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三 (1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5)

1. 痢疾證治

經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陰受之則入五臟,填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癖。夫飧泄者,水穀不化也;腸癖者,下痢是也。小兒之病,傷食最多,內有宿食停積,更受外感,則成痢矣。古今方書,以其閉滯不利,故又謂之滯下,其證裡急後重,或垢或血,或見五色,或多紅紫,或痛或不痛,或嘔或不嘔,或為發熱,或為惡寒。此證之陰陽虛實,最宜詳審,庶不致誤。

仍當以脈證辨之:凡身熱作渴,脈數有力而能食者,為熱;身涼不渴,脈沉無力而不能食者,為寒。

初起腹中苦痛,裡急後重者為實,宜急下之,集成沆瀣丹、集成三仙丹二藥同服,立應。

如兼外感者,必身有寒熱,不可遽下。凡痢由外感而發者最多,急宜發散。若下之早,必致引邪入里,而為綿延之證,以倉廩散疏解之。

因傷風得之者,則純下清血。蓋風傷其陰絡,致血不循經,所以血妄下,宜胃風湯。

赤白相兼者:心主血,因傷熱得之,則心移熱於小腸,故赤者從小腸來;肺主氣,因傷熱得之,則肺移熱於大腸,故白者從大腸來。皆以芍藥湯治之,調血則便膿愈,行氣則後重除。此治痢之要法也。又法,以黃連阿膠丸加當歸、木香治血痢,於血中行氣;以胃苓丸加當歸、白芍治白痢,於氣中養血。有積者,治痢保和丸。

痢久不止,名休息痢,切不可止澀,和中丸最妙。後有集成至聖丹,專治久痢,百不失一。

有泄瀉變痢者,有痢變泄瀉者。先瀉後變痢者,脾傳腎也,為賊邪,難治;先痢後變瀉者,腎傳脾也,為微邪,易治。蓋初瀉變痢者,此氣病傳入血中,宜養血為主,加調氣之藥,不可誤下,以傷胃氣;初痢變瀉者,血病傳入氣中,以調氣為主,加養血之藥,不可收澀,恐毒氣留而不去,覆成痢也。瀉變痢者,加味四物湯;痢變瀉者,加味四君子湯。

痢久不止,脾胃受傷,中氣下陷,則為脫肛,熱毒上逆,則食入便吐,不思乳食,謂之噤口;久痢陰傷,腎氣虛敗,則兩膝紅腫,謂之鶴膝。

脫肛者,胃氣下陷,後重不除,努掙太過,故腸頭脫出,宜養血調氣,微加升提之品,則痢止肛自收矣,升麻湯。外用洗法、托法。

噤口者,乃胃虛逆氣上衝而吐也,有不思飲食,皆虛損也,宜參苓白朮散米湯調服。凡痢疾能食者吉,不能食者凶。

鶴膝者,兩膝紅腫,如鶴之膝。小兒痢後多有此證,乃腎虛之極,宜補腎地黃丸加牛膝、鹿茸。

痢疾腹脹,中氣虛也,胃苓丸調之。倘因毒氣未盡,庸流誤服澀藥而致腹脹者,為實也,不可作虛治,保和丸消導之。

痢疾不治證:痢見五色,五臟俱敗;痢如煙塵水,如屋漏水;下痢久,肛門如竹筒;如魚腥;久痢唇紅舌胎,氣促心煩,坐臥不安,大渴飲水,面容似朱者。皆死證也。

白話文:

古籍記載:「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陰氣受到損害就會侵入五臟,導致體內阻塞不通,向下則出現消化不良的腹瀉,久而久之會形成腸道疾病。所謂消化不良的腹瀉,是指食物未被完全消化就排出;腸道疾病就是指腹瀉。小兒的疾病,多數是飲食損傷造成的,體內積累了未消化的食物,又感染了外邪,就會形成痢疾。古代和現代的醫書都認為,痢疾是因為體內閉塞不通,所以又稱為「滯下」,其症狀是裡急後重,大便中可能有黏液、血,或者呈現五種不同的顏色,或者以紅色、紫色居多,可能伴隨疼痛或不痛,可能嘔吐或不嘔吐,可能發燒或怕冷。這種病症的陰陽虛實變化複雜,最需要詳細審察,才能避免誤判。」

「還是要通過脈象和症狀來辨別:凡是發燒口渴,脈象快速有力,而且能正常進食的,屬於熱證;身體發涼不渴,脈象沉弱無力,而且不能進食的,屬於寒證。」

「剛開始腹痛劇烈,裡急後重,屬於實證,應該立即用藥瀉下,可以服用集成沆瀣丹、集成三仙丹這兩種藥,效果很好。」

「如果同時有外感症狀,必定會出現發冷發熱,不能馬上使用瀉下藥。凡是痢疾由外感引起的,大多是這樣,應該先用發散的方法治療。如果過早用瀉下藥,必定會導致外邪進入體內,變成遷延不癒的疾病,可以用倉廩散疏解。」

「因為感受風邪引起的,就會單純地拉出清血。這是因為風邪損傷了陰經脈絡,導致血液不能正常運行,所以會妄行而下,應該用胃風湯治療。」

「如果大便紅白相間:心臟主管血液,因為受到熱邪侵襲,心臟會將熱傳到小腸,所以紅色的大便來自小腸;肺主管氣,因為受到熱邪侵襲,肺會將熱傳到大腸,所以白色的大便來自大腸。可以用芍藥湯治療,調和血液,膿血便會停止,疏通氣機,裡急後重也會消失。這是治療痢疾的重要方法。另外,可以用黃連阿膠丸加當歸、木香來治療血痢,在血液中行氣;用胃苓丸加當歸、白芍來治療白痢,在氣中養血。如果有積食,可以用治痢保和丸治療。」

「痢疾久久不止,稱為休息痢,千萬不能使用收澀的藥物,和中丸最好。後面有集成至聖丹,專門治療久痢,效果很好。」

「有腹瀉轉變為痢疾的情況,也有痢疾轉變為腹瀉的情況。先腹瀉後轉為痢疾,是脾臟將邪氣傳給腎臟,屬於賊邪,難以治療;先痢疾後轉為腹瀉,是腎臟將邪氣傳給脾臟,屬於微邪,容易治療。剛開始是腹瀉轉為痢疾,是氣病傳入了血中,應該以養血為主,再加入調氣的藥物,不能誤用瀉下藥,以免損傷胃氣;剛開始是痢疾轉為腹瀉,是血病傳入了氣中,應該以調氣為主,再加入養血的藥物,不能使用收澀的藥物,以免毒氣滯留不去,反而又形成痢疾。腹瀉轉為痢疾,可以使用加味四物湯;痢疾轉為腹瀉,可以使用加味四君子湯。」

「痢疾久久不止,脾胃受到損傷,中氣下陷,就會導致脫肛;熱毒向上逆行,就會出現吃下去的東西就吐出來,不想吃奶或食物,稱為噤口;久痢導致陰液損傷,腎氣虛弱衰敗,就會出現兩膝紅腫,稱為鶴膝。」

「脫肛是因為胃氣下陷,裡急後重沒有消除,用力過度,所以腸頭脫出,應該養血調氣,稍微加入一些升提的藥物,那麼痢疾就會停止,脫肛也會自動收回,可以使用升麻湯治療。外用洗法、托法。」

「噤口是因為胃虛逆氣上衝而嘔吐,不想吃東西,都是虛損的表現,可以用參苓白朮散用米湯調服。凡是痢疾能吃東西的就屬於吉兆,不能吃東西的就屬於凶兆。」

「鶴膝是兩膝紅腫,就像鶴的膝蓋一樣。小兒患痢疾後多有這種症狀,是腎虛到極點的表現,可以用補腎地黃丸加牛膝、鹿茸治療。」

「痢疾引起腹脹,是中氣虛弱的表現,可以用胃苓丸調治。如果因為毒氣未盡,庸醫誤用收澀藥導致腹脹的,屬於實證,不能當作虛證來治療,應該用保和丸消導。」

「痢疾的危險徵兆:痢疾大便呈現五種顏色,是五臟都衰敗了;痢疾拉出的便像煙塵水、屋漏水;腹瀉很久,肛門像竹筒一樣;拉出的便有魚腥味;久痢導致嘴唇紅、舌苔厚,呼吸急促、心煩意亂、坐立不安,非常口渴想喝水,面容像塗了朱砂一樣的,都是死亡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