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一 (6)

1. 四脈主病

浮脈主表(病在外,)沉脈主裡(病在內;)遲脈主臟(病為寒,)數脈主腑(病為熱。)

五至四至為遲、為寒、為不足(浮遲外寒,沉遲內寒,有力實寒,無力虛寒;)

七至八至為數、為熱、為太過(浮數表熱,沉數里熱,有力實熱,無力虛熱。)

白話文:

浮脈主要對應身體表面的疾病(病在體表);沉脈主要對應身體內部的疾病(病在體內);遲脈主要對應臟腑的疾病(病因是寒);數脈主要對應六腑的疾病(病因是熱)。

脈搏跳動每分鐘四到五次是遲脈,代表寒症和不足(浮脈且遲緩表示體表受寒,沉脈且遲緩表示體內受寒,脈搏有力表示實寒,脈搏無力表示虛寒);

脈搏跳動每分鐘七到八次是數脈,代表熱症和過盛(浮脈且快速表示體表有熱,沉脈且快速表示體內有熱,脈搏有力表示實熱,脈搏無力表示虛熱)。

2. 主證

浮而有力風熱,無力陰虛;沉而有力痰食,無力氣滯;遲而有力為痛,無力虛寒;數而有力實熱,無力瘡瘍。

白話文:

脈象浮取時感覺有力,多為風熱;浮取感覺無力,多為陰虛。脈象沉取時感覺有力,多為痰食積滯;沉取感覺無力,多為氣機阻滯。脈象遲緩且有力,多為疼痛;脈象遲緩且無力,多為虛寒。脈象快速且有力,多為實熱;脈象快速且無力,多為瘡瘍。

3. 總括脈要歌

太淵一指定安危,六至中和五至虧。七八熱多三四冷,浮沉遲數貴詳推。有力為陽為實熱,虛寒無力里何疑。若能留意於中取,何致亡羊泣途岐。

浮而有力實兼風(風熱皆陽,表之實也,)無力陰虛汗雨蒙(陰榮妄泄,表之虛也。)有力而沉痰食害(痰凝食滯,結於裡也,)沉沉無力氣凝胸(氣滯於中,不運化也。)遲而有力多為痛(浮遲外痛,沉遲內痛,)無力虛寒氣血窮(氣弱血衰,至虛之候。)數脈熱多終有力(數而有力,實熱何疑,)瘡痍無力熱虛攻(陰血受傷,虛熱所致。)

白話文:

總括脈象要訣

按壓手腕太淵穴,一下就能知道身體的安危。脈搏一息跳六次,表示平和健康;跳五次就代表氣血虧虛。脈搏一息跳七八次,通常是體內熱盛;跳三四次則代表身體虛寒。脈象的浮、沉、遲、數,都要仔細推敲。脈搏有力,通常是陽氣旺盛、實熱的表現;脈搏虛弱無力,很可能是體內虛寒。如果能仔細觀察,掌握這些脈象的關鍵,就不會像迷路的人一樣,走錯路而後悔莫及。

浮取脈象時,感覺脈搏有力,通常是外感風邪或體內實熱(都屬於陽證),是表證且屬於實證。浮取脈象時,感覺脈搏無力,通常是陰虛而導致汗液過多,這是陰液虧虛,表證且屬於虛證。沉取脈象時,感覺脈搏有力,通常是痰飲或飲食積滯在體內(都屬於實證)。沉取脈象時,感覺脈搏無力,通常是氣機鬱滯於胸中,運化功能失常。脈搏跳動遲緩而有力,多半是身體疼痛(浮脈遲緩,多是體表疼痛;沉脈遲緩,多是體內疼痛)。脈搏跳動遲緩且無力,多半是虛寒導致氣血虧虛。脈搏跳動快速且有力,多半是實熱所致。脈搏跳動快速且無力,多半是瘡瘍或陰血受傷導致的虛熱。

4. 脈證宜忌歌

脈浮身熱汗之松(陽邪居表,應從汗解,)沉細身涼莫強攻(無論表裡,不堪攻伐。)咳嗽正嫌浮帶數(浮緩為宜,浮數大忌,)細沉腫脹定知凶(脾胃虛寒,愈不運化。)沉遲下痢方為吉(氣血俱傷,最嫌洪數,)洪大偏宜痘疹逢(陰陽充足,毒不能留。)腹痛不堪浮有力(三陰受病,浮則反常,)浮洪吐衄總無功(陽火太盛,陰血愈傷。)

陶節庵曰:診脈之要,無論浮沉遲數,但於有力無力中分。有力者為陽、為實、為熱;無力者為陰、為虛、為寒。至哉斯言也,後賢無忽!

白話文:

脈象浮現,身體發熱,且有出汗,表示是陽邪在表,應該用發汗的方式來解決;脈象沉細,身體發涼,就不應該強行用攻伐的方法來治療(不論病在表還是裡,都不適合用攻伐)。

咳嗽時,脈象最怕浮而帶數(應該是浮緩的脈象才好,浮數的脈象是大忌);脈象細而沉,身體腫脹,這一定是凶險的徵兆(表示脾胃虛寒,更加不能運化)。脈象沉而遲,同時有腹瀉,這反而是好的現象(表示氣血虧損,最怕出現洪數的脈象);脈象洪大,則適合在麻疹等疾病時出現(表示陰陽充足,毒邪不能停留)。腹痛時,如果脈象浮而有力,則表示病情不妙(三陰經脈受病,脈象浮現則反常);脈象浮而洪大,又有嘔吐或流鼻血的症狀,通常都無法達到療效(表示陽火太盛,陰血更加虧損)。

陶節庵說:診斷脈象的要點,無論脈象是浮、沉、遲、數,重點都要從有力或無力來分辨。有力表示是陽證、實證、熱證;無力則表示是陰證、虛證、寒證。這句話說得太好了,後世的醫者千萬不要忽略!

5. 保產論

生產一道,天地自然之理,不待勉強而無難者也。然今之世,往往以難產聞者,得無以人事之失,而損其天耶?保產之術,可不詳乎?世風不古,胎教久廢,為母者既不能保於平時,而徒臨產措置,猶覺其遲。謹將難產之由,詳列於左,庶知預為調攝也。

白話文:

生產這件事,是天地間自然的道理,本來不需勉強就會順利。然而現在這個世道,卻常常聽到難產的狀況,難道不是因為人為的疏失,損害了上天賦予的自然規律嗎?所以關於保養生產的方法,怎能不仔細探討呢?世風不像古代那樣淳樸,胎教也荒廢很久了,做母親的平時不能好好保養,等到臨盆才來處理,總覺得太慢了。因此,我將難產的原因,詳細列在下面,希望大家能知道事先做好調養。

6. 難產七因

一因安逸。蓋婦人懷胎,血以養之,氣以護之,宜常時微勞,令氣血周流,胞胎活動。如久坐久臥,以致氣不運行,血不流順,胎亦沉滯不活動,故令難產。常見田野勞苦之婦,忽然途中腹痛,立便生產可知。

二因奉養。蓋胎之肥瘦,氣通於母,母之所嗜,胎之所養。如恣食厚味,不知減節,故致胎肥而難產。常見藜藿之家,容易生產可知。

三因淫欲。古者婦人懷孕,即居側室,與夫異寢,以淫欲最所當禁。蓋胎在胞中,全賴氣血育養,靜則神藏,若情欲一動,火擾於中,血氣沸騰。三月已前犯之,則易動胎小產;三月已後犯之,一則胞衣太厚而難產,一則胎元漏泄,子多肥白而不壽。且不觀諸物乎?人與物均稟血氣以生,然人之生子,不能胎胎順,個個存;而牛馬犬豕,胎胎俱易,個個無損。何也?蓋牛馬犬豕一受胎後,則牝牡絕不相交,而人受孕不能禁絕,矧有縱而無度者乎!

四因憂疑。今人求子之心雖切,保胎之計甚疏,或問卜禱神,或聞適有產變者,常懷憂懼,心懸意怯,因之產亦艱難。

五因軟怯。如少婦初產,神氣怯弱,子戶未舒,更腰曲不伸,輾轉傾側,兒不得出;又中年婦人,生育既多,氣虛血少,產亦艱難。

六因倉皇。有等愚蠢穩婆,不審正產、弄產,但見腹痛,遽令努力。產婦無主,只得聽從,以致橫生倒生,子母不保。

七因虛乏。孕婦當產時,兒未欲生,用力太早;及兒欲出,母力已乏,令兒停住。因而產戶乾澀,產亦艱難,惟大補氣血助之可也。

白話文:

難產的原因有七種:

第一種原因是過於安逸。婦女懷孕時,需要血液來滋養胎兒,氣來保護胎兒。應該時常做些輕微的勞動,讓氣血運行順暢,胎兒也能活動。如果長時間坐著或躺著,導致氣不運行,血不流暢,胎兒也會停滯不活動,所以會導致難產。常見到在田野辛勞的婦女,突然在路上腹痛,很快就生產,這就可以證明。

第二種原因是過度滋養。胎兒的肥胖與否,氣是與母親相通的,母親喜歡吃的東西,也是胎兒所吸收的營養。如果放縱食慾,吃太多肥膩的食物,不知道節制,就會導致胎兒過於肥胖而難產。常見到吃粗茶淡飯的人家,生產比較容易,這就可以證明。

第三種原因是性慾。古代婦女懷孕後,會住在偏房,和丈夫分房睡,因為性慾是最應該禁止的。胎兒在子宮裡,完全依賴氣血來養育,安靜時精神可以收藏,如果情慾一動,體內的火就會擾動,血氣就會沸騰。懷孕三個月以前如果犯了性慾,容易動到胎氣而流產;三個月以後如果犯了,一方面可能導致胎盤太厚而難產,另一方面可能導致胎兒營養洩漏,生出的孩子多半肥胖但不長壽。難道不看看其他動物嗎?人和動物都依靠血氣而生,但是人生的孩子,並不是每次都能順利,也不是每個都能存活;而牛馬豬狗,每次生產都很容易,每個都沒有損傷。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牛馬豬狗一旦懷孕,雌性和雄性就絕不再交配,而人類懷孕卻不能禁絕性慾,更何況還有放縱慾望沒有節制的人呢!

第四種原因是憂慮和疑心。現代人雖然求子心切,但是保護胎兒的計畫卻很疏忽,有的求神問卜,有的聽到別人家生產有變故,就經常感到憂慮害怕,心裡懸著不安,因此生產也會比較困難。

第五種原因是身體虛弱。例如年輕婦女第一次生產,精神和氣力都比較虛弱,子宮頸還沒打開,加上腰部彎曲不能伸直,身體不停翻轉側臥,孩子無法順利產出;又或是中年婦女生育次數太多,氣虛血少,生產也會比較困難。

第六種原因是慌亂。有些愚笨的接生婆,不了解什麼是正常生產、什麼是難產,只要看到產婦腹痛,就急著要產婦用力。產婦沒有主見,只能聽從接生婆的話,因此導致胎兒橫生倒生,母子都難以保全。

第七種原因是虛弱乏力。孕婦在快要生產時,胎兒還沒有要出來的跡象,就太早用力;等到胎兒想要出來的時候,母親卻已經沒有力氣,導致胎兒停留在產道。因此產道會變得乾澀,生產就會困難,只有大量補充氣血才能幫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