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卷一 (15)
卷一 (15)
1. 附方
大熟地(五錢),大當歸(三錢),黑炮姜(二錢),熟附子(二錢),青化桂(二錢),上揀參(三五錢)
加鹿茸數錢功更捷。生薑、大棗為引,水煎溫服。此方不剛不猛,能回散失之元陽,能斂亂離之陰血,濟急扶傾,無出其右者。
催生簡便方
人能鎮定耐痛待時,必無難產之患。或因倉皇急迫,不幸遇此,而催生之法,不可不知;又或窮鄉僻壤,醫藥不便,誠為困苦。故附單方於此,以備急需。
一治橫生逆產,胞衣不下,並落死胎。用蓖麻子四十九粒,去殼研爛,於產婦頭頂心剃去少發,以蓖麻膏塗之。須臾,覺腹中提上,即宜除下,卻急於足心塗之,自然順生。生下即速去藥,遲則恐防腸出。如胞衣不下,貼足心即下。
一鄉村僻壤無藥之處,不幸遇此。即覓花椒葉、香圓葉、柚子葉、茱萸葉、生薑、生蔥、紫蘇,濃前湯一盆。俟可下手,即令產婦以小凳坐盆上,澆湯淋洗其臍腹陰戶,久久淋洗,氣溫血行,登時即產。以上諸葉,少一二味亦不妨。
一治死胎不下及胞衣來遲,用黑豆一升炒香熟,入醋一大碗,煎至六七分,去豆取湯,分三次服之。以熱手順摩小腹,其胞胎俱下。
又方,用冬蜜一大杯,以百沸湯調服之,立下;如胞衣來遲,再服一碗,即下。
一治產難及橫生逆產,或血海乾枯,以致胎死不下,惶惶無措,死在須臾,急用皮硝五錢、熟附子一錢五分,好酒半杯、童便半杯,同煎三沸,溫服立下,百發百中。
一方治產婦元氣弱極,胞衣來遲者,用真青化桂三錢,當歸、川芎各錢半,酒煎,熱服立下。
一下死胎,用麥芽半斤,搗碎,水二大碗,煎至一碗,服之即下。
一方,天花粉酒炒四錢,上肉桂、淮牛膝,淡豆豉各三錢。
用水二碗,煎至一碗,熱服即下。
熟料五積散,此方專治婦人產後外感內傷,瘀血不行,痰凝氣滯,頭疼身痛,惡寒發熱,心腹疼痛,寒熱往來,似瘧非瘧,小腹脹滿,傷風咳嗽,嘔吐痰水,不思飲食,胸緊氣急,手足搐搦,狀類中風,四肢痠疼,渾身麻痹,凡產後一切無名怪證,並皆治之。
夫產後百節俱開,氣血兩敗。外則腠理不密,易感風寒;內則臟腑空虛,易傷飲食;稍有不慎,諸證叢生。古書有產後以大補氣血為主,雜病以末治之之戒,後世莫不遵之。惟事滋補,不知風寒未去,食飲未消,滋補一投,反成大害。昧者猶以為藥力未到,愈補愈深,死而後己。
天下之通弊,莫此為甚!予昔於潭州遇師指授此方,按法治之,往輒裕如,不敢自秘,逢人口授,並曾刊板印送,於茲四十餘載,活人莫可勝紀。但慮世人不悟,以為淺近之方,安能神應若是?故古人謂千金易得,一訣難求。予今訣破,庶狐疑頓釋。方名五積者,謂此方能去寒積、血積、氣積,痰積、食積也。
白話文:
附方
熟地黃(20克),當歸(12克),炮製過的乾薑(8克),熟附子(8克),青桂皮(8克),上等人參(12-20克)。
如果加入幾錢鹿茸,效果會更快。用生薑、大棗作為藥引,加水煎煮後溫服。這個方子藥性平和,既能恢復散失的元陽,又能收斂紊亂的陰血,對於急救扶危,沒有比它更好的了。
催生簡便方
產婦如果能保持鎮定,忍受疼痛,等待時機,就不會有難產的危險。但如果因為慌張急迫,不幸遇到難產,那麼催生的方法是必須要知道的;又或者在偏遠鄉村,醫療條件不方便,這確實是很困苦的情況。因此,附上一些單方在這裡,以備急需。
一個方法是治療胎位不正、胎衣不下、以及死胎滯留的情況。用蓖麻子四十九粒,去掉外殼,搗爛成泥,在產婦頭頂中心剃去少許頭髮,將蓖麻膏塗在上面。過一會兒,感覺腹部向上提的感覺,就應該立刻除去藥膏,然後快速塗在產婦的腳心,這樣自然就能順產。胎兒生下來後要馬上清除藥膏,不然可能會造成腸子脫出。如果是胎衣沒有下來,將藥膏貼在腳心就會下來。
另一個方法是在偏遠鄉村沒有藥物的地方,不幸遇到難產時。可以找尋花椒葉、香圓葉、柚子葉、吳茱萸葉、生薑、生蔥、紫蘇等葉子,煮成一大盆濃湯。等到水溫可以下手時,讓產婦坐在小凳子上,放在盆的上方,用湯水淋洗她的肚臍、腹部和陰部,長時間淋洗,使氣血運行,很快就能夠生產。以上這些葉子,少一兩種也沒關係。
一個方法是治療死胎不下和胎衣遲遲不下的情況,用黑豆一升炒香炒熟,倒入一大碗醋,煎煮到剩六七分,去掉黑豆,取出湯汁,分三次服用。然後用溫熱的手順時針按摩小腹,胎兒和胎衣都會下來。
還有一個方法是用一大杯蜂蜜,用開水沖泡後服用,馬上就會見效;如果胎衣遲遲不下,再服一碗,就會下來。
一個方法是治療難產、胎位不正,或因為血海乾枯,導致胎死不下,慌亂無措,情況危急的時候,立即使用皮硝20克,熟附子6克,好酒半杯,童子尿半杯,一起煎煮三次,溫服後馬上就會順利生產,效果非常顯著。
另一個方法是治療產婦元氣極度虛弱,導致胎衣遲遲不下的情況,用純正的肉桂12克,當歸、川芎各6克,用酒煎煮,趁熱服用,馬上就會見效。
另一個方法是針對死胎不下,用麥芽半斤搗碎,加兩大碗水煎煮到剩下一碗,服用後就會將死胎排出。
還有一個方法是用酒炒過的天花粉16克,加上肉桂、淮牛膝、淡豆豉各12克。
用水兩碗,煎煮到剩下一碗,趁熱服用就會見效。
熟料五積散
這個方子專門治療婦女產後外感風寒,內傷積滯,瘀血不散,痰液凝結,氣機阻滯,引起的頭痛身痛、惡寒發熱、心腹疼痛、忽冷忽熱、像是瘧疾又不像瘧疾、小腹脹滿、傷風咳嗽、嘔吐痰水、食慾不振、胸悶氣短、手足抽搐、類似中風、四肢痠痛、全身麻木等產後一切原因不明的怪病。
產婦生產後,全身關節都打開了,氣血都虧虛。外在方面,皮膚毛孔鬆弛,容易感受風寒;內在方面,臟腑空虛,容易因為飲食而受傷;稍有不注意,各種病症就會產生。古書有告誡說,產後應以大補氣血為主,雜病在最後才治療。後世都遵循這個原則。只知道進補,卻不知道風寒沒有祛除、食物沒有消化,就開始進補,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糊塗的人還以為是藥力沒到,越補越嚴重,直到死亡才罷休。
這是天下最普遍的弊病!我以前在潭州遇到一位師父傳授這個方子,按照這個方法治療,每次都能成功,我不敢私藏,碰到人就口頭傳授,也曾經刊印散發,至今四十多年,救活的人數不勝數。只是擔心世人不明白,以為這是一個很淺顯的方子,怎麼可能如此神奇有效?所以古人說,千金容易得到,一個秘訣卻很難求。我現在把這個秘訣說破,希望大家能夠解除疑惑。這個方子叫做“五積”,意思是這個方子能去除寒積、血積、氣積、痰積、食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