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

1. 痘疹西江月

(凡四十九首)

痘疹毒從何起?母胎火毒流傳。生來穢物下喉咽,藏在命門裡面。一旦天行時氣,感令相火熬煎。毒從骨髓見皮間,彼此一般傳染。

五臟各有形證,認時須要分明。往來寒熱睡脾經,呵欠頓悶肝證。咳嗽噴嚏受肺,面紅驚悸屬心。惟腎清靜忌邪侵,手足耳尻俱冷。

五臟各有一證,其間治法難同。肝為水肺泡為膿,大小瘡形異種。脾證發為疹子,心經現作斑紅。腎為黑陷病多凶,縱有靈丹何用!

痘疹要知順逆,天時人事相隨。大端陽火是根基,若遇陰寒不喜。春夏發而多吉,秋冬逆以何疑。如逢稠密必凶危,稀少方為平易。

治法而今不定,清涼溫補分明。各持一見論紛紜,自曰予為神聖。解毒喜行涼瀉,補中愛使辛溫。不明時令與元神,枉自捕風捉影。

假令天時暄熱,辛溫助為災殃,嚴凝涼解雪加霜,病者如何抵擋?壯實再行溫補,虛尪又使寒涼。虛虛實實伐元陽,無異隔靴爬癢。

看取時行疫癘,天時熱氣炎炎。精神肥健食能兼,解毒清涼甚便。若是風寒太甚,虛羸吐瀉連綿。此宜溫補法為先,又在醫人活變。

痘疹要知輕重,吉凶順逆精通。毒輕瘡少順家風,湯藥不宜妄用。瘡密毒重為逆,皮膚寸寸成膿。此般形證例多凶,仔細扶持休縱。

輕者三四次出,頭面胸背稀疏。小便清利大便稠,飲食如常充足。重者遍身齊出,狀如麻子麥麩。咽疼泄瀉悶悠悠,飲食不思可惡。

多有先輕後重,只因觸冒風寒。房勞不避穢腥干,食飲偏於冷暖。閒雜人帶穢厭,諸般禽獸盤桓。庸工術淺誤湯丸,反使痘瘡變換。

重者變輕何以?常常和暖衣衾。房中謹密少人行,飲食隨時添進。未見誤投湯藥,不曾妄啖酸腥。此為人事奪天靈,安可歸於有命!

要識痘瘡死證,無過五證分明。紫黑喘渴悶何寧,癢塌咬牙寒噤。灰白頂陷腹脹,皮嫩易破成坑。泄瀉氣促見鬼神,聲啞頭面足冷。

既識五般死證,其間吉病如何?瘡頭飽滿作膿窠,任是推磨不破。四畔根盤紅活,安眠靜臥平和。光壯收靨不蹉跎,管取疥疾勿藥。

黑陷乾枯腎敗,咬牙寒戰肝傷。失聲喘氣肺摧創,泄瀉脾虛腹脹。癢塌悶亂心死,狂言見鬼神亡。皮嫩易破氣無陽,便血陰崩模樣。

首尾不可汗下,汗時腠理開張。風寒易入透斑瘡,收靨不齊火旺。誤下必犯脾胃,無事自取內傷。泄瀉黑陷致傾亡,枉使魂靈飄蕩。

大抵痘瘡未出,先須升葛參蘇。如斯不出汗忙疏,紅點見時藥住。大便若還秘結,輕輕四順相符。假饒自利伐無辜,定與閻羅掌簿。

調痘無過二法,補中解毒兼行。補中參朮草耆苓,枳實山楂有應。解毒芩連梔柏,連翹枳實防荊。芎歸養血妙如神,加減消詳前定。

血氣要分虛實,但於瘡色推求。紫腫紅焮血實由,四物內加解毒。灰白中陷氣弱,四君子是良謨。略加解毒藥相符,補氣實脾無誤。

白話文:

痘疹的毒從哪裡來的呢?是母親懷孕時體內火熱的毒素遺傳下來的。出生時,這些污穢的東西順著喉嚨進入體內,藏在命門這個部位。一旦遇到流行疾病盛行的時節,就會受到外邪的影響,使得體內的相火更加旺盛,煎熬這些毒素。毒素從骨髓散發到皮膚表面,並且會在人與人之間互相傳染。

痘疹會根據不同的臟腑表現出不同的症狀,需要仔細分辨。如果出現時冷時熱,並且想睡覺,這代表影響到了脾經;如果打呵欠、精神不振,是肝臟出了問題。如果咳嗽、打噴嚏,則表示肺部受到影響;如果面色潮紅、容易驚嚇,是心臟的問題。只有腎臟比較清靜,不容易受到邪氣侵擾,但如果受損,會出現手腳、耳朵和臀部冰冷的症狀。

每個臟腑的痘疹表現各有不同,治療方法也各有差異。肝臟的痘疹像水泡,肺部的痘疹像膿皰,痘瘡的大小和形狀都不同。脾臟的痘疹會以疹子的形式出現,心經的痘疹會呈現紅色的斑點。腎臟的痘疹則會呈現黑色凹陷,病情非常凶險,即使有靈丹妙藥也難以救治。

要知道痘疹是順利還是逆轉,要根據天時和人事的變化來判斷。總的來說,陽氣是根本,如果遇到陰寒就不好。春夏發病通常比較順利,秋冬發病則容易逆轉。如果痘疹長得密集,病情通常危險,如果長得稀疏,病情則比較平穩。

現在的治療方法沒有統一的標準,分為清涼、溫補等不同的派別。大家各持己見,爭論不休,都認為自己才是最厲害的。有人主張用清涼瀉火的藥物來解毒,有人喜歡用辛溫的藥物來補中益氣。如果不考慮當時的季節和病人本身的體質,就好像盲人摸象一樣,根本沒有辦法對症下藥。

如果天氣炎熱,還使用辛溫的藥物,那簡直是火上澆油,如果天氣寒冷,又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那就像雪上加霜,病人怎麼承受得了?體質強壯的人再用溫補的藥物,體質虛弱的人又用寒涼的藥物,這樣虛實不分地濫用藥物,只會傷害病人的元陽,就像隔靴搔癢一樣,毫無用處。

看看流行的瘟疫,在天氣炎熱的時候,病人精神旺盛,食慾也很好,這時候用清涼解毒的藥物效果很好。如果病人是因為風寒引起的痘疹,身體虛弱,又吐又瀉,這時就應該先用溫補的方法,還要根據病人的情況靈活變通。

要知道痘疹的病情輕重,必須對吉凶順逆非常清楚。如果毒性輕微、痘瘡稀少,並且病情平穩,就不應該隨便用藥。如果痘瘡密集、毒性強烈,並且皮膚到處化膿,這種情況通常很危險,要小心謹慎地護理,千萬不能放鬆。

病情輕的痘疹,通常會分三四次長出來,主要長在頭部、面部、胸部和背部,並且很稀疏,小便清澈,大便成形,飲食也正常。病情重的痘疹,會全身都長滿,看起來像麻子或者麥麩一樣,咽喉疼痛、腹瀉、精神不振,並且沒有食慾。

也有一些情況是先輕後重,這通常是因為病人接觸了風寒、不注意房事、吃了不潔的食物,或是接觸了不潔之物,或者有禽獸在附近盤旋。庸醫醫術淺薄,隨便亂用藥物,反而導致痘瘡惡化。

病情重的痘疹,也有可能轉輕,只要注意保暖,房間裡要保持安靜,少讓人進出,並且隨時給病人添加飲食。如果沒有用錯藥,也沒有吃腥辣酸冷的食物,這就是人事方面做得好,而不是命中注定的。

要辨別痘疹的死症,無非就是以下五種情況:紫黑色、喘氣急促、精神昏迷、發癢到塌陷、咬牙、寒戰。灰白色、頂部凹陷、腹脹、皮膚脆弱容易破裂、腹瀉、氣喘、看到鬼神、聲音嘶啞、頭面手足冰冷。

既然知道了死症,那麼吉利的症狀又是怎樣的呢?痘瘡的頭部飽滿,像是要出膿,即使去推磨都不會破,周圍的皮膚紅潤有光澤,病人能夠安靜地睡覺,精神也比較平靜,痘瘡收口的時候不會拖泥帶水,這樣的話,即使有疥瘡也不用吃藥。

痘瘡黑色凹陷、乾燥枯萎,是腎臟衰敗的表現;咬牙寒戰是肝臟受到損傷;失聲喘氣是肺部衰竭;腹瀉是脾虛,腹脹也是脾虛的表現;發癢到塌陷、精神昏迷是心臟衰竭;胡言亂語看到鬼神是生命垂危;皮膚脆弱容易破裂是體內陽氣耗盡的表現,大便出血、陰部出血也是危險的信號。

痘疹的初期和末期都不能使用發汗或者瀉下的方法,發汗會使皮膚的毛孔張開,容易讓風寒邪氣趁虛而入,並且使痘瘡顏色不均勻,導致火氣旺盛。如果亂用瀉下的藥物,會傷害脾胃,導致腹瀉、痘瘡黑色凹陷,最終導致死亡,枉送了性命。

痘疹還沒長出來的時候,應該先使用升麻葛根湯或者人參蘇葉湯來幫助發散。如果用藥後還是不出,就應該發汗,只要看到紅點出來就可以停止用藥了。如果大便不通暢,可以輕微地使用四順的藥物來幫助通便,即使是自己腹瀉了,也不要亂用藥,這會損害病人的元氣,反而會把病人送上閻王殿。

治療痘疹的方法不外乎兩種,一是補中,二是解毒,兩者要同時進行。補中可以使用人參、白朮、甘草、黃耆、茯苓等藥物,可以搭配枳實、山楂;解毒可以使用黃芩、黃連、梔子、黃柏等藥物,可以用連翹、枳實、防風、荊芥來輔助。川芎和當歸則可以養血,使用的時候要根據病人的情況靈活加減藥物。

要根據痘瘡的顏色來區分病人的血氣是虛還是實,紫腫、紅熱的痘瘡是血實的表現,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解毒的藥物;灰白色、凹陷的痘瘡是氣虛的表現,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再搭配解毒的藥物,這樣可以補氣健脾,不會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