下痰,誤通竅,乃致變為慢脾。

又有因吐瀉日久,風入腸胃,大便不禁,面色虛黃,脾氣已脫,真元已虧,繼此發熱,即是慢脾,如此之候,即應急救真元,維持竭絕,何得以眼之半開半合,手足不冷,二便澀滯,為尚有陽證,不可即用回陽?籲,此淺近之理,猶且未明,而尚欲立言傳世乎!蓋眼之半開半合,名為昏睡露睛。

此脾胃兩傷,敗極之證,安得目為有餘?手足為諸陽之本,四時皆宜溫和,今手足不冷,猶幸有一線微陽,牽引接續,尚未至於厥逆,豈可謂之陽證?二便澀滯,由其氣血傷敗,大腸枯焦,無以滋榮傳送,又豈裡實便秘之比哉?此等之證,治之得法,尚可挽回,而乃稱為陽證,為之順氣化痰,豈眼之半開半合,手足不冷,二便澀滯,果為陽熱有餘耶?抑由痰凝氣滯耶?不然,化痰順氣,將焉用之?嗚呼,幼科淺陋,莫可挽救!凡小兒有熱,不辨表熱裡熱、虛熱實熱,陽浮作熱,陰極發躁,一概稱為陽火。

白話文:

【配方】霹靂散,適用於突然死亡或所有突然發生的嚴重病症。

成份包括:豬牙皁(約0.1公克)、北細辛(約0.2公克)、大川芎(約0.2公克)、白芷(約0.2公克)、躑躅花(約0.05公克)、明雄黃(約0.1公克)、真麝香(約0.05公克)。

將上述藥材磨成極細粉末,每次取少量,用三寸長的燈芯沾藥粉,點入鼻孔內,直到打噴嚏為止。

返魂湯,適用於突然死亡,這是張仲景的麻黃湯。因為毒素堵塞肺部,此湯能疏通。

成份包括:淨麻黃(去節,約6公克)、光杏仁(去皮,約7顆)、炙甘草(約3公克)、蔥白(約9公分)。

以一碗水煎煮至半碗,分多次服用。

雄黃解毒丸,可在第二卷的瘡瘍門找到配方。

另一種不是抽搐,而是兒童科的慢驚風、慢脾風。

慢脾風是純陰的病症。然而,慢驚風也可能有虛熱,通常會有便祕、痰多、氣阻,常被誤認為實熱。誤用藥物,導致陰氣更盛,陽氣更弱,即使不死也會成為慢脾風。另有一種名為虛風,因為長期嘔吐和腹瀉,風邪進入腸胃,造成大便失禁,臉色虛黃,脾氣衰弱,元氣耗損,接著發燒,就是慢脾風。這不一定是由急驚風轉變,男性由腹瀉引起較嚴重,女性由嘔吐引起較嚴重。

症狀包括臉色蒼白、舌頭縮短、頭低下、眼睛閉合、吐舌咬牙、聲音低沉、睡覺時搖頭、四肢輕微抽搐、身體冷熱不定、痰液凝固、神智模糊、昏睡。無法驅風,也無法治療驚嚇,是非常嚴重的病症,很難救治。如果眼睛半開半閉,手腳不冷,排泄不暢,這可能是仍有陽性症狀,需要溫和地化痰理氣,不能立即使用回陽藥物,但也不能因為有陽性症狀就使用清涼藥物。這只是虛火來回,形成類似陽性症狀。

在兒童科的討論就是這樣。

我看到這些討論,詞語連貫但自相矛盾,錯誤百出,只能搖頭歎息。誰能想到兒童科會淪落到這種地步!明明知道慢脾風是純陰的病症,卻誤將慢驚風的虛熱當成實熱,誤用藥物,導致轉變成慢脾風。

另一種情況是長期嘔吐和腹瀉,風邪進入腸胃,造成大便失禁,臉色虛黃,脾氣衰弱,元氣耗損,接著發燒,就是慢脾風。對於這種症狀,應該立即急救元氣,保持生命,怎能因為眼睛半開半閉、手腳不冷、排泄不暢,就認為仍有陽性症狀,不能立即使用回陽藥物?唉,這是基本的知識,卻仍不明白,還想發表言論傳世嗎!眼睛半開半閉,叫做昏睡露睛,這是脾胃受傷、病情極度惡化的症狀,怎能認為眼睛有餘力?手腳是陽氣的根本,四季都應該溫和,現在手腳不冷,幸運地有一絲微陽,牽引接續,尚未到達極度冰冷,怎能說這是陽性症狀?排泄不暢,是因為氣血受損,大腸乾燥,沒有滋潤,怎能跟實便祕相比?這種病症,如果治療得當,還有機會挽回,卻被稱為陽性症狀,只用順氣化痰,難道眼睛半開半閉、手腳不冷、排泄不暢,真的是陽熱過剩嗎?還是因為痰液凝固、氣阻?如果不是,化痰順氣有何用處?唉,兒童科的淺薄,無法挽救!所有兒童發燒,不分表面發燒、內部發燒、虛熱、實熱、陽氣飄浮導致發燒、陰氣極度發作導致煩躁,一律稱為陽火。

現在慢脾風的發燒,無非是純陰的病症,真陽被逼迫,無法儲存,飄散在皮膚表面,漫無目的,隨時可能死亡,即使立刻收斂,仍擔心來不及,反而認為是陽性症狀,必須等到口鼻無氣、雙眼不開、四肢冰冷、大小便失禁,才能算是陰性症狀嗎!立論者見識如此,後人自然明白。因此,對於這種病症,我稱為非抽搐。讓大家明白應該一心一意挽救,不用猜測,也不需要細辨。

請看兒童科夏禹鑄的言論,可以看出這種病症的誤解,也可證明我的言論真實。

夏禹鑄說:世人動輒說慢驚風,我卻說慢症,因為這種病症多在大病後產生。庸醫一見病情好轉,就不再防範,或一開始就誤用發汗、瀉下,長期嘔吐、腹瀉導致脾胃極度虛弱,因而產生慢症。慢字緩字,雖然對照急字,但之所以產生這種病症,也是因為父母疏忽所致。有人大量出汗不止,卻置之不理,有人嘔吐、腹瀉不止,也置之不理,導致大量出汗失去陽氣,長期嘔吐失去胃口,長期腹瀉切斷脾胃,成為難以治癒的病症,因此稱為慢症。

慢症何來驚嚇?把慢症說成驚嚇,都是庸醫看到兒童眼睛翻白、手腳抽搐、握拳,形狀像驚嚇,因此稱為驚嚇,一旦當驚嚇治療,或推拿、或火療,就像兒童落入井裡,再扔一塊石頭下去。慢症是脾虛。眼皮屬於脾,脾氣衰敗,眼皮無法緊密閉合,睡覺時露出眼球;虛弱則脾氣失去元氣,因此雙眼無神;脾氣衰敗,唾液乾涸,喉嚨有拉鋸的聲音;手腳受脾胃支配,脾胃衰敗,四肢冰冷;虛弱必定生寒,寒則大便瀉青,小便清澈。就知道是慢脾風的症狀。

如果治療驚嚇,沒有驚嚇可以治療;驅風,沒有風可以驅趕;除痰,沒有痰可以清除;解熱,沒有熱可以解除,只有脾氣間的乾燥痰液、虛熱來回。治療這種病症,可以用六君子湯加炒薑,或理中湯加附子。

這是夏先生的見解,超越世俗。說明慢驚風、慢脾風都是生命盡頭的病症,治療驚嚇、驅風、除痰、解熱的方法完全不能用,與我的看法相同。現在將夏先生所說的嘔吐、腹瀉、脾氣衰敗的病症,列在前面,再將景嶽所說的大驚、突然恐懼的病症放在後面,歸類為非抽搐,顯示這種病症總不是抽搐,避免盲目迷信,無辜受害。以上的治療方法,完全依照夏先生、張先生的原方,我不再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