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五 (6)

1. 入方

加味葛根湯,治痘初熱,毒氣深重,大熱眩暈。

升麻,粉乾葛,京赤芍,炙甘草荊芥穗,北柴胡牛蒡子,白桔梗,淨連翹,淮木通,北防風

白話文:

綠升麻:一種中藥,具有清熱祛暑、涼血止血的功效。

粉乾葛:一種中藥,具有生津止渴、解毒清熱的功效。

京赤芍:一種中藥,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止痛的功效。

炙甘草:一種中藥,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荊芥穗:一種中藥,具有發汗解表、散風清熱的功效。

北柴胡:一種中藥,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火的功效。

牛蒡子:一種中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白桔梗:一種中藥,具有宣肺止咳、化痰祛瘀的功效。

淨連翹:一種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淮木通:一種中藥,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止痛的功效。

北防風:一種中藥,具有祛風散寒、清熱止痛的功效。

如大便結加紫草紅花,作渴加麥冬、花粉,腹痛加酒大黃,或秘結亦用酒大黃解之。

白話文:

如果大便乾燥,可以加紫草、紅花;如果口渴,可以加麥冬、花粉;如果腹痛,可以加酒大黃;如果便祕,也可以用酒大黃來治療。

水一碗,竹葉七片為引。

解毒葛根湯,治痘疹初熱,口渴不止。

粉乾葛,天花粉,綠升麻,杭麥冬,懷生地,酒黃芩,粉甘草,茅根汁

白話文:

  • 粉乾葛:葛粉。

  • 天花粉:天花粉。

  • 綠升麻:綠升麻。

  • 杭麥冬:麥冬。

  • 懷生地:懷生地黃。

  • 酒黃芩:黃芩,用酒浸泡過。

  • 粉甘草:甘草粉。

  • 茅根汁:茅根煮水得到的汁液。

水煎眾藥熟,以茅根汁對服。

人參麥冬散,治痘已出,或收或靨而渴不止。

官揀參,杭麥冬,粉乾葛,漂白朮,天花粉,酒黃芩,炙甘草

水煎,以竹瀝、乳汁對服。

七味白朮散,治痘因泄瀉,津液不足而作渴者。

官揀參,白雲苓,漂白朮,南木香,藿香葉,炙甘草(等分),粉乾葛(君)

白話文:

官府精心挑選的人參、白雲苓、漂白木香、南木香、藿香葉、炒甘草(分量均等),葛根粉(為主藥)

水煎,徐徐代茶飲

化毒湯,治痘初起,飲食如常,別無他證而腹痛。

粉乾葛,杭白芍,杭青皮,廣木香,陳枳殼,京楂肉,淨連翹,炙甘草

白話文:

  • 粉乾葛:磨成粉末的葛根。

  • 杭白芍:產於浙江杭州的白芍。

  • 杭青皮:產於浙江杭州的青皮。

  • 廣木香:產於廣東的木香。

  • 陳枳殼:存放多年的枳殼。

  • 京楂肉:產於北京的山楂肉。

  • 淨連翹:除去雜質的連翹。

  • 炙甘草:經過烘烤的甘草。

水煎,熱服。

三黃解毒湯,治痘初起,煩躁作渴,大便秘結腹痛。

酒黃芩,酒黃連紫草茸,鮮紅花,小枳實,淮木通,小檳榔,酒大黃

白話文:

  • 酒黃芩:以酒浸泡過的黃岑。

  • 酒黃連:以酒浸泡過的黃連。

  • 紫草茸:紫草的根莖部分。

  • 鮮紅花:紅花的花朵。

  • 小枳實:枳實的果實。

  • 淮木通:木通的莖。

  • 小檳榔:檳榔的果實。

  • 酒大黃:以酒浸泡過的大黃。

水煎滾,熱服。

建中托裡湯,治痘初熱,因泄瀉而腹痛。

官揀參,炙甘草,綠升麻,粉乾葛,白雲苓,陳枳殼,芽桔梗,小川芎,北柴胡,川獨活

白話文:

  1. 官揀參:

官揀參是指經過官府挑選過的人參,品質優良,藥效佳。

  1. 炙甘草:

炙甘草是指經過烘烤過的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1. 綠升麻:

綠升麻是一種中草藥,具有升陽舉陷、祛風通絡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脫肛、中風、半身不遂等疾病。

  1. 粉乾葛:

粉乾葛是指將葛根磨成粉末後,再經過乾燥處理而成的中草藥,具有清熱生津、止渴消渴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糖尿病、熱病口渴等疾病。

  1. 白雲苓:

白雲苓是一種中草藥,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水腫、脾虛泄瀉等疾病。

  1. 陳枳殼:

陳枳殼是指存放了三年以上的新鮮枳殼,具有破氣消積、化痰除濕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痰濕咳嗽等疾病。

  1. 芽桔梗:

芽桔梗是指桔梗的花蕾,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止咳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氣喘等疾病。

  1. 小川芎:

小川芎是一種中草藥,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風濕骨痛等疾病。

  1. 北柴胡:

北柴胡是一種中草藥,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表、退燒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等疾病。

  1. 川獨活:

川獨活是一種中草藥,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疾病。

水煎,姜引,加竹瀝對服。或五苓散加獨活亦可。

導赤散,治痘初起,發熱作搐。

大生地,淮木通,蘇薄荷,北防風,炙甘草,鏡辰砂(另研)

燈芯十莖引,水煎,以辰砂末調服。

瀉青導赤散,治痘應出不出而作搐。

當歸尾,淮木通,黑山梔,川羌活,北防風,小川芎,酒黃連,生甘草

白話文:

  • 當歸尾:當歸的尾部,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淮木通:淮河流域生長的木通,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

  • 黑山梔: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炎的功效。

  • 川羌活:生長在四川地區的羌活,具有祛風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 北防風:生長在北方地區的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止痛消炎的功效。

  • 小川芎:一種中藥材,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消炎的功效。

  • 酒黃連:用酒浸泡過的黃連,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消炎的功效。

  • 生甘草:未經加工的甘草,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竹葉七片,燈芯十莖引,以竹瀝對服。

麥冬導赤散,治牛蒡後,心煩啼叫不寧。

白話文:

《麥冬導赤散》用於治療牛皮癬後,出現心煩、啼叫不寧的症狀。

淮木通,杭麥冬,黑梔仁,生甘草

燈芯引,水煎服。

寧神湯,治痘後作搐,至危之候。

石菖蒲,白茯神,黑梔仁,川雅連,淮木通,官揀參,炙甘草

白話文:

石菖蒲:具有芳香醒腦、鎮靜、健胃、利尿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神經衰弱、失眠、健忘、消化不良、尿路感染等。

白茯神: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腦、益氣養陰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體虛乏力等。

黑梔仁:具有清熱降火、利尿通淋、止咳平喘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尿路感染、腎炎、水腫、支氣管炎、肺炎等。

川雅連: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肺熱咳嗽、血熱妄行等。

淮木通: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尿路感染、腎炎、水腫、瘡癤腫痛等。

官揀參:具有益氣補虛、養陰生津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體虛乏力、氣短氣促、心慌心悸、失眠多夢等。

炙甘草:具有益氣補虛、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體虛乏力、氣短氣促、心悸失眠、咳嗽氣喘等。

燈芯十莖為引,水煎,入竹瀝、人參湯對服。

抱龍丸,合前寧神湯,治痘後搐搦。

膽南星(四錢),天竺黃(五分),真牛黃(三分),明雄黃(五分),鏡辰砂(二分)

白話文:

  • 膽南星:四錢(約 12 公克)

  • 天竺黃:五分(約 1.5 公克)

  • 真牛黃:三分(約 0.9 公克)

  • 明雄黃:五分(約 1.5 公克)

  • 鏡辰砂:二分(約 0.6 公克)

共為末,甘草煎濃湯煮麵糊為丸。不用麝香,以痘瘡忌麝故也。

白話文:

把所有的藥材磨成粉末,用濃濃的甘草湯煮麵糊做丸劑。痘瘡忌諱麝香,所以不用麝香。

理中湯,治痘已現形,而吐瀉不止。

官揀參(一錢),漂白朮(二錢),炙甘草(一錢),綠升麻(一錢)

煨姜三片,大棗三枚,水煎服。

豆蔻丸,治痘出吐瀉,服理中湯不止者。

南木香(三錢),西砂仁(二錢),石龍骨(五錢),白枯礬(七錢),肉豆蔻(麵包,煨,五錢),赤石脂(煅過,七錢五分),訶子肉(淨肉,五錢)

白話文:

*南木香(三錢):三錢的南木香。

*西砂仁(二錢):二錢的西砂仁。 *石龍骨(五錢):五錢的石龍骨。 *白枯礬(七錢):七錢的白枯礬。 *肉豆蔻(麵包,煨,五錢):五錢的肉豆蔻,用麵包包裹,煨過的。 *赤石脂(煅過,七錢五分):七錢五分的赤石脂,經過煅燒過的。 *訶子肉(淨肉,五錢):五錢的訶子肉,經過淨化的。

共為末,米糊丸如胡椒大。三歲兒十丸,四歲以下二十丸,陳米飲下。

調中湯,治吐瀉既止,速調中氣。

官揀參,炙黃耆,漂白朮,杭白芍,南木香,廣陳皮,炙甘草

白話文:

  1. 官揀參:高品質的人參,由官府篩選。

  2. 炙黃耆:經過炙烤處理的黃耆。

  3. 漂白朮:經過漂白處理的蒼朮。

  4. 杭白芍:產於杭州的白芍。

  5. 南木香:產於南方的木香。

  6. 廣陳皮:產於廣東的陳皮。

  7. 炙甘草:經過炙烤處理的甘草。

大棗三枚為引,水煎服。如三焦火盛者,又當甘涼之劑解之,不在此例。

辰砂導赤散,治痘毒內攻,神識不清,或譫妄狂惑。

官揀參,正雅連,黑梔仁,漂白朮,淮木通,大麥冬,辰硃砂(另研)

白話文:

  • 官揀參:由官府挑選的參,質量上乘。

  • 正雅連:原產於廣西的連翹,藥用價值高。

  • 黑梔仁:曬乾的梔子仁,具有清熱瀉火的功效。

  • 漂白朮:經過漂白的朮,用於治療風濕。

  • 淮木通:淮安地區的木通,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

  • 大麥冬:曬乾的麥冬,用於治療肺熱咳嗽。

  • 辰硃砂(另研):將辰砂研磨成粉末,用於治療心悸失眠。

燈芯十莖,水煎,入竹瀝,調辰砂末服之。

補中益氣湯,治痘初熱,四肢厥冷,中氣弱也。

官揀參,炙黃耆,漂白朮,廣陳皮,當歸身,青化桂,炙甘草

煨薑、大棗引,水煎服。服藥後手足暖者生,逆冷不回者死。

玄參解毒湯,治痘初熱,毒火熏蒸,而見鼻血。

玄參,枯黃芩,炒梔仁,芽桔梗,懷生地,粉乾葛,荊芥穗,炙甘草

水煎,入茅根汁,加京墨磨濃調服。

黃連解毒合甘桔湯,治痘煩熱不止,口舌生瘡,咽喉痛。

酒黃連,酒黃芩,黑山梔,熟石膏,芽桔梗,淨連翹,南薄荷,荊芥穗,牛蒡子,生甘草

白話文:

  • 酒黃連:連翹用於治療感染和風熱感冒。

  • 酒黃芩:黃芩用於治療感染和清熱。

  • 黑山梔:山梔用於治療感染和清熱。

  • 熟石膏:石膏用於治療感染和清熱。

  • 芽桔梗:桔梗用於治療感染和清熱。

  • 淨連翹:連翹用於治療感染和風熱感冒。

  • 南薄荷:薄荷用於治療感染和清涼。

  • 荊芥穗:荊芥用於治療感染和風熱感冒。

  • 牛蒡子:牛蒡用於治療感染和清熱。

  • 生甘草:甘草用於治療感染和清熱。

水煎,和竹瀝服。

調元湯,治痘證自汗過多,衛氣反傷,宜止之。

大官揀,炙黃耆,條黃芩,漂白朮,杭白芍,杭麥冬,炙甘草

水煎服。如汗不止,加地骨皮麻黃根,以豬心肺煮湯,對前藥服,更妙。

白話文:

用沸水煎服。如果汗水不止,可添加地骨皮、麻黃根,以豬的心肺臟煮湯,再服用上述的藥物,效果更佳。

柴葛桂枝湯,治痘將出而憎寒振戰,此毒氣留連於腠理間也。

北柴胡,粉乾葛,川羌活,大揀參,北防風,嫩桂枝,牛蒡子,炙甘草

淡竹葉十片,水煎,熱服。

麻黃解毒湯,治痘未形,發熱不退,腠理閉塞及風寒外遏不出。

麻黃(去根節,用蜜酒炒黑),川羌活,綠升麻,荊芥穗,粉乾葛,北防風,淨蟬蛻,芽桔梗,牛蒡子,炙甘草

白話文:

陳麻黃(去除根部和節結,用蜂蜜和酒炒至黑色),川芎,淡綠色的升麻,荊芥穗,粉碎的葛根,北方的防風,乾淨的蟬殼,小桔梗的芽,牛蒡籽,烤過的甘草。

水煎,入燒過人屎調服。

托裡十補湯,治痘因泄瀉,毒氣內陷而不出。

官揀參,炙黃耆,當歸身,柴川樸,芽桔梗,青化桂,正川芎,北防風,香白芷,炙甘草

白話文:

嚴謹選擇的人參,用火烤過的黃耆,當歸的根莖,柴胡和川樸,桔梗的嫩芽,用青黛染過的肉桂,川芎的根莖,北方的防風,香白芷,用火烤過的甘草

水煎,調牛蒡子末服。

枳實導滯湯,治痘因傷飲食,鬱滯而不出。

小枳實,淨連翹,法半夏,酒黃連,山楂肉,炙甘草,紫草茸,酒大黃

白話文:

  • 小枳實:又稱青皮,是一種芸香科植物的果實。具有理氣、健脾、化痰的功效。

  • 淨連翹:連翹是一種忍冬科植物的花蕾。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

  • 法半夏:半夏是一種天南星科植物的塊莖。具有化痰、止咳、消痞散結的功效。

  • 酒黃連:黃連是一種毛茛科植物的根莖。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功效。

  • 山楂肉:山楂是一種薔薇科植物的果實。具有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功效。

  • 炙甘草:甘草是一種豆科植物的根莖。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

  • 紫草茸:紫草是一種紫草科植物的根莖。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 酒大黃:大黃是一種蓼科植物的根莖。具有瀉熱、通便、活血化瘀的功效。

水煎,調檳榔末服。

升麻葛根湯,治痘證初熱,將出未出,以此助其升生。

綠升麻,粉乾葛,白芍藥,炙甘草

口渴,加天花粉、杭麥冬、絲茅根汁;腹痛,加小枳實、淮木通、山楂肉;腰腳痛,加漂蒼朮、川黃柏、川羌活、淮木通;頭痛,加小藁本、香白芷;搐搦,加淮木通、水竹瀝、蘇薄荷、淨連翹;泄瀉,加官揀參、漂白朮、白雲苓、懷山藥;譫妄,加石菖蒲、黑梔仁、淮木通、辰砂末;四肢冷,加官揀參、炙黃耆、黑薑炭、青化桂;嘔吐,加漂白朮、白雲苓、法半夏、廣陳皮;衄血,加潤玄參、黑梔仁,枯黃芩、茅根汁;咽痛,加芽桔梗、牛蒡子、鮮射干;咳嗽,加廣陳皮、家蘇葉、陳枳殼、信前胡:大便秘,加懷山藥、紫草茸、鮮紅花、當歸尾;多啼哭,加淮木通、黑梔仁、正雅連、大麥冬;吐舌、弄舌證,並加正雅連、北防風、黑梔仁。以上皆用淨水煎服。

白話文:

  • 口渴:加入天花粉、杭白菊、絲茅根汁液。

  • 腹痛:加入小枳實、淮木通、山楂肉。

  • 腰腳痛:加入漂蒼朮、川黃柏、川羌活、淮木通。

  • 頭痛:加入小藁本、香白芷。

  • 搐搦:加入淮木通、水竹瀝、蘇薄荷、淨連翹。

  • 泄瀉:加入官揀參、漂白朮、白雲苓、懷山藥。

  • 譫妄:加入石菖蒲、黑梔仁、淮木通、辰砂末。

  • 四肢冷:加入官揀參、炙黃耆、黑薑炭、青化桂。

  • 嘔吐:加入漂白朮、白雲苓、法半夏、廣陳皮。

  • 衄血:加入潤玄參、黑梔仁,枯黃芩、茅根汁液。

  • 咽痛:加入芽桔梗、牛蒡子、鮮射干。

  • 咳嗽:加入廣陳皮、家蘇葉、陳枳殼、信前胡:

  • 大便祕:加入懷山藥、紫草茸、鮮紅花、當歸尾。

  • 多啼哭:加入淮木通、黑梔仁、正雅連、大麥冬。

  • 吐舌、弄舌證:加入正雅連、北防風、黑梔仁。

以上所有藥方都使用淨水煎煮服用。

隨證加味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