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傷食證治

大凡小兒原氣完固,脾胃素強者,多食不傷,過時不飢。若兒先因本氣不足,脾胃素虧者,多食易傷,如攻伐一用,飲食雖消,而脾氣復經此一番消伐,愈虛其虛;後日食復不化,猶謂前藥已效,湯丸疊進,展轉相害,羸瘦日增,良可悲矣!故醫有貧賤之醫,有富貴之醫,膏粱子弟與藜藿不同,太平之民與瘡痍自別。

鄉村裡巷,頑夫壯士,暴有所傷,攻伐之劑,一投可愈;倘膏粱幼稚,稟受怯弱,嬌養柔脆,一例施之,貽害不小矣。

楚瞻曰:人之脾胃雖能化食,實由於水火二氣運用其間,非脾胃之所專能也。內火盛則脾胃燥,水盛則脾胃濕,皆不能健運,乃生諸病。如消渴證,火偏盛而水不能制;水腫證,水偏盛而火不能化。惟制其偏而使之平,則善矣。制者,非謂去水去火之意。人身水火,本自均平,偏者病也。

火偏多者,補水配火,不必去火;水偏多者,補火配水,不必去水。譬之天平,此重則彼輕,一邊重者,只補足輕之一邊,決不鑿去馬子,蓋馬子一定之數。今人見水利水,見火瀉火,是鑿馬子者也。

小兒之病,傷食最多,故乳食停滯,中焦不化而成病者,必發熱惡食,或噫氣作酸,或惡聞食氣,或欲吐不吐,或吐出酸水,或氣短痞悶,或腹痛啼叫。此皆傷食之候也,便宜損之。損之者,謂姑止之,勿與食也,使其自運。經謂傷之輕者,損谷則愈矣。損之不減,則用胃苓丸以調之;調之不減,則用保和丸以導之;導之不去,則攻下之。

輕則木香檳榔丸,重則消積丸。

傷食一證,最關利害。如遷延不治,則成積成癖;治之不當,則成疳成癆。故小兒之強壯者,脾胃素實,恃其能食,父母縱之,以致太過,停留不化。此食傷脾胃,真傷食也,可用前法治之。如小兒之怯弱者,脾胃素虛,所食原少,或因略加,即停滯而不化。此乃脾虛不能消穀,轉運遲耳,非真傷食,作傷食治則誤矣。惟宜六君子湯,助其健運,多服自愈。

凡小兒脾胃實者,倘縱其口腹,不知節制,則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而實者必致為虛矣。其體之虛怯者,能節其飲食,則腸胃不傷,穀氣漸長,而虛者終變為實矣。

凡傷食吐瀉後,則其所傷之物俱去,只與和其胃氣,或異功散,或六神丸。

白話文:

一般來說,小孩子的先天元氣如果很充足,脾胃功能也很好,就算吃多一點也不會受傷,而且過了一段時間就會感到餓。但如果小孩本身先天體質就比較虛弱,脾胃功能也不好,吃多一點就容易受傷。如果這時候像對付強壯的人一樣,用攻伐的藥物去消除積食,雖然食物是消化了,但脾胃之氣又被進一步削弱,導致更加虛弱。之後再吃飯,反而更難消化,如果還以為之前的藥有效,繼續吃藥,反而會不斷地傷害身體,導致小孩越來越瘦弱,實在令人感到悲哀!所以醫生有分替窮人看病的醫生和替有錢人看病的醫生,富家子弟和貧苦人家的小孩體質不同,生活安樂的人和遭受病痛的人體質也有差異。

在鄉下地方,如果粗壯的男人因為暴飲暴食而傷了身體,用攻伐的藥物,往往一吃就好。但如果是體質虛弱的富家子弟,從小被嬌生慣養,體質柔弱,如果用同樣的治療方法,造成的傷害會很大。

楚瞻說:人的脾胃雖然可以消化食物,但實際上是靠水和火兩種氣在其中運作,並不是單單脾胃本身就能做到。體內火氣太旺盛,脾胃就會乾燥;體內水氣太旺盛,脾胃就會濕滯,這樣都無法正常運作,就會產生各種疾病。例如消渴症,就是火氣太旺盛而水不足以制衡;水腫症,就是水氣太旺盛而火不足以轉化。只有平衡水火二氣,才能使身體健康。所謂平衡,並不是指要去除水或去除火,人體內水火本來就應該是均衡的,失衡才是生病的原因。

火氣偏旺盛的人,要補充水來制衡火,並不是要直接去除火;水氣偏旺盛的人,要補充火來轉化水,並不是要直接去除水。就像天平一樣,一邊重了,另一邊就會輕,只要在輕的那邊補足重量就好,並不需要把天平上的砝碼敲掉,因為砝碼數量是固定的。現在的人看到水就想利水,看到火就想瀉火,這就像把天平砝碼敲掉一樣。

小孩子生病,最常見的就是因為飲食不當。如果因為乳汁或食物積滯在中焦,無法消化而生病,一定會發燒、厭食,或者打嗝有酸味,或者聞到食物的味道就覺得噁心,或者想吐又吐不出來,或者吐出酸水,或者呼吸短促、胸悶,或者肚子痛、哭鬧。這些都是因為飲食積滯的症狀,應該用減少食物的方法來治療。所謂減少食物,就是暫時不要再給小孩吃東西,讓身體自己慢慢消化。醫書上說,輕微的積食,減少食物攝取就會好。如果減少食物還沒好,就用胃苓丸來調養;調養還沒好,就用保和丸來疏導;疏導還沒好,就用攻下的藥物。

輕微的可以用木香檳榔丸,嚴重一點可以用消積丸。

積食這個病,影響很大,如果拖延不治,就會形成積聚或癖塊;如果治療不當,就會變成疳病或癆病。所以,對於體質強壯的小孩,因為脾胃功能比較好,仗著自己能吃,父母又放縱他們,導致吃太多,積聚在體內無法消化。這種情況是食物損傷了脾胃,是真正的積食,可以用前面說的方法治療。但對於體質虛弱的小孩,脾胃本來就不好,吃得比較少,如果稍微多吃一點,就容易積滯無法消化。這種情況是因為脾胃虛弱,無法正常消化食物,導致食物運化比較慢,並不是真的積食,如果當作積食來治療就錯了。這種情況應該用六君子湯,幫助脾胃運作,多吃幾次就會好。

凡是脾胃功能比較好的小孩,如果父母放縱他們,不知道節制飲食,就會導致他們吃得越來越多,傷害腸胃,本來體質強壯的也會變得虛弱。反過來說,如果體質虛弱的小孩,能夠節制飲食,就不會傷害腸胃,這樣穀氣慢慢增長,本來虛弱的體質也會變得強壯。

一般來說,積食導致嘔吐或腹瀉後,積滯的食物都被排出去了,這時只要調和脾胃之氣就可以,可以用異功散或六神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