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卷一 (40)
卷一 (40)
1. 入方
人參敗毒散,此方辛平升散,為咳門第一神方,舉世少有知者。凡有咳嗽,無論內傷飲食,外感風寒,夾濕夾毒,不拘男婦大小,胸緊氣急,咽痛口苦,痰不相應,即用此方升散之。或感冒重者服此,其咳愈甚,不知者以為藥不相符,棄而勿服,不知正是升散之力,佳兆也;再服之,漸次輕減,不拘劑數,只以痰應為度,聲響痰出,是其效也。枯燥之人,數劑之後,略加沙參、玉竹、當歸、白芍、生地,麥冬之類,以滋其陰,無不愈者。再有叮嚀:凡咳嗽初起,切不可誤用寒涼及滋陰之藥,閉其肺竅,為害不小,但以辛散為先著,俟痰應之後,漸加滋陰則得矣。
官揀參(五七分,不用亦可),芽桔梗(一錢二分),正川芎(一錢),白雲苓(一錢),陳枳殼(一錢),信前胡(一錢),川羌活(七分),川獨活(五分),北柴胡(一錢),南薄荷(一錢),荊芥穗(一錢),北防風(一錢),淨連翹(一錢),炙甘草(五分)
生薑一片為引,水煎,半飢服,每日二劑。
參蘇飲,治四時感冒,頭痛發熱,咳嗽痰盛。此方不如前方,用之多不效,姑存之。
官揀參(五分),白雲苓(一錢),陳枳殼(一錢),法半夏(一錢),信前胡(一錢),芽桔梗(一錢),老蘇葉(一錢),粉乾葛(一錢),真廣皮(一錢),炙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蔥白三寸,水煎,溫服,取微汗。
清肺飲,治氣逆而咳,面白有痰。
信前胡(一錢),北柴胡(七分),桑白皮(五分),陳枳殼(一錢),淨知母(一錢),川貝母(一錢),南薄荷(七分),白雲苓(一錢),白桔梗(一錢),金井膠(一錢),大麥冬(一錢),荊芥穗(一錢),炙甘草(五分)
水煎,熱服。切忌油膩。
葶藶丸,治乳食沖脾,傷風咳嗽,面赤身熱,痰多喘嗽。
甜葶藶(去土,隔紙略炒),黑牽牛(炒),光杏仁(去皮、尖,炒黃色,另研),漢防己(炒)
上藥等分為細末,入杏仁泥,和蒸棗肉為丸,綠豆大。每五七丸,薑湯化下,量兒大小加減。
此丸因乳食傷脾痰甚者,及壯實小兒可用之。苟不因乳食所傷,並怯弱者,本方去牽牛,易家蘇子等分,炒研為丸。效。
清寧散,治心肺有熱而令咳嗽,宜從小便利出。
桑白皮(蜜炒),甜葶藶(微炒),赤茯苓(酒炒),車前子(炒),炙甘草(減半)
上為細末,每服五分,生薑、大棗煎湯調服。
集成沆瀣丹,方見卷二胎熱門。
橘皮湯,治咳嗽痰甚嘔吐。
法半夏(一錢),白雲苓(一錢),真廣皮(一錢),旋覆花(一錢),北細辛(五分),官揀參(五分),芽桔梗(一錢),陳枳殼(一錢),炙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煎,徐服。
集成金粟丹,方見卷二類搐門。
六味地黃湯,方見卷二胎疾門。
人參冬花膏,治氣逆咳血,痰中見血。
官揀參,天門冬,麥門冬,款冬花,川貝母,桑白皮,金井膠,片枯芩,白當歸(以上各一錢),北五味,炙甘草(各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龍眼核大。每一丸,燈芯湯下。
人參五味子湯,治久嗽脾虛,中氣怯弱,面白唇白,此神方也。
官揀參(一錢),漂白朮(一錢五分),白雲苓(一錢),北五味(五分),杭麥冬(一錢),炙甘草(八分)
生薑三片,大棗三枚,水煎,溫服。
清燥救肺湯,喻嘉言制。治諸氣膹郁,諸痿喘嘔,皆屬肺之燥也。
鮮桑葉(經霜者,得金氣而柔爛不凋,取之為君,用一錢),炙甘草(利胃,生用,一錢),熟石膏(稟清肅之氣,極清肺熱,用一錢二分),官揀參(生胃之津,養肺之氣,七分),胡麻仁(炒,研,一錢),真阿膠(八分),杭麥冬(去心,一錢二分),北杏仁(泡,去皮、尖,炒黃,七分),枇杷葉(一片,刷去毛,蜜塗,炙黃用)
水一碗,煎六分,頻頻分二三次服。痰多,加川貝母、栝蔞;血虛,加生地黃;熱甚,加犀角、羚羊角。
桔梗湯,治肺癰出膿血。
芽桔梗(二錢),白當歸(一錢),川貝母(一錢),栝蔞皮(一錢),漢防己(一錢),光杏仁(五分),陳枳殼(一錢),薏苡仁(二錢),生黃耆(一錢),鮮桑葉(一錢),潤玄參(一錢)
用蘆、茅桂三錢為引,水煎,熱服。
白話文:
【配方】人參敗毒散,此方屬性辛平能升散,是治療咳嗽的首選良方,世人罕有知曉。凡是有咳嗽,不管是內傷飲食導致,還是外感風寒,夾濕夾毒,不限男女老少,胸部緊悶呼吸急促,咽喉疼痛口中有苦感,痰液不順,即可使用此方升散之。偶爾有感冒嚴重者服用此方後,咳嗽反而更劇烈,不懂的人會認為藥物與病情不符,便拋棄不再服用,殊不知這正是升散的功效,是好的徵兆;再繼續服用,逐漸會感到輕鬆,不限制服用次數,直到痰液順暢為止,聲音清晰痰液排出,即是其效果。對於乾燥體質的人,在服用幾劑後,可適量加入沙參、玉竹、當歸、白芍、生地,麥冬等藥材,滋潤其陰虛,無不痊癒的。再次提醒:凡咳嗽初起,千萬不要誤用寒涼或是滋陰藥物,以免封閉肺部通道,危害不小,應該先以辛散為主,等到痰液順暢後,再慢慢添加滋陰藥物。
官選人參(五到七分,不用也可),桔梗(一錢二分),正川芎(一錢),白茯苓(一錢),陳年枳殼(一錢),前胡(一錢),羌活(七分),獨活(五分),北柴胡(一錢),薄荷(一錢),荊芥穗(一錢),防風(一錢),連翹(一錢),炙甘草(五分)
以生薑一片為引,用水煎煮,半餓時服用,每天兩次。
參蘇飲,治療四季感冒,頭痛發燒,咳嗽痰多。此方不如前述方,使用多無效,暫且保留。
官選人參(五分),白茯苓(一錢),陳年枳殼(一錢),法半夏(一錢),前胡(一錢),桔梗(一錢),老蘇葉(一錢),乾葛(一錢),廣皮(一錢),炙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蔥白三寸,用水煎煮,溫服,使之微微出汗。
清肺飲,治療氣逆引起的咳嗽,面色蒼白有痰。
前胡(一錢),北柴胡(七分),桑白皮(五分),陳年枳殼(一錢),知母(一錢),貝母(一錢),薄荷(七分),白茯苓(一錢),桔梗(一錢),阿膠(一錢),麥冬(一錢),荊芥穗(一錢),炙甘草(五分)
用水煎煮,熱服。切忌食用油膩食物。
葶藶丸,治療乳食過多導致脾臟受損,風寒咳嗽,面色紅潤身體發熱,痰多喘息。
甜葶藶(去土,隔紙略炒),黑牽牛(炒),杏仁(去皮、尖,炒至黃色,另研),防己(炒)
上述藥材等份研磨成細末,加入杏仁泥,和蒸棗肉製成綠豆大的丸狀。每次五到七粒,薑湯送服,根據兒童大小調整用量。
此丸適用於乳食過多導致脾臟受損,痰多的小孩,以及強壯的兒童。若非乳食過多導致,以及體質虛弱者,此方去掉黑牽牛,換等量的蘇子,炒後研磨成丸。有效。
清寧散,治療心肺有熱導致的咳嗽,應從小便中排出。
桑白皮(蜜炒),甜葶藶(微炒),赤茯苓(酒炒),車前子(炒),炙甘草(減半)
研磨成細末,每次五分,薑湯、大棗煎湯調服。
集成沆瀣丹,方見第二卷胎熱門。
橘皮湯,治療咳嗽痰多嘔吐。
法半夏(一錢),白茯苓(一錢),廣皮(一錢),旋覆花(一錢),細辛(五分),官選人參(五分),桔梗(一錢),陳年枳殼(一錢),炙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用水煎煮,慢慢服用。
集成金粟丹,方見第二卷類搐門。
六味地黃湯,方見第二卷胎疾門。
人參冬花膏,治療氣逆咳血,痰中有血。
官選人參,天門冬,麥門冬,款冬花,貝母,桑白皮,阿膠,片枯芩,當歸(以上各一錢),北五味,炙甘草(各五分)
研磨成細末,蜂蜜煉製成龍眼核大的丸狀。每次一丸,燈芯湯送服。
人參五味子湯,治療長期咳嗽脾虛,中氣怯弱,面色蒼白脣色蒼白,此為神方。
官選人參(一錢),漂白朮(一錢五分),白茯苓(一錢),北五味(五分),麥冬(一錢),炙甘草(八分)
生薑三片,大棗三枚,用水煎煮,溫服。
清燥救肺湯,喻嘉言制。治療各種氣鬱,各種萎縮,喘息嘔吐,皆屬於肺部燥熱。
新鮮桑葉(經過霜打,得金氣而柔軟不凋,取為主要成分,使用一錢),炙甘草(利胃,生用,一錢),熟石膏(秉清肅之氣,極清肺熱,使用一錢二分),官選人參(生胃之津,養肺之氣,七分),胡麻仁(炒,研,一錢),阿膠(八分),麥冬(去心,一錢二分),杏仁(泡,去皮、尖,炒黃,七分),枇杷葉(一片,刷去毛,蜜塗,炙黃使用)
一碗水,煎煮六分,分二三次頻繁服用。痰多,加貝母、栝蔞;血虛,加生地黃;熱重,加犀角、羚羊角。
桔梗湯,治療肺部膿血。
桔梗(二錢),當歸(一錢),貝母(一錢),栝蔞皮(一錢),防己(一錢),杏仁(五分),陳年枳殼(一錢),薏苡仁(二錢),生黃耆(一錢),新鮮桑葉(一錢),潤玄參(一錢)
用蘆、茅桂三錢為引,用水煎煮,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