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卷一 (3)
卷一 (3)
1. 入方
明天麻(二錢),淨全蠍(去毒),箭硃砂(各五分),烏蛇肉(酒浸),枯白礬,洋青黛(各三錢),真麝香(一分)
共研勻。每用三錢,水三碗,桃枝一握,同煎十沸,溫熱浴之,但勿浴背。
調元散,治胎怯。
揀人參,漂白朮,白茯苓,化橘紅,大當歸,甘枸杞,炙甘草(各二錢),陳粳米(三合)
為末。每服二,三錢,龍眼煎湯調下。
八味地黃丸,治稟受先天不足。
即前六味地黃丸加青化桂一兩、熟川附一兩,治稟賦命門火衰。凡齒遲、語遲、行遲,囪門開大,腎疳等證,或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土虛寒,不思乳食,夜多漩溺,皆稟先天不足。自晬周時,即有虛病腎病,能自幼填補,亦多可復。此方用水煎,名八味地黃湯。經曰: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此之謂也。凡乳母肥白者,母子同服。
白話文:
[入方]
明天麻(八克),處理過的完整全蠍(去除毒性),箭頭狀的硃砂(各二克),用酒浸泡過的烏蛇肉,風乾的白礬,洋青黛(各十二克),真正的麝香(零點四克)。
將這些藥材一起研磨均勻。每次使用十二克,加入三碗水,一把桃枝,一起煎煮至沸騰十次,溫熱後用來沐浴,但不要浸泡背部。
[調元散]
用來治療胎兒體質虛弱。
挑選人參,漂洗過的白朮,白茯苓,化橘紅,大當歸,甘枸杞,炙甘草(各八克),陳年粳米(約五十四克)。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八到十二克,用龍眼煎煮的湯水調服。
[八味地黃丸]
用來治療先天體質不足。
也就是在原來的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再加入青化桂(約三十七點五克)、炮製過的川附子(約三十七點五克),用來治療先天命門火衰。凡是出現牙齒發育遲緩、說話遲緩、行走遲緩、囟門開合過大、腎疳等症狀,或是因為火衰導致無法生養脾土,造成脾胃虛寒、不愛吃奶、夜裡頻尿等情況,都屬於先天體質不足。從嬰兒滿周歲時,如果發現有虛弱或腎臟疾病,從小就開始補養,大多可以恢復。此方用水煎煮,稱為八味地黃湯。醫書說:「增益火的力量,來消除陰邪」,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凡是乳母體型肥胖的,母子都可以一起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