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二 (2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0)

1. 小兒傷寒類治

(出程鳳雛《慈幼筏》)

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則生熱也。帝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小兒八歲以後,氣血充足,經脈完固,傷寒與大人同治。仍自表達里,先皮毛,次肌肉,次筋骨、腸胃,絲毫不爽。其始也,先從太陽寒水一經,有惡風惡寒,頭痛脊強等證。

白話文:

皇帝問道:「人因風寒而生病,但後來卻成了熱病,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寒氣盛行就會產生熱氣。」皇帝說:「現在那些熱病患者,都是因為傷寒引起的。」小兒八歲以後,氣血充足,經脈完固,治療傷寒和成人相同。仍然須從表裡辯證,先從皮毛,其次肌肉,再到筋骨、腸胃,絲毫不差。熱病開始時,先從太陽寒水一經開始,有惡風惡寒、頭痛、背部強直等症狀。

寒鬱皮毛,是為在表。脈浮緊無汗為傷寒,麻黃發之,得汗而解;脈浮緩有汗為傷風,以桂枝散之,汗止而解。

白話文:

寒氣阻滯在皮膚表面,稱為在表。脈象浮緊而沒有汗,是傷寒的症狀,用麻黃湯來發汗,出汗後病就會解除;脈象浮緩而有汗,是傷風的症狀,用桂枝湯來散解,汗止後病就會解除。

〔疏〕太陽經在最外一層,故邪入皮毛,即先傷之。皮毛不能傳變,由太陽之絡脈傳入本經,而後內入諸經也。邪客皮毛,即玄府閉(汗孔也)。人身臟腑之氣,無刻不與外氣通,通故和暢;玄府閉則內氣不能發泄而生熱,非風寒能變熱也。此時但發其皮毛,玄府開而邪隨汗散矣。

白話文:

[解釋] 太陽經在最外一層,所以邪氣侵入皮毛,首先傷害皮毛。皮毛不能傳遞變化,通過太陽經的絡脈傳入本經,然後再進入其他經絡。邪氣侵犯皮毛,玄府(汗孔)就會閉合。人體臟腑之氣,無時無刻不在與外部空氣相通,通暢則和諧暢通;玄府閉合則內氣不能發散而產生熱,不是風寒能變熱的。此時只需發散皮毛,玄府打開,邪氣隨著汗液散去。

麻黃桂枝汗皮毛之方,非解中之藥也。若表不解,熱積而日甚,從本經反而之內,及各經之井榮俞合交會之處,則熱傳於他經,而各經並見矣。(經脈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俞,所入為合,十二經脈莫不皆然。)

白話文:

麻黃、桂枝發散汗毛的藥方,並不是治療內科疾病的藥物。如果表面不解,熱氣積聚而日益嚴重,從根本上反而往內攻,並到各經脈的井榮俞合交會之處,熱氣就會傳到其他經脈,而各經脈症狀同時出現。(經脈的發源之處稱為井,流經之處稱為滎,匯集之處稱為俞,流入之處稱為合,這十二條經脈都是這樣。)

太陽既罷,無頭痛惡寒,脈又不浮,為表證罷而在中,乃陽明少陽之間。脈不浮不沉,而在乎肌肉之間,皮毛之下。然有二焉:若微洪而長,陽明脈也,外證鼻乾不眠,用葛根解肌;脈弦而數,少陽脈也,外證脅痛、耳聾、口苦,寒熱往來,以小柴胡湯和之。蓋陽明少陽,不從標本,從乎中治。若有一毫惡寒,邪尚在表,雖入中,還當兼散邪。

白話文:

太陽病熱症消失後,頭痛、怕冷的症狀都沒有了,脈象也不浮了,表示表證已經消退,但邪氣卻內陷到體內,停留在陽明經和少陽經之間。脈象不浮也不沉,在肌肉和皮膚之間。然而,有兩種情況:

  1. 如果脈象微洪而長,是陽明經的脈象。外證表現為鼻乾、失眠,應使用葛根解肌湯治療。

  2. 如果脈象弦而數,是少陽經的脈象。外證表現為脅痛、耳聾、口苦、寒熱往來,應使用小柴胡湯治療。

陽明經和少陽經的病證,不從表證和裡證來分,而應從中間治。如果還有稍微的怕冷症狀,說明邪氣還在表證,雖然已經入裡,也應該兼顧驅散邪氣。

〔疏〕肌肉不能傳變,肌肉之中皆經絡也。經絡謂之中,里則臟腑,表則皮毛。臟腑之氣血,惟經絡傳達;外邪之壅熱,亦惟經絡傳變。故陽明少陽皆從中治。中者,經病也,非胃與膽病也(陽明屬胃,少陽屬膽,皆外之經絡受病,非內之胃與膽病也。)經病用和解,必由汗散,然非開發皮毛之法矣。

白話文:

肌肉不能傳遞、變化,肌肉之中都是經絡。經絡就是中間,裡面是臟腑,外面是皮毛。臟腑的氣血,都由經絡傳達;外邪的壅熱,也都是由經絡傳變的。所以陽明經和少陽經的病,都從中間來治療。中間,就是經絡的病,不是胃和膽的病。(陽明經屬於胃,少陽經屬於膽,都是外經絡受病,不是內臟胃和膽的病。)經絡的病用和解的方法來治療,一定要通過發汗來散,但是這不是開發皮毛的方法。

蓋邪初客表,經中陰津受傷,但啟其毛竅而汗自通;及熱傳中經,血液燔灼,竅雖啟,而汗為熱隔,不能外達。庸工不知,尚用風熱之藥,以發其表,益助熱而耗陰,汗源乾涸,究竟不得汗而斃者多矣。仲景和解只清解熱邪,而津液自存,陰汗既充,湧出肌表,而外邪自然煥散。

白話文:

邪氣初次侵入表皮,經由體表進入人體,中陰的津液受到傷害,但毛孔仍然打開,汗液可以自然排出。當熱氣傳入經脈,血液被灼熱,即使毛孔打開,但汗液也被熱氣阻隔,不能排到體外。庸醫不知道這個道理,還用發散風熱的藥物來治療,這會加重熱氣,消耗陰液,汗液的來源枯竭,最終無法出汗而死亡的人很多。仲景的和解法只清解熱邪,而津液仍然存在,陰汗充足,湧出體表,外邪自然散去。

此養汗以開玄府,與開玄府而出汗者,迥乎不同也。

邪在陽明則解肌,邪在少陽則和解。然病猶未退,既為傳裡實熱,脈不浮而沉,按之筋骨之間,所謂陽明胃腑病也,與經病不同(陽明經病已罷,至此傳入於胸中之胃腑矣。)若脈沉實有力,外證不惡風寒而反惡熱,譫語大渴,六七日不大便,皆腸胃燥實致之,輕則大柴胡湯,重則三承氣,大便通而熱退矣。

白話文:

如果邪氣在陽明經,那麼就要疏散肌肉的表邪;如果邪氣在少陽經,則要調和裡外的邪氣。但是,如果病情依然沒有好轉,那就屬於傳入裡面的實熱證,脈象不浮而沉,按壓筋骨之間會有疼痛感,這就屬於陽明胃腑病,與經病不同(陽明經病已經停止,現在傳入到胸中的胃腑了)。如果脈象沉實有力,外證不畏懼風寒,反而畏懼炎熱,出現譫語和大渴的症狀,六七天沒有大便,這些都是腸胃燥實造成的。如果是輕症,可以用大柴胡湯治療;如果是重症,可以用三承氣湯治療,這樣大便通暢後,熱症就會退去了。

〔疏〕熱邪入里,驅出為難,故就大便通泄,從其近也。得汗而經邪從汗解,非汗為害,而欲驅之也。便矢而腑邪從矢出,非矢為難而欲攻之也(矢與糞同。)醫不察此,但知消克瀉下之法,始終禁絕飲食,求一便矢為能事,殊可笑矣!

寒邪直入三陰之經,名曰直中。乃三陽主氣衰,無熱拒寒也。故初起即手足厥冷,或戰慄蜷臥,不渴,或腹痛嘔吐泄瀉,或口吐涎沫,面如刀刮,不發熱而脈沉遲無力。此不從陽經傳入同治之例,更當外證何如。輕則理中湯,重則姜附湯、四逆湯治之。

白話文:

寒邪直接侵襲三陰經,稱為直中。這是由於三陽主氣虛衰,無法用熱能抵禦寒邪。因此,剛開始就會出現手足冰冷,或戰慄蜷臥,不口渴,或者腹痛嘔吐腹瀉,或口吐涎沫,面色如刀刮,沒有發熱,脈象沉遲無力。這種情況不屬於從陽經傳入同治的範疇,更應該看外在證兆如何。症狀較輕的,用理中湯治療,症狀嚴重的,用姜附湯、四逆湯治療。

〔疏〕傷寒者,由皮毛經絡而後入臟腑。初雖惡寒發熱,而終為熱證,其人必素有火者;直中臟腑,始終惡寒而並無發熱等證,其人必素無火者。一則發表攻裡,一則溫中散寒,兩途判然明白。證有反常者,如發熱面赤煩躁,揭去衣被,飲冷脈大,非陽證乎?然投涼藥而死者,何也?內有伏陰也。

白話文:

[翻譯] 傷寒是由皮毛經絡而後進入臟腑。在開始的時候雖然惡寒發熱,但最終演變為熱證,這個人必定素來有內火。一開始就直中臟腑,一直惡寒,沒有發熱等症狀,這個人必定素來沒有內火。一種是發表攻裡,一種是溫中散寒,兩種治療方法的區別很明顯。證狀有反常的,比如發熱、面赤、煩躁,揭去衣被,喝冷水,脈搏大,這不是陽證嗎?可是服用了涼藥而死,這是為什麼呢?是體內有伏陰。

切其脈,不論浮沉大小,必指下無力,按之筋骨之間皆然,甚者服一切茶湯及藥皆吐,此陰盛格陽,乃白通湯加人尿豬膽汁證。仲景將傳經、直中並論,正謂有陰證似陽,陽證似陰耳。如太陽證頭疼發熱,當脈浮而反沉,又似少陰矣,故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少陰證脈沉,應無熱而反發熱,又似太陽矣,須用甘草乾姜附子湯

白話文:

切脈的時候,不必論證浮沉及大小,務必指其脈到最後時無力,按其筋骨之間,脈象都一樣。更嚴重的症狀是,病人服一切茶湯或藥物都會嘔吐,這就是陰證盛而阻遏陽證。這類證候應當服用白通湯加入人尿和豬膽汁。仲景提出傳經證和直中證相類似的論據,正是在說:有的陰證像陽證,有的陽證像陰證。

如果太陽證見頭疼發熱,應當是脈浮但反而沉伏,這又像少陰證,所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少陰證見脈沉,應該沒有發熱但反而出現發熱,這又像太陽證,因此必須使用甘草乾姜附子湯。

陰證四肢厥逆,而陽證亦有厥逆,此四逆湯與四逆散不同也;陰證下利,陽證亦有漏底,此理中湯與黃龍湯不同也。

白話文:

陰證的四肢逆冷,而陽證也有四肢逆冷,所以四逆湯與四逆散不同;陰證有下痢,陽證也有腹瀉,所以理中湯與黃龍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