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卷六 (3)
卷六 (3)
1. 痘後餘毒證治歌
收後渾身手足寒,好將氣血作虛看。六經脈細如將脫,急早回陽病自安。
凡痘收靨之後,手足厥冷,六脈沉細,元氣大虛,急用調元生脈散以溫之,稍用寒涼,必取敗亡也。
強打精神睡思昏,終朝何事不惺惺?此因毒解神虛倦,氣血和平體自寧。
收靨而好睡,乃毒解神虛,此常事也,不必調治。有等苟且之流,欺人不知而取利;庸下之徒,妄用湯丸而致禍者,戒之戒之!
睡思沉沉不識人,恍疑中酒妄言頻。只因熱伏心包絡,保護心君妙入神。
凡收後昏睡,連日不醒,口中妄語,或有醒時,亦似醉人,每多錯語,此熱邪攻心。心君不肯受邪,傳於包絡,宜導赤解毒湯清之,或用安神丸亦佳。
收靨之餘搐搦縈,責其火毒未全清。清心散火風應退,發作無休命必傾。
痘出發熱作搐,此常候也。若收靨之後反發搐者,乃瘡發未透,毒火內侵故也。然此候發於收靨之餘,血氣已衰,治之甚難,宜清神散火湯。如藥對病者可治,若連發不已,死證也。
身已康寧手足攣,分明血少致斯愆。補脾養血誠仙訣,不遇知音莫浪傳。
凡痘後手足忽然攣拘,不能屈伸轉運,乃血少不能養筋,又或外被風寒水濕以致然耳。不可用發散並疏風之藥,以耗其血,只宜當歸桂枝湯補脾養血,則手足自和。
痘後還愁咳嗽多,總由毒火肺中磨。清金降火兼調氣,肩息胸高若命何!
痘疹之後,惟肺受傷,至於收靨毒解,宜乎寧矣。若反咳嗽喘急,乃毒火流入肺中也,當清金降火,宜寧肺湯保肺解毒。服藥嗽不止,胸高龜殼肩息者不治。
忽爾渾身腫脹形,或風或水食偏停。腫因肺受宜清表,脹屬脾家利解寧。
痘收之後,或面目浮,四肢腫,此屬於肺。因表虛而受風寒,仍宜汗解,用加味五皮湯。
若腹脹如鼓,眼胞微腫,此屬於脾。由脾胃虛,飲水過多。蓄濕於內,所食過多,積熱於中,仍宜利解,宜厚朴湯;倘屬虛脹,不可妄攻,但宜萊菔子丸。
小便宜清偶澀遲,膀胱蓄熱少人知。不將導赤為良法,只恐遷延有變時。
凡痘疹,小便始終宜清,若收後不利,此熱積膀胱,宜加減導赤散以清其心。
便貴滋榮乍覺難,誰知腸胃液津干。潤腸膽導宜兼用,縱有餘邪便後安。
凡大便始終須宜潤澤,一二日一次為佳。若至於收靨後而大便秘結,乃痘出太多,血枯氣不潤腸,宜潤腸丸兼膽導法(方見前。)
腠理疏通雨汗傾,衛虛榮弱兩無情。建中自汗湯偏勝,盜汗歸黃六味平。
經曰:衛氣者,所以溫肌肉,充皮毛,肥腠理,司開合也。痘瘡之後,衛氣受傷,故收靨之後,衛弱而汗出也。醒時常出為自汗,宜建中湯;睡著而出者為盜汗,當歸六黃湯。
血在身中本自寧,火邪迫血血違經。鼻中細出堪調治,便尿中來命不停。
白話文:
痘後餘毒證治歌 白話翻譯
痘疹收痂後,如果全身手腳冰冷,這表示氣血虛弱。此時脈象微細如將脫落,應及早使用回陽的方法,病情自然會好轉。
一般來說,痘疹收痂後,如果出現手腳冰冷、脈象沉細,代表元氣大虛,應立即使用調元生脈散來溫補。若稍微使用寒涼藥物,必定會導致病情惡化。
有些人收痂後雖然精神不振、昏昏欲睡,但終日不清醒,這是因為毒素已解,神氣虛弱所致,只要氣血平和,身體自然會康復。
痘疹收痂後嗜睡,是毒素已解、神氣虛弱的正常現象,不需要特別治療。有些不良醫生會利用人們不了解情況來謀取利益;庸醫則會胡亂使用藥物而導致災禍,這些行為都應該戒除!
如果收痂後昏睡不醒,甚至不認人,恍惚像喝醉酒般胡言亂語,這是因為熱邪潛伏在心包絡,此時必須保護心臟。可以使用導赤解毒湯來清除熱邪,或使用安神丸也有幫助。
痘疹收痂後若出現抽搐,這是因為火毒未完全清除。應該使用清心散火的藥物來平息風邪,如果抽搐持續不停,則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痘疹發作時發熱抽搐是正常現象。若在收痂後反而抽搐,表示毒邪尚未完全排出,火毒內侵所致。這個情況發生在收痂後,氣血已經衰弱,治療非常困難,應使用清神散火湯。如果藥物對症還有機會治好,若抽搐持續不止,就是不治之症。
如果身體已經康復,但手腳卻出現攣縮,這表示是因血虛而導致筋脈失養。應該用補脾養血的方法,這才是治療的秘訣,如果不是有緣人,不要隨意傳授。
一般來說,痘疹後手腳突然攣縮,無法自由彎曲伸展,是因為血虛不能滋養筋脈,或是受到風寒濕氣侵襲。此時不可使用發散風邪的藥物來耗損氣血,應該使用當歸桂枝湯來補脾養血,手腳自然會恢復正常。
痘疹後若出現咳嗽,多是因為毒火在肺部磨損。應該清瀉肺熱、降火、調理氣機。如果出現呼吸急促、胸部高聳,表示病情危急。
痘疹之後,肺部最容易受傷,收痂後毒素應已排出,理應安寧。如果反而出現咳嗽、喘息,表示毒火進入肺部,應該清瀉肺熱、降火。可以使用寧肺湯來保護肺部、解毒。如果服用藥物後咳嗽不止、胸部高聳、肩部聳動,表示病情嚴重,難以治癒。
如果忽然全身腫脹,可能是因為風邪或水濕引起,也可能是飲食不當。若是因肺氣失調引起的腫脹,應疏散表邪,可以使用加味五皮湯;若因脾氣虛弱引起的腹脹,則應利水消腫,可以使用厚朴湯;若是因脾虛引起的虛脹,則不可使用攻下藥物,可以使用萊菔子丸。
如果小便清淡但排尿不暢或次數減少,表示膀胱積熱,應當使用導赤散來清熱利尿。若不處理,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
大便本應滋潤,如果覺得排便困難,表示腸胃津液不足,可以使用潤腸藥物,並配合膽導法,即使有殘餘毒邪,也會在排便後得到改善。
如果身體汗出不止,表示腠理鬆散,這是衛氣虛弱,營血不足的表現。白天醒著時出汗稱為自汗,宜使用建中湯;睡著時出汗稱為盜汗,宜使用當歸六黃湯。
血液在體內原本應該安寧,但如果受到火邪侵擾,就會導致血液運行不順。若從鼻孔流出少量血,還可以治療;若是從大小便排出血液,則表示病情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