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卷二 (5)
卷二 (5)
1. 錄諸家驚風論
有曰:急驚者,肝經血虛,火動生風(此另換題目,別開生面)。蓋風生則陰血愈散,陰火愈熾(陰虛則陽火熾,此陰火又不知指何物為言也);火動肺金愈虛,肝邪愈熾。宜滋肝血,養脾氣。若屢服祛風化痰瀉火之劑而不效(若果火盛生風,則祛風化痰瀉火之劑,不為誤用。
今屢服而不效,蓋由證侯不確,藥不對病,所以費如許揣摹,亦終歸於無濟也),便宜認作脾虛血損(便宜認作,是無確見,上味模稜),急補脾土(急補脾土,則知誤治致變,刻不容緩。不然,何用急乎)。
有曰:急驚屬木火土實(屢言木邪凌土,木旺土衰,何能有上實之證),木實則搐而有力,目上視動扎頻;土實則身熱面赤而不吐瀉,偃臥合睛。治宜涼瀉。亦有因驚而發者(因驚而發,神虛可知。此為火虛,非火實也),以致牙關緊急,壯熱等證。此內有實熱,外挾風邪(此所挾之風,不知指內生之風耶,外來之風耶),當截風定搐(截風定搐四字,比干將、莫邪、龍泉、太阿更勝百倍。今天下幼科,皆用此利器也)。
有曰:急驚者,壯熱痰壅,竄視反張,搐搦掣動,牙關緊急,口中氣熱,頰赤唇紅,脈浮洪數。此肝邪風熱,陽盛陰虛證也(脈浮洪數,飲冷便結,明是傷寒之證,未經疏解,以致熱邪入里,表裡皆急,方顯以上諸證。非疏里不足以解表,猶敢以急驚稱之耶)。
有曰:小兒驚風,肝病也,亦脾腎心肺病也(諸書皆以小兒天癸未足,腎不主病,惟心肝脾肺主之。今忽言及於腎,誠所謂破天荒矣)。蓋小兒之真陰未足,柔不濟剛,故肝邪易動(人身榮衛脈度,每日寅時起於手太陰肺,然後五十度周於身,至丑時終於足厥陰肝,寅時復交於肺,為陰陽大會之臟,真邪起元之所。而幼科目為肝邪,則人生無不邪之臟矣)。
則木能生火,火能生風,風熱相搏則血虛,血虛筋急(寒傷陰榮,多見筋急)。筋急則眩掉反張強直之類,皆肝木之本病也(此本《內經》太陽筋所生病,而為驚面之色相,可笑)。至其相移,木邪侮土則脾病,木盛金衰則肺病,木火上炎則心病,木火傷陰則腎病(肝為乙木,陰柔之體,芽檗之姿,發生之本。
天地無此風木,則春生夏長,秋實冬成者,以何物為利,蓋五運無此丁壬,則蒼黃赤素玄,運行於五天之中者,以何物為從合,六氣無此巳亥,則司天在泉,循環於左右兩間,更以何物為對化;人生無此肝膽,則受胎一月,如露方凝之際,以何間為重始?肇基化元,莫大乎此。而幼科一倡百和,曰為萬惡凶淫之害氣。
諸臟逢之,無不焦頭爛額,乃至於動風生火,凌土侮金,傷陰害水,諸惡畢備。即攻伐並至,不足以盡其辜,除非殺此嬰兒,使肝木無置身之地,始可祛其凶殘也。違心背理,其何以堪!或曰,大都腎水未足,肝氣有餘,所以害及諸臟,亦或有之,今必謂其無,恐難盡信。曰:嘻!此言愈相矛盾矣。
白話文:
有人說,小兒急驚風是因為肝經血虛,導致火氣旺盛而生風(這是一種新的觀點)。因為風起,陰血會更加耗散,陰火會更加旺盛(陰虛導致陽火旺盛,這裡說的陰火到底是指什麼,也不清楚);火氣旺盛,肺金更加虛弱,肝邪會更加旺盛。應該滋養肝血,補養脾氣。如果多次服用祛風、化痰、瀉火的藥物卻沒有效果(如果真的是火盛生風,那麼祛風、化痰、瀉火的藥物就沒有用錯。
現在多次服用沒有效果,是因為病症判斷不準確,藥物不對症,所以花費了這麼多心思去揣測,最終也是沒有用處),不如認定是脾虛血損(說不如認定,說明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要趕緊補脾土(要趕緊補脾土,就說明之前的誤治導致病情變化,刻不容緩。不然,為什麼要說趕緊呢)。
有人說,急驚風屬於木火土實證(之前說木邪侵犯脾土,木氣旺盛而脾土虛弱,怎麼會有實證呢?),木氣實則會抽搐且有力氣,眼睛向上看,頻繁眨眼;土氣實則會發熱、臉色發紅,但不吐不瀉,會躺著閉上眼睛。治療應該用寒涼藥瀉火。也有因為受到驚嚇而發病的(因為驚嚇而發病,說明是神氣虛弱。這是虛火,不是實火),導致牙關緊閉、高燒等症狀。這是體內有實熱,體外有風邪(這裡說的風,不知道是指體內生的風,還是體外來的風),應該用藥截斷風邪,平息抽搐(截斷風邪,平息抽搐這幾個字,比任何名貴寶劍都厲害。現在天下的兒科醫生,都用這招)。
有人說,急驚風是因為高燒、痰多,眼睛上竄、身體反張、抽搐抖動,牙關緊閉,口中氣熱,臉頰發紅,嘴唇紅潤,脈象浮大而數。這是肝邪風熱,陽氣旺盛,陰液不足的表現(脈象浮大而數,喝冷飲就腹瀉,明顯是傷寒的症狀,沒有及時疏通,導致熱邪進入體內,表裡都急迫,才出現上面的這些症狀。不疏通體內,就不能解表,卻還敢說這是急驚風嗎)。
有人說,小兒驚風是肝病,也是脾、腎、心、肺的病(很多醫書都說小兒先天不足,腎不會生病,只有心肝脾肺會生病。現在突然說到腎,真的是破天荒了)。因為小兒的真陰不足,柔弱不能制約剛強,所以肝邪容易妄動(人體的經脈運行,每天寅時從手太陰肺開始,然後運行五十度遍布全身,到丑時結束於足厥陰肝,寅時又從肺開始,這是陰陽交會的地方,是真邪產生的根源。而兒科卻說是肝邪,那麼人身上沒有哪個臟腑不邪了)。
所以木氣能生火,火能生風,風熱相搏就會導致血虛,血虛則筋脈拘急(寒邪傷陰血,多見筋脈拘急)。筋脈拘急就會出現眩暈、反張、強直等症狀,這些都是肝木的本病(這是《內經》中太陽經的病,卻被說成是驚風的症狀,可笑)。至於相互影響,木邪侵犯脾土就會導致脾病,木氣旺盛而金氣衰弱就會導致肺病,木火上炎就會導致心病,木火損傷陰液就會導致腎病(肝屬乙木,是柔和的形體,是萬物生發的根本。
如果天地間沒有這種風木,那麼春天生長,夏天茂盛,秋天收穫,冬天儲藏,靠什麼來實現呢?如果五運沒有丁壬,那麼青、黃、赤、白、黑五色在五天中運行,靠什麼來調和呢?如果六氣沒有巳亥,那麼司天、在泉,在左右兩間循環,靠什麼來對應變化呢?人如果沒有肝膽,在懷孕一個月,像露珠剛凝結的時候,以什麼為開始的基礎呢?生命的起源,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而兒科卻一唱百和,說肝是萬惡之源。
所有的臟腑遇到肝,都會倒霉,甚至還會出現動風生火,侵犯脾土,侮辱肺金,傷害陰液,禍害腎水的各種問題。即使一起進攻肝木,也不能完全抵消它的罪過,除非殺了嬰兒,讓肝木無處容身,才能消除它的兇殘。真是違背常理,怎麼能這樣說!有人說,大多是因為腎水不足,肝氣有餘,所以才會禍害其他臟腑,也有這種可能,現在一定說沒有,恐怕難以讓人相信。我說:唉!這種說法更加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