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五 (5)

1. 痘疹西江月

但是痘瘡初出,如逢熱盛昏醒。解毒發散藥先行,莫待臨渴掘井。桔梗升麻乾葛,連翹甘草黃芩。牛蒡梔子木通荊,蟬蛻防風作引。

若是如常潮熱,只消乾葛升麻。芩連甘草赤芍加,牛蒡連翹無價。或用參蘇飲子,青皮木香內加。煎來一服勝靈砂,痘見表疏才罷。

初熱多生搐搦,急將導赤疏通。木通甘草與防風,生地黃連同用。再加辰砂調服,須臾救護朦朧。此方端的有神功,管取行之必中。

壯熱不曾出現,大便秘結難通。癲狂唇裂眼珠紅,此證凶險堪慟。急與芩連梔柏,大黃酒炒疏中。連翹牛蒡與木通,貫眾射干俱用。

自此出而稠密,認他虛實調醫。虛家泄瀉色如灰,大補十全堪取。若是腫焮紅綻,芩連梔柏芎歸。翹蒡升葛枯甘奇,此個真機妙秘。

灰白不能起發,又加泄瀉頻頻。溫中妙藥不宜停,急急扶危濟困。當歸黃芩芍藥,甘草乾姜人參。木香梔子及青陳,官桂丁香靈應。

毒甚常生咽痛,可憐飲食難嘗。射干甘桔最相當,連翹升麻牛蒡。若是痘堆頸項,此名鎖膈悽惶。一朝破爛命將亡,變作喑啞水瘡。

起髮狀如蠶殼,乾枯不見水漿。此名血竭毒歸藏,不治必然命喪。當歸地黃養血,參耆甘草溫良。連翹牛蒡與木香,桔梗青皮發旺。

起發常將捻視,切防黑陷來攻。若然黑陷現其中,藥點許多妙用。豌豆七粒燒過,亂髮火鍛和同。珍珠水浸胭脂紅,針破搽之自腫。

藥點反加黑陷,喪門弔客匆匆。百祥牛李與宣風,總是脫空賣弄。不如人貓雞犬,四般舉煅和同。木香湯引妙無窮,妙法半文不用。

起發初生瘙癢,比於癢塌爭差。傷寒身癢表留邪,痘亦同茲休訝。治用疏風涼血,荊防翹蒡芎麻。地黃歸葛效堪誇,竹葉木通無價。

大抵痘宜脹痛,最嫌虛癢相干。只因飲食濕邪攢,心火克而悶亂。外宜茵陳艾炬,內宜參朮湯丸。若還止癢證方安,抓破面皮凶斷。

何為正面怕癢?面含五臟精華。假如破損實堪嗟,氣散魄飛魂罷。尤忌先傷正額,心經火帶虛邪。幾番試驗不爭差,寄語明人體察。

相火位居正額,出現胖壯休先。果然額上痘蟬聯,大抵凶而不遠。喜是兩頤口鼻,始終都在其間,任教稠密勢纏綿,到底終無傾險。

起發成漿欲靨,忽然泄瀉來攻。此時脾胃不宜空,變出百端可慟。多是內傷飲食,只求藥有神功。若還消腫泄淋濃,父母北邙泣送。

先用人參白朮,黃耆炙草煨姜。茯苓山藥及木香,大劑煎來溫養。不效次求豆蔻,木香芡實良方。三番只有異功良,此實盡頭酌量。

記取成漿欲靨,最防厭穢腥膻。大黃蒼朮共燒煙,可解一切穢厭。內服調元飲子,黃耆炙草人參。當歸蒼朮酒芩連,犯著荊防即變。

到得成漿痘熟,依時都要成痂。若還腐爛臭腥加,此是表虛堪訝。急進參耆歸術,荊防蒼葛升麻。連翹牛蒡密蒙花,休得弄真成假。

白話文:

痘疹初起:

痘瘡剛出現時,如果遇到發熱嚴重、神智不清的情況,要先用解毒發散的藥物,不要等到口渴才開始挖井(比喻事到臨頭才想辦法)。可以用的藥方包括桔梗、升麻、葛根、連翹、甘草、黃芩、牛蒡子、梔子、木通、荊芥,並用蟬蛻和防風作引藥。

發熱潮熱:

如果只是像平常一樣的潮熱,可以用葛根和升麻,再加上黃芩、黃連、甘草、赤芍,配上牛蒡子和連翹,效果非常好。也可以用參蘇飲子,加入青皮和木香,煎一服藥效果就勝過靈砂,等到痘瘡順利透發到皮膚表面就可停止用藥。

初熱抽搐:

初期發熱時容易出現抽搐,要趕緊用導赤散疏通。可以用木通、甘草、防風、生地黃和黃連一起使用,再加入辰砂調服,很快就能緩解昏迷狀態。這個藥方確實效果很好,只要使用就會見效。

壯熱便秘:

如果出現高熱不退、大便不通、神智不清、嘴唇乾裂、眼睛發紅等症狀,這表示病情非常危險。要趕緊用黃芩、黃連、梔子、黃柏,用酒炒過的大黃來疏通,配上連翹、牛蒡子和木通,再加上貫眾和射干。

痘瘡稠密:

痘瘡開始大量出現時,要辨別體質的虛實來治療。如果是虛證,出現腹瀉且大便顏色如灰,就要用大補十全湯。如果是腫脹紅腫,可以用黃芩、黃連、梔子、黃柏、川芎和當歸,配上連翹、牛蒡子、升麻、葛根、枯梗和甘草,這是治療的關鍵所在。

痘瘡灰白:

如果痘瘡灰白無法透發,並且伴隨頻繁腹瀉,必須使用溫中藥物,不能停止,要趕緊扶正祛邪。可以用當歸、黃芩、芍藥、甘草、乾薑、人參、木香、梔子、青皮和陳皮,再加入官桂和丁香,效果會很顯著。

毒盛咽痛:

如果毒邪嚴重,常常會出現咽喉疼痛,難以進食。可以使用射干、甘草和桔梗,配上連翹、升麻和牛蒡子。如果痘瘡堆積在頸部,稱為「鎖喉」,情況很危險。一旦痘瘡潰爛,可能導致死亡,變成喑啞水瘡。

痘瘡乾枯:

痘瘡的形狀像蠶殼,乾枯沒有水泡,稱為「血竭毒歸藏」,這種情況不治療會喪命。可以用當歸、生地黃來養血,配上人參、黃耆、甘草,加上連翹、牛蒡子、木香,再用桔梗和青皮來幫助痘瘡透發。

防止黑陷:

痘瘡透發時,要隨時注意,防止出現黑陷。如果出現黑陷,有很多藥點可以用。可以用七粒燒過的豌豆,和鍛燒過的頭髮混合,再用珍珠水浸泡胭脂紅,用針刺破黑陷處塗抹。

藥點無效:

如果塗藥後黑陷反而更嚴重,表示病情危急。那些所謂的秘方,多是虛假的。不如用人、貓、雞、狗的四種骨頭煅燒混合,用木香湯引服,效果非常好,簡單有效。

痘瘡發癢:

痘瘡初起時會發癢,這和傷寒發癢類似,都是表邪未解的表現。可以用疏風涼血的藥物,包括荊芥、防風、連翹、牛蒡子、川芎、麻黃,配上生地黃、當歸、葛根,再加上竹葉和木通。

痘瘡宜脹:

痘瘡應該脹痛,最怕虛癢。這是因為飲食不節制,濕邪累積,心火過盛導致的。外用可以艾灸茵陳,內服可以用參朮湯丸。如果止癢,反而不好,抓破皮膚會更嚴重。

臉部怕癢:

臉部是五臟精華所在,如果臉部痘瘡破損,會導致氣散魂魄不安。尤其要避免先傷到額頭,因為額頭屬心經,容易引發虛邪。經過多次驗證,一定要注意。

額頭忌胖:

相火位於額頭,如果額頭痘瘡又胖又多,表示病情凶險。而兩頰和口鼻的痘瘡,即使密集也無大礙,最終都能痊癒。

痘瘡成漿:

痘瘡成漿快要結痂時,如果突然出現腹瀉,表示脾胃虛弱,病情會很嚴重。多是因為內傷飲食,要用藥物來幫助。如果腹瀉不止、痘瘡潰爛,父母會很傷心。

先用補藥:

先用人參、白朮、黃耆、炙甘草、煨薑、茯苓、山藥和木香,大劑量煎煮來溫養脾胃。如果效果不好,再用豆蔻、木香和芡實,多次嘗試直到有效,這是治療的最後方法。

忌諱腥膻:

痘瘡成漿快要結痂時,最要避免接觸穢物和腥膻之物。可以用大黃和蒼朮一起燒煙,可以解除穢氣。內服調元飲子,包括黃耆、炙甘草、人參、當歸、蒼朮、酒炒黃芩和黃連,避免使用荊芥和防風,否則會加重病情。

痘瘡熟痂:

痘瘡成熟結痂時,要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如果痘瘡潰爛發臭,表示是表虛的表現。要趕緊服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配上荊芥、防風、蒼朮、葛根和升麻,再加上連翹、牛蒡子和密蒙花,不要弄虛作假,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