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三 (20)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0)

1. 痢疾簡便方

治痢疾,用干馬齒莧煮爛,紅痢以蜂蜜拌,白痢以砂糖拌,紅白相兼,蜂蜜、砂糖各半拌食,一日二次,連湯服之,更妙。按馬齒莧名五方草,其葉青、梗赤、根白、花黃、子黑,五行俱備,所以寒熱赤白皆治。

白話文:

治療痢疾,可以使用乾燥的馬齒莧煮到柔軟。如果是紅色的痢疾,用蜂蜜來拌著吃;如果是白色的痢疾,用砂糖來拌著吃;如果是紅色和白色相兼的痢疾,那麼蜂蜜和砂糖各一半的比例來拌著吃。每天吃兩次,連湯一起服用,效果更好。

馬齒莧也被稱為五方草,它的葉子是青色的、莖是紅色的、根是白色的、花是黃色的、果實是黑色的,五行俱備,所以無論是寒熱、紅色還是白色的痢疾,都可以治療。

六一散,此方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義,為北方壬癸之精。以其清暑毒、去濕熱、分陰陽、利小便、瀉丙水,從小便而出,故為治痢妙方。

白話文:

六一散,此方取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是北方壬癸之精。用於清熱解暑、祛除濕熱、區分陰陽、利尿通便、排出丙水,從小便排出,因此是治療痢疾的妙方。

白滑石研細末,以清水調飛,其重濁滓質不用,待其水清,去水,曬乾,每滑石末六兩,加甘草細末一兩,研勻聽用。

白話文:

將白滑石研磨成細末,再用清水調和,產生沉澱後,便將重濁的雜質去除,待水質清澈後,倒掉水分,並將滑石末曬乾。之後,每六兩的滑石末,加入一兩的甘草細末,研磨均勻後即可使用。

白痢用六一散七錢,乾薑末七分,紅痢用六一散七錢,紅曲末七分,各用薑汁打麵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二錢,白湯下。

白話文:

白痢以六一散七錢,乾薑末七分,紅痢以六一散七錢,紅曲末七分,各用薑汁打麵糊做成丸藥,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一至二錢,以白開水送服。

久痢不止,用紅糖、白糖、餳糖各三錢,甘草一錢,陳茶葉二錢,同煎熟,露一宿,次早溫熱服,神效。

噤口痢不思飲食,以臘豬肉去肉取骨,鍋內煎濃湯,徐徐服之,百發百中。

白話文:

對於長期的腹瀉,可用紅糖、白糖、餳糖各三錢,甘草一錢,陳茶葉二錢,一起煮熟,放置一夜,隔天早上溫熱後服用,效果顯著。

治赤白相兼,用山楂肉不拘多少,炒研為末,每服一二錢,紅痢蜜拌,白痢紅砂糖拌,紅白相兼,蜜、砂糖各半拌勻,白湯調服,空心下,更妙。此藥不分虛實,不分久近,皆效,甚穩甚驗。

白話文:

治療赤白相兼的痢疾,可以用山楂肉,用量不限,炒熟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到兩錢。

如果是紅痢,用蜂蜜拌服;如果是白痢,用紅糖拌服;如果是紅白相兼的痢疾,用等量的蜂蜜和紅糖拌勻後服用。

用白開水送服,空腹服用效果更好。

這種藥物不分虛實,不分久近,都能有效,非常可靠有效。

集成至聖丹(新出),治冷痢久瀉,百方無驗者,一服即痊。凡痢之初起,實熱實積,易知而易治,惟虛人冷積致痢,醫多不以為意。蓋實熱之證,外候有身熱煩躁,唇焦口渴,肚疼窘迫,裡急後重,舌上黃苔,六脈洪數。證候既急,治者亦急,輕則疏利之,重則寒下之,積去而和其陰陽,無不愈者。至於虛人冷積致痢,外無煩熱躁擾,內無肚腹急痛,有赤白相兼,無裡急後重,大便流利,小便清長。此由陰性遲緩,所以外證不急。遇此切不可姑息,但以集成三仙丹下之,以去其積,倘不急下,必致養虎貽患。其積日久,漸次下墜,竟至大腸下口、直腸上口交界處,有小曲折隱匿於此,為腸臟最深之處,藥所不到之地。證則乍輕乍重,或愈或發,便則乍紅乍白,或硬或溏,總無一定,任是神丹,分毫無濟。蓋此積不在腹內,而在大腸之下,諸藥至此,性力已過,盡成糠粃,安能去此沉匿之積?所以冷痢有至三五年、十數年不愈者,由此故也。古方用巴豆為丸下之者,第恐久病神虛,未敢輕用。今以至捷至穩鴉膽子一味治之。此物出閩省、云、貴,雖諸家本章未收,而藥肆皆有。其形似益智子而小,外殼蒼褐色,內肉白而有油,其味至苦,用小鐵錘輕敲其殼,殼破肉出,其大如米。敲碎者不用,專取全仁用之。三五歲兒,二十餘粒,十餘歲者,三十多粒,大人則四十九粒,取天圓肉包之,小兒一包三粒,大人一包七粒,緊包空腹吞下,以飯食壓之,使其下行,更藉此天圓包裹,可以直至大腸之下也。此藥並不峻厲,復不肚痛。俟大便行時,有白凍如魚腦者,即冷積也。如白凍未見,過一二日再進一服,或微加數粒,此後不須再服。服藥時忌葷,酒三日,戒鴨肉一月,從此除根,永不再發。倘次日肚中虛痛,用白芍一根、甘草一根,俱重三錢,紙包水濕,火內煨熟,取起捶爛,煎湯服之,立止,不忍隱秘,筆之於書,以公世用。

白話文:

集成至聖丹是一種新藥,用來治療久瀉的冷痢,即使是其他方法都無效的病例,也都敷用一次就能痊癒。所有的痢疾在初期,都是實熱實積所造成的,很容易辨別也很容易治療,只有虛弱的人因為冷積而導致痢疾,醫生大多不以為意。實熱的症狀,外觀會有身體發熱、煩躁不安,嘴脣乾燥、口渴,肚子絞痛、直腸緊迫,裡急後重,舌苔黃,六脈洪數。症狀既然緊急,治療也必須緊急,症狀較輕微的,用通便、緩瀉的藥物治療,症狀較嚴重的,用寒涼的藥物下瀉,把積滯去除,並且調和陰陽,沒有治不好的。至於虛弱的人因為冷積而導致痢疾,外觀沒有煩熱、躁擾,內部沒有肚子、直腸絞痛,大便有赤白相兼,沒有裡急後重,大便流暢,小便清長。這是因為陰性遲緩,所以外觀症狀不緊急。遇到這種情況,絕對不能姑息,一定要用集成三仙丹下瀉,把積滯去除。如果不小心下瀉,必定會養虎遺患。積滯日久,逐漸下墜,最後到達大腸下口和直腸上口的交界處,那裡有一處小彎曲,隱藏在這裡,是大腸最深的地方,也是藥物無法到達的地方。症狀就會時而輕微時而嚴重,時好時發,大便也時而發紅時而發白,時而硬時而溏,總之沒有規律,即使是神丹妙藥,也絲毫無濟於事。因為這個積滯不在腹內,而在大腸之下,各種藥物到這裡,藥性已經過了,完全變成無用的東西,又怎麼能去除這個沉積隱匿的積滯呢?所以冷痢有的人到了三、五年、十幾年都無法治癒,就是這個緣故。古方用巴豆做成丸藥下瀉,只是擔心久病的人元氣虛弱,不敢輕易使用。現在用最快速又穩妥的鴉膽子一味藥來治療。這種藥產於福建省和雲南、貴州,雖然各種藥典都沒有收錄,但是藥店都有賣。它的形狀像益智子但比較小,外殼呈蒼褐色,內部是白色的,有油脂,味道非常苦,用小鐵錘輕輕敲碎外殼,肉就會掉出來,一粒大約有米粒大。敲碎的不要用,只用完整的果仁。三到五歲的小孩用二十幾粒,十幾歲的用三十幾粒,大人用四十九粒,用天圓肉包起來,小孩一包三粒,大人一包七粒,空腹緊緊包著吞下去,然後吃飯壓著,讓它順利下行,再加上天圓肉包裹,就可以直達大腸之下了。這種藥並不峻烈,也不會肚子痛。等到大便排出時,如果有白色的凍狀物,像魚腦一樣,那就是冷積。如果沒有看到白色的凍狀物,過一兩天再服一劑,或者稍微增加幾粒,之後就不需要再服藥了。服藥期間禁止吃葷食和喝酒三天,禁止吃鴨肉一個月,之後就會根除,永不再發。如果隔天肚子虛痛,用白芍一根、甘草一根,都重三錢,用紙包起來,沾水弄濕,放在火裡煨熟,拿出來搗爛,煎湯服用,立即可止。我不忍心隱瞞,所以把它寫在書中,給世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