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二 (1)
卷二 (1)
1. 痢疾
經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陰受之則入五臟,下為飧泄,久為腸澼。其證初起,兩眉皺而多啼,由腹痛也;煩躁不安,由裡急後重也;數至圊而不能便,或赤白相兼,或單紅單白,是其候也。
按:此證雖曰內傷飲食,莫不由於外感而發也。有至妙之治,人所不知,但以人參敗毒散升散之,其病即減。設有食飲停滯,輕則消導之,重則疏通之,去其積垢,無不愈者。昧者不察,反投訶、蔻止澀之,乃致積毒內郁,腹痛裡急,欲圊不能。此通因通用之證,而反通因塞用,遂爾神昏擾擾者有之矣。急用沆瀣丹、三仙丹二藥同服,疏通之後,其病自去:
白話文:
經典上說:飲食沒有節制,生活作息不規律,如果體內陰氣受到損害,就會影響到五臟,向下就變成消化不完全的腹瀉,時間久了就會變成痢疾。
這個病的初期症狀,會出現兩眉緊皺、經常啼哭,這是因為腹痛的關係;煩躁不安,是因為裡急後重的感覺;頻繁跑廁所卻拉不出來,大便可能帶有紅白相間的黏液,或是單純的紅色或白色,這些都是痢疾的徵兆。
我認為,這個病雖然說是飲食不當造成的,但多半都是因為受到外邪侵襲而引發。有個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但一般人不知道,就是用人參敗毒散來疏散體內的邪氣,病情就會減輕。如果還有食物積滯,輕微的就用消食導滯的方法,嚴重的就用疏通腸道的方法,去除積聚的污垢,沒有治不好的。
不明白的人沒有仔細觀察,反而用訶子、蔻仁等藥材來止瀉,反而導致毒素積聚在體內,造成腹痛、裡急後重、想拉卻拉不出來。這本來是應該用疏通的方法治療的病症,反而用了阻塞的方法,結果導致神智不清的也有。這時要趕緊服用沆瀣丹、三仙丹這兩種藥一起服用,疏通之後,病自然就會痊癒。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