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卷六 (2)
卷六 (2)
1. 痘後餘毒證治歌
收後緣何便下紅?多由倒陷毒歸中。利完膿血應須愈,強治翻為聚怨叢。膿血痂皮一路來,任他自止莫疑猜。和中清熱施殘著,劫澀輕投病轉乘。
痘後忽利膿血,待其自止,然後用和中清熱之劑,不可便用止澀。但痢勢甚者,宜黃連解毒湯清解之,膿血盡後,宜和中湯。
痘證從前無倒陷,緣何膿血利無時?大腸鬱火多潛毒,解毒通腸貴早施。
痘無倒陷之證,卻有膿血之痢。由於平日食煎炒,素有積熱,今因痘後氣血虛,不能勝積,故痢膿血也,此名滯下,必然腸鳴作痛,裡急後重。或因痘出之後,飲食太多,水停作泄,熱毒乘虛入里,便下膿血,此名腸垢,宜調胃承氣湯以徹其毒,次用黃芩湯調其陰陽。
最怕收成嘔噦頻,咽疼胃弱毒潛湮。錯喉嗆水宜施治,乾噦無聲死作鄰。
有聲有物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有聲無物謂之噦。食谷即吐謂之錯喉,飲水而噴謂之嗆水。今痘後凡有此等,由熱毒壅塞胃口,故令嘔吐;咽門澀塞,故令錯喉嗆水也。惟乾嘔乃胃瘡腐爛,不能納穀,故時時張口,似吐不吐,乃不治之證;亦有咽喉作痛,而嘔吐失聲者,乃咽喉腐爛,亦不可治。惟但嘔吐,陳皮竹茹湯;咽喉痛,甘桔湯。
身已清安熱不除,或因毒甚或元虛。調元解毒分投用,寒熱分明效自如。
痘既收靨,則毒解而熱當除矣。如熱一向不已,非毒氣之餘烈,必元氣之素虛,惟以脈辨之,如脈數形勇,煩躁而熱,引邪氣實也,宜知母解毒湯;如脈遲形怯,熱而喜睡,此正氣虛也,宜黃芩調元湯。
收後渾身一向溫,乍然發熱細評論。內傷外感須分治,此個真機妙法門。
痘靨之後,一向溫暖和平,並無餘熱,今忽發熱,不可以餘毒未解,正氣之虛同論,必因外感風寒。其證頭目昏痛,惡寒脈浮,宜桂枝湯。
或因內傷飲食,其證肚腹飽悶,不喜飲食,其脈弦滑,以補中益氣湯加消導藥而運用之。
食飲如常腹裡疼,蓋由脾弱化難能。看他虛實行消導,方顯明良三折肱。
收靨之後,忽然腹疼,或嘔或泄,不思飲食,此傷食之證。虛則用補中益氣湯治之,如無吐利腹痛、氣急,宜丁香脾積丸下之。若腹滿而痛,煩悶不寧,此毒火入中,急用雄黃解毒丸利之,不然漸加喘急、手足厥冷,則難治矣。
收後緣何食不思?偶然傷食少人知。補脾消導為良法,強忍成疳悔後遲。
一向能食,收後反不能食,聞食氣即嘔逆,此必食傷,甚則以脾積丸(方見前),治之,微則以保和丸調之。若隱忍不急求治,久則消瘦,漸成疳癆矣。
寒熱纏身似瘧侵,不分早晚應期臨。只緣脾胃多虛弱,補氣升陽貴酌斟。
此因痘後氣血兩傷,陰虛則內熱,陽虛則外寒,乍寒乍熱,儼然瘧疾。切不可以為瘧治,但以補中益氣湯升舉之,其病自愈。
白話文:
痘痘結痂後,為何又出現血便呢?多半是因為毒素沒有完全排出,反而逆流回到體內。如果膿血順利排出,病情應該會好轉,但如果強行用藥壓制,反而會讓毒素積聚更嚴重。膿血和結痂是自然排毒的過程,不要去懷疑,讓它自然停止就好。之後用溫和調養脾胃、清熱的藥物來處理剩餘的毒素,如果用太強的收澀藥,反而會讓病情惡化。
痘痘結痂後突然拉膿血便,要等它自然停止,然後再用溫和調養脾胃、清熱的藥物,不可以馬上使用止瀉藥。但如果拉肚子情況嚴重,就要用黃連解毒湯來清熱解毒,等膿血排乾淨後,再用調養脾胃的藥。
以前痘痘沒有逆流的狀況,為什麼現在卻一直拉膿血便呢?多半是因為大腸內有積熱和毒素,要及早解毒通便。
痘痘沒有逆流的情況,卻出現拉膿血便,是因為平時吃太多煎炸食物,體內積熱,現在因為長痘痘後氣血虛弱,無法承受這些積熱,所以拉膿血便,這叫做「滯下」,通常會有腸鳴、腹痛和裡急後重的感覺。也可能是因為長痘痘後吃太多東西,造成水分停留在體內而拉肚子,熱毒趁虛進入腸道,導致拉膿血便,這叫做「腸垢」,要用調胃承氣湯來徹底清除毒素,之後再用黃芩湯來調和陰陽。
最怕痘痘結痂後頻繁嘔吐,而且喉嚨痛、胃虛弱,這是毒素潛藏的表現。如果喝水嗆到,要趕緊治療;如果是沒有聲音的乾嘔,那可能就是病情危急的徵兆。
有聲音又有東西吐出來叫做「嘔」,有東西吐出來但沒有聲音叫做「吐」,有聲音卻沒有東西吐出來叫做「噦」。吃東西就吐出來叫做「錯喉」,喝水就噴出來叫做「嗆水」。痘痘結痂後如果出現這些情況,是因為熱毒堵塞在胃部,所以會嘔吐;如果喉嚨澀痛,就會出現錯喉或嗆水的情況。如果是沒有東西吐的乾嘔,那是因為胃部潰爛,無法進食,所以會一直張口,想吐又吐不出來,這是無法治療的症狀。也有些人喉嚨痛到無法發出聲音,這也是因為喉嚨潰爛,也沒辦法治療。如果只有嘔吐,可以用陳皮竹茹湯;如果喉嚨痛,可以用甘桔湯。
身體已經恢復平靜,但發熱卻沒有退,可能是毒素太深,也可能是元氣虛弱。要根據情況分別用藥,如果能區分寒熱,就能看到明顯的效果。
痘痘結痂後,毒素應該都解了,熱也應該會退。如果熱一直不退,不是因為毒素殘留,就是因為元氣本來就虛弱。要從脈象來判斷,如果脈象快而有力,而且煩躁發熱,這是邪氣旺盛,要用知母解毒湯;如果脈象慢而無力,而且發熱嗜睡,這是正氣虛弱,要用黃芩調元湯。
痘痘結痂後,身體應該一直保持溫暖,如果突然發熱,要仔細分辨。這可能是內傷或外感,要分清楚狀況來治療,這才是治病的關鍵。
痘痘結痂後,如果身體一直很溫和,沒有發熱,卻突然發熱,這不應該和毒素未清或正氣虛弱混為一談,很有可能是因為外感風寒。症狀會有頭暈頭痛、怕冷、脈象浮起,要用桂枝湯。
也可能是因為內傷飲食,症狀會有腹部飽脹、不想吃東西、脈象弦滑,要用補中益氣湯加上消食導滯的藥物來治療。
吃喝正常,卻肚子痛,是因為脾胃虛弱,消化能力不好。要根據虛實來用藥,虛證要補,實證要消導,這樣才能展現醫術的精妙之處。
痘痘結痂後,如果突然腹痛,或者嘔吐、拉肚子,不想吃東西,這是飲食不當造成的。虛弱的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如果沒有嘔吐、拉肚子、腹痛、呼吸急促,可以用丁香脾積丸來治療。如果腹脹而且疼痛,煩躁不安,這是毒火侵入體內,要趕緊用雄黃解毒丸來疏通,不然病情會加重,出現喘氣急促、手腳冰冷,那就很難治了。
痘痘結痂後,為什麼會不想吃東西呢?多半是因為飲食不當,但很少人知道。應該用補脾消食的方法來治療,如果強忍著不吃,會變成疳病,後悔就來不及了。
之前食慾正常,痘痘結痂後反而不想吃東西,聞到食物的味道就想吐,這一定是飲食不當引起的,嚴重的話可以用脾積丸(藥方在前面有提到),輕微的話可以用保和丸來調理。如果拖著不治療,久而久之會消瘦,變成疳病。
身體忽冷忽熱,像得了瘧疾一樣,而且不分早晚發作,這多半是因為脾胃虛弱。要用補氣升陽的方法來治療。
這是因為痘痘結痂後,氣血兩虛,陰虛則內熱,陽虛則外寒,所以會有忽冷忽熱的症狀,看起來像瘧疾。但不能當作瘧疾來治療,只要用補中益氣湯來提升陽氣,病情自然就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