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五 (3)

1. 起發證治歌

灰白遲延頂復平,紫紅焮腫候須明。且將氣血分虛實,莫棄圓機執一行。

凡痘瘡喜紅活充實,若不紅活充實虛也,紅腫太過實也。假如灰白色,當起不起,而頂平陷者,此氣虛也。必問其人初起證候,如初因吐瀉不能飲食,其後瀉止而灰白頂平者,此正氣虛弱,宜大補快斑湯以補之。

如泄瀉一向不止,用異功快斑湯兼豆蔻丸;如服以上之藥,泄瀉仍甚,用附子理中湯以溫其中。

若其人素日虛怯,而吐瀉不止,此元氣不足,用補元快斑湯;如誤服解毒寒涼,及誤飲冷水者,用調中快斑湯。

若灰白色又加癢塌、頂陷、腹脹,此不治之證;假如紅焮紫腫,血熱也,宜涼血快斑湯。

若其人素實,初起誤服熱藥,以致紅焮紫腫,宜三黃解毒湯清解之;若紫赤變黑,喘渴不寧者,不治。

起發猶如錫餅鋪,皮膚光若水精壺。其人能食方無慮,不食將為鮑肆枯。

凡痘瘡稠密,要依次起發,紅活尖者吉。一齊起發,遍身白色如錫餅形,頭目浮腫,此惡候也。但看其人之食飲何如:若能食,大便堅,小便清,無他證,往往延至日久,渾身皮脫而愈;若不能食,後加吐瀉熱渴瘙癢,必死之證。能食者,宜服解毒之藥,用助脾快斑湯扶其中氣。

起發之時未試漿,口唇瘡色早焦黃。如斯惡候無人識,慢自矜誇強立方。

口唇,脾之候也。脾司運化以養血氣,所以痘瘡不宜脾胃受傷。如初出起發之時,漿水未試,口唇瘡色內帶黃漿,此惡候也。時人不識,喜其成漿,便呼為吉,不知六七日間,其瘡先靨,剝落一層而死矣。

瘡頭起發漿先白,不問何經皆是賊。慢誇妙手有仙方,七日應為泉下客。

凡痘由紅點而水泡,由水泡而膿泡而結痂,有自然之序。初起發時,頭帶白漿,此疫癘也,不可治。

發時磊落最堪誇,相串牽連事可嗟,若又四圍添小粟,定然瘙癢證來加。

凡痘起發,顆粒分明,尖圓磊落者吉;若彼此牽連成一片者凶。如上分氣血虛實,用解毒快斑治之。或本痘起發,或於根窠四畔又旋出小者,攢簇本瘡,成叢似粟者,不待養漿,即加瘙癢而死矣。

起發時常驗四肢,發而不透成凶危。此緣脾胃多虛弱,發散還須當補脾。

凡痘瘡宜視手足何如:若手足循序起發,此脾胃素強,毒氣得越,不必憂慮;若遍身俱起,手足起不透,此脾胃本弱也。蓋脾胃主灌溉四肢,今既虛弱,不能行其津液,使毒得越,所以手足起發不齊,宜補脾快斑湯助長可也。

起發之時貴謹扶,調和何必問醫巫!暑寒食飲須當慎,後悔噬臍莫可圖。

痘瘡有輕變重者,犯禁,或誤醫藥,或犯風寒,有重變輕者,反是。然輕者吉凶之變,存乎起發之時,調護不可縱弛也。或遇暴風驟雨、迅雷閃電,即當以密布幃幙,緊飾房戶,以防客風怪氣之侵。如失調護,為寒涼所郁,不能起發,宜正氣快斑湯。

白話文:

[起發證治歌]

痘瘡如果呈現灰白色,而且發得慢、頂部平坦,就是氣虛的徵兆;如果呈現紫紅色、紅腫發熱,就要考慮是血熱。要仔細區分氣血的虛實,不要固執於單一的治療方法。

一般來說,痘瘡呈現鮮紅、有活力、飽滿是好的現象,如果不紅活飽滿,就是虛證;紅腫過於嚴重,則是實證。如果痘瘡呈現灰白色,該發的時候卻發不出來,而且頂部平坦或凹陷,這是氣虛的表現。一定要問病人剛開始發病時的狀況,例如一開始因為吐瀉導致無法進食,之後止瀉卻出現灰白色、頂部平坦的痘瘡,這就是正氣虛弱,應該用大補快斑湯來補氣。

如果持續腹瀉不止,可以用異功快斑湯搭配豆蔻丸;如果服藥後腹瀉仍然嚴重,可以用附子理中湯來溫暖中焦。

如果病人平時體質虛弱,又持續吐瀉,這是元氣不足,應該用補元快斑湯。如果誤服了解毒寒涼的藥物,或誤喝了冷水,可以用調中快斑湯。

如果痘瘡呈現灰白色,又加上搔癢、凹陷、腹脹,這就是不治之症。如果痘瘡呈現紅腫發紫,發熱,這是血熱,應該用涼血快斑湯。

如果病人平時體質壯實,剛發病就誤服了熱性藥物,導致紅腫發紫,應該用三黃解毒湯來清熱解毒;如果痘瘡由紫紅色轉為黑色,並且出現喘息、口渴不安等症狀,這也是不治之症。

痘瘡發出來就像鋪開的錫餅,皮膚像水晶一樣光滑。如果病人能正常飲食,就不用太擔心,如果不能進食,就像枯萎的鮑魚一樣,預後不良。

痘瘡密集的時候,應該按順序發出來,紅活尖圓的痘瘡是好的。如果痘瘡一起發出來,全身呈現白色像錫餅一樣,頭部和眼睛都浮腫,這是不好的徵兆。要觀察病人的食慾:如果能正常進食,大便正常,小便清澈,沒有其他症狀,往往可以拖延很久,最後全身脫皮而痊癒;如果不能進食,還出現吐瀉、口渴、瘙癢等症狀,那一定是死症。能進食的病人,應該服用解毒的藥物,用助脾快斑湯來扶助中焦之氣。

痘瘡剛要發出來,還沒有漿液的時候,如果口唇的瘡呈現焦黃色,這是不好的徵兆。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卻沒有人認識,還自以為是地誇耀自己的醫術高明,隨便開藥方,那就大錯特錯了。

口唇是脾的反應,脾負責運化食物和養血氣,所以痘瘡不應該傷到脾胃。如果在痘瘡剛要發出來,還沒有漿液的時候,口唇的瘡顏色呈現黃漿,這是不好的徵兆。當時的人不認識,還高興地認為這是要形成漿液的徵兆,就說這是好現象,卻不知道六七天後,痘瘡會先凹陷,剝落一層皮之後就死了。

如果痘瘡剛開始發出來,瘡頭就帶著白漿,不管在哪個經絡,都是不好的現象。不要誇耀自己是神醫,開了什麼仙丹妙藥,七天後就會變成陰間的鬼魂。

痘瘡的發病過程應該是先出現紅點,然後變成水泡,再變成膿泡,最後結痂,這是自然的順序。如果剛發出來,瘡頭就帶著白漿,這是疫癘之氣,無法治癒。

痘瘡發出來,顆粒分明,獨立不相連是好的現象;如果痘瘡彼此牽連成一片,那就不好。要根據氣血的虛實來用藥,可以用解毒快斑湯來治療。如果痘瘡本來已經發出來,又在周圍長出一些小的,像小米一樣的小痘瘡,簇擁著原來的痘瘡,並且還沒等長漿液就開始瘙癢,那也是死症。

痘瘡發出來的時候,要常常觀察四肢的情況,如果四肢的痘瘡發不出來,那就很危險。這是因為脾胃虛弱,無法將毒氣發散出來,應該用發散的藥,同時也要補脾。

痘瘡發出來時,要看手腳的情況:如果手腳的痘瘡按順序發出來,說明脾胃功能強健,毒氣可以正常排出,不用太擔心;如果全身都發出來,手腳的痘瘡卻發不出來,那就是脾胃虛弱。因為脾胃負責將津液輸送到四肢,如果脾胃虛弱,就不能將津液送到四肢,毒氣就無法排出,所以手腳的痘瘡發不齊,應該用補脾快斑湯來幫助脾胃功能。

痘瘡發出來的時候,要注意謹慎護理,調養身體,不一定要請醫生或巫師。要注意飲食,避開寒冷或暑熱,如果沒有好好護理,之後後悔也來不及了。

痘瘡有由輕變重的,可能是因為觸犯了禁忌,或誤用藥物,或感受了風寒;也有由重變輕的,則是相反的情況。但痘瘡的好壞,關鍵在於發病時的護理,絕不能鬆懈。如果遇到暴風雨、雷電等天氣,應該關好門窗,防止邪氣侵入。如果護理不當,被寒涼之氣所鬱結,導致痘瘡發不出來,應該用正氣快斑湯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