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卷五 (4)
卷五 (4)
1. 起發證治歌
凡痘起發之時,遇久陰雨不能起發,宜平胃快斑湯以燥其濕。
凡痘當起發,遇天氣暄熱,俗人不知,謂痘欲溫暖,蓋覆太厚,以致毒火鬱遏,不得發越。此壯火食氣,反虛其氣,宜白虎快斑湯。
凡痘當起發,誤傷生冷,以致脾虛不能起發者,用理中快斑湯。
凡痘瘡起發,內傷飲食,腹中飽悶或痛,以致中氣鬱遏,不能起透者,宜寬中快斑湯。
自此常宜大便堅,如常調理保安然。若逢泄瀉無休歇,寒熱須教仔細研。
痘瘡自起發之後,大便要堅,雖三四日一次亦無事;小便常要清利,若見小便赤少,宜四苓新加湯。
或有忽然泄瀉,宜分寒熱治之。視其所泄之物,或焦黃酸臭,此內熱也,或傷飲食,宜胃苓和中湯。
若泄出之物,清白澄冷,裡寒也。用附子理中湯方見前。如久泄不止,用理中湯吞送豆蔻丸方見前。
其人能食素脾強,大便雖溏也不妨。但用補中消導藥,六君加味信良方。
其人能食,雖有泄瀉不能為害,當用補中之藥,宜六君子湯固其中氣。
起發預防頭面腫,大頭時氣可兼醫。瘡宜磊落色宜潤,反此傾危命必隨。
凡痘瘡起發,有頭面由漸而腫,此毒氣發越,聚於三陽,欲作膿血,故皮肉焮腫。此雖正病,亦當解毒、護目、救咽喉而兼治之,宜清毒化斑湯。
若頭面不腫,必瘡本稀疏磊落,痘根輕淺,雖作膿血,卻不佔處,故且不腫,不必治之。
若痘稠密,應腫不腫,此毒鬱於內,不能起發,急服托裡快斑湯。服藥後,瘡起者吉,不起者凶。
至於腫時,又要觀其皮色何如,磊落紅活者吉;模糊黑黯灰色者,多不可治。
亦有痘將起發,便頭目先腫。此天行疫癘之氣,名大頭瘟者是也。急解其毒,宜苦參散。
面腫頭浮眼不開,如斯惡候實堪哀。未應開處偏開早,搔癢頻加凶禍來。
痘瘡起發,頭面浮腫,有不閉目者,但觀其痘之輕重疏密。若疏輕者,目雖不閉亦不妨,重密者,其目要閉,宜閉不閉者凶。蓋眼封鼻塞,神氣內固而不外馳,吉兆也。但遇封眼之時,必待其收靨之時而後漸開可也;若未及收靨,漸生瘙癢,而腫消目開者,大凶!
痛癢原來有實虛,癢虛痛實載於書。都來痛者終為吉,諸癢難言吉自如。
大凡諸痛為實,癢為虛。謂之實者,邪氣實也;謂之虛者,正氣虛也。蓋痘瘡始終氣以載之,血以養之,氣血充實,則禁固其毒,不得橫行,所以緊實而為痛也。痛乃美事,不須服藥,苟欲治之,宜涼血芍藥湯。
瘡痘作癢,邪氣橫行,氾濫皮肉,不任條約,侵螫是為癢也。蓋痘瘡惟回頭作癢,容或有之,此否極泰來之兆。若發熱及養漿時作癢,皆危證也,內宜托裡解毒之藥,外用熏洗之法,令無致於癢塌破陷可矣。仍要分虛實治之,若能食而大便秘者,此邪氣內實,正氣外虛,宜加味四聖解毒湯,外用洗法;若有泄瀉而作癢者,乃正氣裡虛,邪氣外實,宜調元托裡湯,外用熏法。
白話文:
[起發證治歌]
當痘瘡開始發作的時候,如果遇到長時間的陰雨天氣,痘疹難以順利發出來,這時應該用平胃快斑湯來去除體內的濕氣。
痘瘡在應該發出來的時候,如果天氣炎熱,一般人不懂,以為痘瘡需要溫暖,就過度地蓋厚被子,導致體內的毒火被悶住,無法順利發散出來。這種情況是熱邪過盛耗損正氣,反而使身體更加虛弱,應該使用白虎快斑湯。
痘瘡應該發作的時候,如果因為誤食生冷的食物,導致脾胃虛弱,無法順利發出來,應該使用理中快斑湯。
痘瘡發作時,如果因為飲食不當,導致腹部飽悶或疼痛,使得中氣鬱結,痘瘡無法順利透發出來,應該使用寬中快斑湯。
自從痘瘡開始發作後,大便應該保持乾燥,如果情況正常,身體自然安好。如果出現腹瀉不止的情況,就必須仔細分辨是寒證還是熱證,然後對症治療。
痘瘡發作後,大便應該保持乾燥,即使三四天一次也沒有關係;小便應該保持清澈通暢。如果發現小便顏色赤黃且量少,應該使用四苓新加湯。
如果突然發生腹瀉,應該分辨是寒證還是熱證來治療。觀察腹瀉物的性狀,如果是焦黃酸臭,這是體內有熱,可能是因為飲食不當,應該使用胃苓和中湯。
如果腹瀉物是清澈透明且冰冷的,這是體內有寒,應該使用附子理中湯(配方前面有提及)。如果腹瀉長時間不止,應該使用理中湯,並搭配豆蔻丸一起服用(配方前面有提及)。
如果這個人平時能吃素,而且脾胃強健,即使大便稍微稀溏也沒有關係,只要使用補中氣、幫助消化的藥物即可,六君子加味湯是很好的選擇。
如果這個人能正常進食,即使有腹瀉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危害,應該使用補中氣的藥物,六君子湯可以鞏固中氣。
痘瘡發作前,要注意預防頭面腫脹,如果出現大頭瘟的情況,可以同時治療。痘瘡應該顆粒分明、顏色潤澤,如果不是這樣,病情就危險了,性命難保。
痘瘡開始發作時,如果頭面部逐漸腫脹,這是毒氣發散,聚集在陽經,準備化膿,所以皮膚肌肉會紅腫。雖然這是正常的現象,但也應該解毒、保護眼睛、救治咽喉,同時進行治療,可以使用清毒化斑湯。
如果頭面部沒有腫脹,那麼痘瘡應該是稀疏分明、根基較淺,即使化膿也不會佔據太大的範圍,所以不會腫脹,不用特別治療。
如果痘瘡密集,應該腫脹卻沒有腫脹,這表示毒氣鬱積在體內,無法發散出來,要趕緊服用托裡快斑湯。服藥後,如果痘瘡發出來就是吉兆,如果沒有發出來就是凶兆。
等到腫脹的時候,還要觀察皮膚的顏色,如果是顆粒分明、紅潤有光澤,就是吉兆;如果顏色模糊、發黑發暗,大多無法治癒。
也有痘瘡將要發作時,就先出現頭部和眼睛腫脹的情況,這是因為感染了流行的瘟疫之氣,俗稱大頭瘟。要趕緊解毒,可以使用苦參散。
面部腫脹、頭部浮腫、眼睛睜不開,這種情況實在令人擔憂。如果眼睛應該閉合時卻提前睜開,或者皮膚瘙癢加劇,都是凶險的徵兆。
痘瘡發作時,頭面部浮腫,有些人眼睛不會閉合,這時要觀察痘瘡的輕重和疏密程度。如果痘瘡稀疏且輕微,眼睛不閉合也沒有關係;如果痘瘡密集且嚴重,眼睛一定要閉合,應該閉合卻沒有閉合,這是凶兆。因為眼閉鼻塞,可以使神氣內斂而不外散,這是吉兆。但是遇到眼睛閉合的時候,必須等到痘瘡快要結痂的時候才能慢慢睜開;如果還沒等到結痂,就開始瘙癢,腫脹消退,眼睛睜開了,這是非常不好的徵兆!
疼痛和瘙癢的原因原來有虛實之分,書中記載:瘙癢是虛證,疼痛是實證。總體來說,疼痛是吉兆,瘙癢則難以判斷吉凶。
一般來說,疼痛多為實證,瘙癢多為虛證。所謂實證,是指邪氣過盛;所謂虛證,是指正氣不足。痘瘡的始終都由氣來承載,由血來滋養。如果氣血充足,就能夠緊緊地控制毒邪,使其無法蔓延,所以才會感覺緊繃而疼痛。疼痛是好事,不需要服藥治療,如果一定要治療,可以使用涼血芍藥湯。
痘瘡發癢,是因為邪氣橫行,蔓延到皮膚肌肉,使其無法約束,侵蝕肌膚導致發癢。痘瘡快要痊癒的時候才可能發癢,這表示否極泰來。如果發燒或在長膿漿的時候發癢,都是危險的信號。內部應該使用托裡解毒的藥物,外部應該使用熏洗的方法,避免因瘙癢而抓破導致皮膚潰爛。還要分辨虛實來治療,如果能進食而大便秘結,這是邪氣內實,正氣外虛,應該使用加味四聖解毒湯,外部用洗法;如果有腹瀉且發癢,這是正氣內虛,邪氣外實,應該使用調元托裡湯,外部用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