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新立誤搐類搐非搐分門別證

曰誤搐,即傷寒病痙也。蓋頭項強,背反張,目上視,屬太陽;低頭下視,口噤不語,手足牽引,肘膝相構,屬陽明;眼目或左或右而斜視,手足或左或右而搐搦,屬少陽。此實三陽表證,豈得混稱為驚風?痙由誤致,今故易名誤搐,然痙有剛柔,治非一類,以柔痙列之於首,剛痙次之,更詳其致痙之由,與治痙之方,總歸於誤搐條下,證治井然有據,明者當不以予為妄也。

白話文:

所謂的「誤搐」,其實就是傷寒病引起的痙攣。像是頭部和脖子僵硬、背部向後彎曲、眼睛向上看,這些屬於太陽經的症狀;如果出現頭低下來、眼睛向下看、嘴巴緊閉說不出話、手腳不停抽動、手肘和膝蓋互相靠攏,這些則是屬於陽明經的症狀;如果眼睛斜視,一下看左邊一下看右邊,手腳也是一下左邊抽動一下右邊抽動,那就是屬於少陽經的症狀。這些其實是三陽經表證的表現,怎麼可以全都混稱為驚風呢?痙攣是因為誤治而導致的,所以現在把它改名叫「誤搐」。然而,痙攣有剛痙和柔痙之分,治療方法也不一樣,所以先把柔痙放在前面,剛痙放在後面,並且詳細說明導致痙攣的原因,以及治療痙攣的方法,全部歸類在「誤搐」這個項目下,這樣就能讓病證和治療方法都清楚明白,有依有據,明白的人應該不會認為我是在胡說八道吧。

2. 柔痙

(傷風有汗為柔,風性軟弱也)

經曰: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者,名曰柔痙。其證初起,發熱自汗,口中氣熱,呵欠頓悶,手足動搖,甚則反張,由風邪傷衛,榮衛不和。小兒體弱者,最多此證,亦因腠理不密,自汗無時,所以風邪易入。幼科見其多汗昏沉,輒以慢驚稱之。

按:此條風邪傷衛,本屬輕證。若能早為解肌,調和榮衛,藥到病起,誤作慢驚,妄投補劑,其禍不可勝言矣(此即前諸家所云,慢驚溫補而不愈,變為急驚者,即此例也。)

白話文:

(傷風有汗的情形是屬於「柔」,因為風邪的性質是比較柔和的。)

《黃帝內經》說:「太陽病出現發熱、流汗,但不怕冷的,這種情況稱為柔痙。」這種病症初期會發熱、自己流汗,口中感覺發熱,會打哈欠、精神恍惚,手腳會不自主地抖動,嚴重時身體甚至會向後彎曲。這是因為風邪侵犯了身體的防禦系統(衛),導致身體的氣血運行失調(榮衛不和)。體質虛弱的小孩最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因為他們的皮膚毛孔不緊密,容易無緣無故地流汗,所以風邪容易入侵。兒科醫生看到小孩多汗、精神昏沉,常常把它當作「慢驚風」來診斷。

說明:這種因為風邪侵犯防禦系統而引起的疾病,本來是屬於比較輕微的病症。如果能夠及早用藥來疏通肌肉、調和氣血運行,通常可以很快痊癒。但是如果誤診為慢驚風,亂用補藥,那造成的禍害就難以言喻了。(這就是前面醫家所說的,慢驚風用溫補藥物治療卻無法痊癒,反而變成急驚風的原因。)

3. 剛痙

(傷寒無汗為剛,寒性剛勁也)

經曰:太陽中風,重感寒濕而變痙。蓋傷風原有汗,愚人不知,重衣厚被,令其大汗。汗多衣褓必濕,濕久寒生,滲注關節,故為重感寒濕。寒濕內閉,反令無汗,是名剛痙。其證初惡風寒,發熱頭痛,偎藏於母懷者是也。小兒口不能言,父母一時不覺,但見其發熱,不知其惡寒,但見其昏沉,不知其頭痛。

醫者見其發熱,滿口稱為驚風,置傷寒表裡於不問,惟事鎮墜涼瀉,抑遏其表邪,不能外出,必致延及於三陽(太陽傳陽明,陽明傳少陽。)所以有身熱足冷,頸項強急,頭身俱熱,面目紅赤,獨搖頭,卒口噤,背反張,手足搐搦,眼目斜視。此則三陽經之全痙,幼科所稱四證八候者,即此也。

斯時正宜循經用藥,解去三陽之邪,其病霍然而起。倘舍此不圖,邪必自三陽而入於三陰,發熱腹痛,四肢傴僂,能俯不能仰,已成陰痙凶危之候,猶以慢驚風稱之,風藥亂投,死將旋踵。哀哉!(此即前諸家所云,急驚涼瀉而不愈,或與吐下藥太過,變為慢驚者,即此例也。

按:傷寒之來,豈初日便能變痙,由醫者誤治致之耳。蓋邪自太陽而入,太陽之脈上起於頭,中行於背,下至於足,因其經脈受邪,榮衛澀滯,則頭項背足,皆有痛楚牽強之象。幼科見此,便詫為驚風,妄行鎮墜,以致邪無所伸,而後乃變為痙。此際尚不知為誤治所致,而反謂小兒固有之證。

此其所以為誤中之誤也。嘗觀夏初明治小兒作搐而死,以至三五日不醒者,悉用天保採微湯投之而愈。其子禹鑄廣傳其方,惜無一家發明之,致後人莫維其義。予不辭饒舌,聊為剖露:夫天保採微湯乃敗毒散、不換金正氣散、升麻葛根湯三方合湊者也。其中作用,以羌、獨走太陽而祛寒發表,以蒼、前、升、葛、陳、樸、甘、苓走陽明而除濕解肌,以芎、柴入少陽而和解表裡,以桔、半、枳、藿、芍藥,入太陰而和榮逐飲。或問既為三陽表藥,何以輒及於太陰?曰:小兒全藉脾肺為行藥之主。

此實扶中氣以托邪,豈引邪入里之謂耶?然其中一十七味,並非五金八石、三黃四神,而能於死中求活者,豈疏解之藥可以起死回生乎?由從前誤以傷寒作驚治,未經發散,以致邪閉而死。今投疏解以生者,亦不過為從前補其闕失耳,豈有奇特深義哉!第此等之治,猶為末著。

若早循經治療,又何至如是凶危,始效獵人之羅網四張,希庶幾乎一遇。苟如鄙刻所集,一見小兒發熱昏沉,即為之分別有汗無汗,有汗者解散肌邪,無汗者開通榮衛,領邪外出,神志自清,又何者閉塞昏迷之變耶?

白話文:

[剛痙]

(傷寒沒有汗出來的情況叫做「剛」,表示寒氣強勁。)

醫書上說:太陽經受到風邪侵襲,又因為重感寒濕而轉變成痙病。一般來說,傷風原本會有汗,但愚昧的人不懂,給病人穿上厚重的衣服,蓋上厚厚的被子,反而讓他大量出汗。汗水太多,衣服被褥一定會濕,濕久了就會產生寒氣,寒氣滲入關節,所以叫做重感寒濕。寒濕之氣在體內閉塞,反而導致沒有汗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剛痙」。這種病一開始會怕風寒、發熱、頭痛,喜歡依偎在母親懷裡。小孩子不會說話,父母一時沒有察覺,只看到他發熱,不知道他怕冷;只看到他昏沉,不知道他頭痛。

醫生看到小孩子發熱,就滿口說是「驚風」,把傷寒在表還是裡的問題都置之不理,只用鎮驚、降火、清熱瀉下的藥物,抑制表面的邪氣,讓邪氣無法從體表排出,一定會蔓延到三陽經(太陽傳到陽明,陽明傳到少陽)。所以會有身體發熱但手腳冰冷、脖子僵硬、頭部和身體都發熱、臉色發紅、頭部不停搖晃、突然口噤不能張開、背部向後反張、手腳抽搐、眼睛斜視等症狀。這就是三陽經都受到邪氣侵犯,導致全身痙攣,也是小兒科所說的「四證八候」。

這個時候應該按照經絡用藥,解除三陽經的邪氣,病就會很快好起來。如果捨棄這種治療方法,邪氣一定會從三陽經進入三陰經,出現發熱腹痛、四肢彎曲、只能彎腰不能抬頭等症狀,這就變成陰痙的凶險情況,但仍然被當成「慢驚風」來治療,胡亂投用治療風病的藥物,很快就會死亡。真是可悲啊!(這就是前面很多醫家所說的,用清熱瀉下的藥物治療急驚風卻沒有好轉,或者因為用催吐、瀉下的藥物太過而轉變成慢驚風,就是這種情況。)

總結來說:傷寒的發生,難道在第一天就會變成痙病嗎?都是因為醫生錯誤的治療造成的。邪氣從太陽經進入體內,太陽經的脈絡從頭部開始,在背部中間行走,向下到達足部。因為經脈受到邪氣侵犯,營衛之氣運行不暢,所以頭部、脖子、背部、足部都會有疼痛、牽拉的感覺。小兒科醫生看到這種情況,就驚慌地認為是驚風,妄自用鎮驚的藥物,導致邪氣無法向外疏散,然後就轉變成了痙病。這個時候還不知道是因為誤診誤治造成的,反而說是小兒原本就有的疾病。

這真是錯誤中的錯誤啊。我曾經看到在初夏的時候,我治好很多因為抽搐昏迷而快要死的小孩,甚至昏迷了三五天都沒醒來的,我用了「天保採微湯」都治好了。我的兒子禹鑄廣泛傳播這個方子,可惜沒有一家發揚這個方子,導致後人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我不怕囉嗦,稍微解釋一下:這個「天保採微湯」其實是把敗毒散、不換金正氣散、升麻葛根湯三個方子合在一起用的。它的作用是:用羌活、獨活走太陽經,祛除寒邪發散表邪;用蒼朮、前胡、升麻、葛根、陳皮、厚朴、甘草、茯苓走陽明經,去除濕氣、疏解肌肉;用川芎、柴胡入少陽經,調和表裡;用桔梗、半夏、枳殼、藿香、芍藥入太陰經,調和營氣,驅逐痰飲。有人問,既然是治療三陽經表證的藥,為什麼要提到太陰經?我說:小孩子全靠脾肺來運行藥力。

這樣做其實是扶助中焦的氣機,把邪氣托出去,並不是把邪氣引到身體裡面。這個方子裡一共有十七味藥,都不是金屬礦物藥、猛烈的藥,卻能把人從死亡邊緣救回來,難道是這些疏解的藥有起死回生的功效嗎?因為以前把傷寒當成驚風來治療,沒有發散表邪,導致邪氣閉塞而死。現在用疏解的藥物救活,其實不過是彌補了之前的錯誤而已,並沒有什麼特別深刻的意義啊!只是說,這種治療方法還是有點晚了。

如果早一點按照經絡來治療,又怎麼會到了這種凶險的程度,就像獵人張開四張網來捕獵,希望僥倖抓到獵物一樣。如果像我書中寫的那樣,看到小孩子發熱昏沉,就分辨他是有汗還是無汗,有汗的就疏解肌肉的邪氣,沒有汗的就開通營衛之氣,引導邪氣從體表排出,精神自然清醒,又怎麼會出現閉塞昏迷的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