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卷一 (1)
卷一 (1)
1. 入方
潔古枳實丸,治小兒傷食,脾不運化,以致面黃肚大。此方補多消少,誠為傷食運化之良方。
漂白朮(二兩,用土拌炒),小枳實(一兩,酒炒)
胃虛不思飲食者,加藿香葉五錢焙,西砂仁五錢酒炒,名香砂枳實丸;小兒體質肥白有痰者,加真廣皮五錢酒炒,法半夏五錢焙,名橘半枳實丸。
上藥炒制,以鮮荷葉包飯煨熟,去荷葉,將飯同前末搗勻,為丸極小。每一二錢,半飢白湯下。
胃苓丸,方見卷二傷濕門。
保和丸,治飲食停滯,胸膈痞悶,腹脹等證。
六神麯(炒),真廣皮(炒),法半夏,白雲苓(炒,各一兩),京楂肉(三兩),淨連翹(炒),蘿蔔子(炒,各五錢)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一二錢,薑湯下。
丁香檳榔丸,治傷食消之不去,以此下之。
黑牽牛(炒,取頭末,五錢),尖檳榔(炒,五錢),錦莊黃(五錢,酒蒸,曬乾),南木香(三錢),六神麯(炒,一兩)
共為細末,薑汁打米糊為丸。量兒大小加減用之。此方亦不峻厲,白湯送下。
消積丸,方見卷三嘔吐門。
六君子湯,方見卷二類搐門。
異功散,專治脾胃虛弱,吐瀉之後、大病之後,以此調理。
官揀參(切),漂白朮(土炒),白雲苓(乳蒸),真廣皮(酒炒),炙甘草(各等分)
生薑、大棗水煎服。為末,薑、棗湯調服亦可。
六神丸,與異功散主治同,實脾之功勝之。
官揀參(切片,焙乾),漂白朮(土炒),白雲苓(乳蒸),懷山藥(乳蒸),白扁豆(炒),炙甘草(各等分)
共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薑湯化下。
白話文:
潔古枳實丸,治療小孩子因飲食不當,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出現面色發黃、肚子脹大的情況。這個方子主要是補益脾胃,減少食物積滯,確實是治療食積、幫助消化的好方子。
- 漂白朮(二兩,用土拌炒過),小枳實(一兩,用酒炒過)
如果小孩脾胃虛弱、沒胃口,可以加入藿香葉五錢(烘焙過)、西砂仁五錢(用酒炒過),就叫做香砂枳實丸;如果小孩體質肥胖、痰多,可以加入真廣皮五錢(用酒炒過)、法半夏五錢(烘焙過),就叫做橘半枳實丸。
把以上藥材炒製好,用新鮮荷葉包裹米飯煨熟,去除荷葉,把米飯和藥末一起搗勻,做成非常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二錢,在半飢餓狀態下用白開水送服。
胃苓丸,配方在第二卷的傷濕門。
保和丸,治療因飲食停滯導致的胸悶、腹脹等症狀。
- 炒六神麯、炒真廣皮、法半夏、炒白雲苓(各一兩)、京楂肉(三兩)、炒淨連翹、炒蘿蔔子(各五錢)
把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薑湯送服。
丁香檳榔丸,治療吃太多東西無法消化,可以用這個藥來幫助消化。
- 炒黑牽牛(取頭末,五錢)、炒尖檳榔(五錢)、錦莊黃(五錢,用酒蒸過,曬乾)、南木香(三錢)、炒六神麯(一兩)
把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薑汁調米糊做成藥丸。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調整用量。這個方子藥性也不會太猛烈,可以用白開水送服。
消積丸,配方在第三卷的嘔吐門。
六君子湯,配方在第二卷的類搐門。
異功散,專門治療脾胃虛弱,適合在嘔吐腹瀉之後、大病初癒後用來調理身體。
- 官揀參(切片)、漂白朮(用土炒過)、白雲苓(用牛奶蒸過)、真廣皮(用酒炒過)、炙甘草(各等份)
用水煎生薑、大棗一起服用。也可以磨成粉末,用生薑大棗湯調服。
六神丸,和異功散主治的病症相同,但是它健脾的效果更強。
- 官揀參(切片,烘焙乾)、漂白朮(用土炒過)、白雲苓(用牛奶蒸過)、懷山藥(用牛奶蒸過)、炒白扁豆、炙甘草(各等份)
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顆,用薑湯化開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