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一 (2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1)

1. 變蒸辨

幼科謂嬰兒生下三十二日為一變,六十四日為一蒸。變者,變生五臟;蒸者,蒸養六腑,長氣血而生精神、益智慧也,積五百七十六日而畢。凡遇變蒸,必有身熱,或有驚惕,而口面唇舌俱不變色,身熱或重輕,而精神與常無異,口中氣出溫和,三四日間自愈;或有熱不退,乳母宜服小柴胡則安,此猶為幼科中傑出者之言也。乃考其變蒸方中,有用褊銀丸之巴豆、水銀、黑鉛、京墨、麝香之類而峻下之者。

夫既曰長氣血、生精神、益智慧,惟宜助其升生可也,顧且用毒劣,滅其化元,不幾於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耶?據其說,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應人身三百六十五骨節,內除手足四十五餘骨外,止三百二十數,以生下一日主十段,十日百段,三十二日則三百二十段為一變。

而以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為次序,則一變腎,二變膀胱,三變心,四變小腸,五變肝,六變膽,七變肺,八變大腸,九變脾,十變胃,雖無實據,而理有可取,即令以此為準,變見確然不易之法。乃又有以木火相生為言者,則似為一肝、二膽、三心、四小腸、五脾、六胃、七肺、八大腸、九腎、十膀胱矣。

復有以木金相剋為言者,則又為一肝、二膽、三肺、四大腸、五心、六小腸、七脾、八胃、九腎、十膀胱矣。夫小兒臟腑骨度,生來已定,毫不可以移易者,則變蒸應有定理。今則各逞己見,各為臆說,然則臟腑竟可以倒置,骨度亦可以更張,是非真偽,從何究詰?謂天一生水者為是,則木火相生,木金相剋者非也;謂木火相生,木金相剋者為是,則天一生水者非矣。

徒滋葛藤,迄無定論,將使來學何所適從?所幸變蒸非病,可任其顛倒錯亂,假如變蒸為病,率宜依經用藥者,豈不以脾病而治腎,膀胱病而治胃乎?總之,此等固執之言,不可為訓。蓋天地陰陽之理數,可限而不可限。如五運六氣為一定不易之規,而有應至不至,不應至而至,往來勝復,主客加臨,有應不應之殊。

天地尚且如斯,而況嬰兒之生,風土不侔,賦稟各異,時令有差,膏藜非一,而以此等定局,以限其某時應變,某時應蒸。予臨證四十餘載,從未見一兒依期作熱而變者,有自生至長,未嘗一熱者,有生下十朝半月,而常多作熱者,豈變蒸之謂乎?凡小兒作熱,總無一定,不必拘泥。後賢毋執以為實,而以正病作變蒸,遷延時日,誤事不小,但依證治療,自可生全。

張景岳曰:小兒變蒸之說,古所無也,至西晉王叔和始一言之,自隋唐巢氏以來,則日相傳演,其說益繁。然以予觀之,則似有未必然者,何也?蓋兒胎月足離懷,氣質雖未成實,而臟腑已皆完備;及既生之後,凡長養之機,則如月如苗,一息不容有間,百骸齊到,自當時異而日不同,豈復有此先彼後,如一變腎,二變膀胱,及每變必三十二日之理乎?又如小兒之病與不病,余所見者、治者,蓋亦不少,凡屬違和,則不因外感,必以內傷,初未聞有無因而病者,豈真變蒸之謂耶?又見保護得宜,而自生至長,毫無疾病者不少,抑又何也?雖有暗變之說,終亦不能信,然余恐臨證者,有執迷之誤,故道其愚昧若此,明達者以為然否?

白話文:

幼科醫學認為,嬰兒出生後三十二天會經歷「一變」,六十四天會經歷「一蒸」。所謂「變」,是指臟腑的發育變化;所謂「蒸」,是指滋養六腑,增長氣血,產生精神活力、提升智慧的過程,這個過程累積五百七十六天會完成。一般來說,當嬰兒經歷變蒸時,身體會發熱,有時會出現驚嚇或抽搐,但臉色、嘴唇和舌頭顏色不會改變。發熱的程度可能輕微也可能嚴重,但精神狀態和往常沒有不同,口中呼出的氣息溫和,大約三四天就會自然痊癒。如果發熱不退,可以讓哺乳的母親服用小柴胡湯,這樣嬰兒就會平安。這可說是幼科醫學中的精闢見解。

然而,研究古籍中關於變蒸的藥方,卻發現其中使用了如褊銀丸中含有巴豆、水銀、黑鉛、京墨、麝香等強烈瀉藥的成分。

既然說變蒸是為了增長氣血、產生精神、提升智慧,就應該幫助嬰兒的生長發育才對,卻反而使用毒性猛烈的藥物,損害其生機,這豈不是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嗎?根據變蒸的理論,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對應人體的三百六十五個骨節,除去手足四十五餘塊骨頭外,剩下三百二十個骨節。認為嬰兒出生一天對應十段,十天一百段,三十二天則為三百二十段,即完成一次「變」。

又認為「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為順序,因此第一次變是腎,第二次變是膀胱,依序為心、小腸、肝、膽、肺、大腸、脾、胃。雖然這種說法沒有實質根據,但其原理尚有可取之處,可以作為判斷變蒸的準則。然而,又有人認為是根據「木生火」的關係,因此變蒸順序為肝、膽、心、小腸、脾、胃、肺、大腸、腎、膀胱。

還有人認為是根據「木剋金」的關係,所以變蒸順序為肝、膽、肺、大腸、心、小腸、脾、胃、腎、膀胱。嬰兒的臟腑和骨骼,從出生就已經確定,無法改變,那麼變蒸應該有其規律。但現在卻是各執己見,各自猜測,難道臟腑可以顛倒,骨骼可以隨意變動嗎?這種說法的真假又該如何驗證?如果說「天一生水」的說法正確,那麼「木生火」、「木剋金」的說法就是錯誤的;反之,如果「木生火」、「木剋金」的說法正確,那麼「天一生水」的說法就錯了。

這樣徒增混亂,沒有定論,讓後來的學習者該如何是好?幸好變蒸不是疾病,可以任由這些說法顛倒錯亂,假如變蒸真的是疾病,應該按照經典使用藥物,難道可以因為脾虛就治療腎,膀胱有病就治療胃嗎?總而言之,這些固執的言論,不應該被當成教條。天地的陰陽運行有一定的規律,但又不是絕對的。例如五運六氣是固定的規律,但也有應到而未到,不應到卻到,以及勝負和主客變化的情況。

天地尚且如此,何況是剛出生的嬰兒,生長的環境不同,體質差異也很大,時令有差異,飲食習慣也不盡相同,如果用這些固定的說法來限定某個時間應該變,某個時間應該蒸,那就太僵硬了。我行醫四十多年,從未見過有哪個嬰兒按時發熱而變化的,有的嬰兒從出生到長大,沒有發過一次熱,有的嬰兒出生十幾天,就經常發熱,這難道是變蒸的緣故嗎?凡是嬰兒發熱,都沒有一定的規律,不必拘泥於變蒸之說。後來的醫生不要固執地認為變蒸是真實存在的,而將真正的疾病誤認為是變蒸,延誤治療時間,這樣會造成很大的錯誤。只要根據病症對症下藥,自然可以痊癒。

張景岳說:「關於嬰兒變蒸的說法,古書上沒有記載,直到西晉的王叔和才提出,從隋唐的巢元方開始,這個理論才逐漸流傳開來,並且說法越來越多。但我認為這個說法似乎不一定正確。嬰兒在足月時離開母體,雖然氣血尚未充實,但臟腑已經發育完整。出生之後,各方面的發育就像月亮的盈虧,也像植物的生長,一刻都不能停歇,身體各個部分同時發育,每天都在變化,怎麼會有像先變腎、再變膀胱,每次變要經過三十二天的道理呢?而且,我看到、治療過的嬰兒疾病很多,凡是身體不適,不是因為外感,就是因為內傷,從沒聽說過有無緣無故生病的,難道真的是變蒸引起的嗎?而且,我見過很多照顧得當的嬰兒,從出生到長大都沒有生過病,這又是為什麼呢?雖然有暗變的說法,但最終還是不能令人信服。我擔心後來的醫生會執迷不悟,所以說出這些淺見,希望明智的人能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