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集成》~ 卷一 (2)
卷一 (2)
1. 入方
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煎,徐服。
集成金粟丹,方見卷二類搐門。
六味地黃湯,方見卷二胎疾門。
人參冬花膏,治氣逆咳血,痰中見血。
官揀參,天門冬,麥門冬,款冬花,川貝母,桑白皮,金井膠,片枯芩,白當歸(以上各一錢),北五味,炙甘草(各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龍眼核大。每一丸,燈芯湯下。
人參五味子湯,治久嗽脾虛,中氣怯弱,面白唇白,此神方也。
官揀參(一錢),漂白朮(一錢五分),白雲苓(一錢),北五味(五分),杭麥冬(一錢),炙甘草(八分)
生薑三片,大棗三枚,水煎,溫服。
清燥救肺湯,喻嘉言制。治諸氣膹郁,諸痿喘嘔,皆屬肺之燥也。
鮮桑葉(經霜者,得金氣而柔爛不凋,取之為君,用一錢),炙甘草(利胃,生用,一錢),熟石膏(稟清肅之氣,極清肺熱,用一錢二分),官揀參(生胃之津,養肺之氣,七分),胡麻仁(炒,研,一錢),真阿膠(八分),杭麥冬(去心,一錢二分),北杏仁(泡,去皮、尖,炒黃,七分),枇杷葉(一片,刷去毛,蜜塗,炙黃用)
水一碗,煎六分,頻頻分二三次服。痰多,加川貝母、栝蔞;血虛,加生地黃;熱甚,加犀角、羚羊角。
桔梗湯,治肺癰出膿血。
芽桔梗(二錢),白當歸(一錢),川貝母(一錢),栝蔞皮(一錢),漢防己(一錢),光杏仁(五分),陳枳殼(一錢),薏苡仁(二錢),生黃耆(一錢),鮮桑葉(一錢),潤玄參(一錢)
用蘆、茅桂三錢為引,水煎,熱服。
白話文:
入方:
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用水煎煮,慢慢服用。
集成金粟丹:藥方在第二卷「類搐門」篇。
六味地黃湯:藥方在第二卷「胎疾門」篇。
人參冬花膏:治療氣逆咳嗽帶血,痰中帶血。
選用上等人參、天門冬、麥門冬、款冬花、川貝母、桑白皮、金井膠、片狀黃芩、白當歸(以上各一錢),北五味子、炙甘草(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如龍眼核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燈芯草煎湯送服。
人參五味子湯:治療久咳、脾虛、中氣虛弱、面色蒼白、嘴唇發白,是個很好的藥方。
選用上等人參(一錢)、漂白過的白朮(一錢五分)、白茯苓(一錢)、北五味子(五分)、杭州麥冬(一錢)、炙甘草(八分)。
生薑三片,紅棗三顆,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清燥救肺湯:由喻嘉言先生創製,治療各種氣機壅塞、四肢痿軟、喘息嘔吐等,這些都屬於肺燥的症狀。
選用新鮮桑葉(經過霜打的,吸收了秋天的金氣,變得柔軟而不凋零,用它作為主藥,用一錢)、炙甘草(能夠調理脾胃,使用生的,一錢)、熟石膏(具有清肅之氣,能極好地清除肺熱,用一錢二分)、上等人參(能夠生津液,滋養肺氣,七分)、胡麻仁(炒過、研磨,一錢)、真阿膠(八分)、杭州麥冬(去心,一錢二分)、北杏仁(浸泡過、去皮尖、炒黃,七分)、枇杷葉(一片,刷去毛,用蜂蜜塗抹後烤黃)。
用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頻繁分兩三次服用。痰多,加入川貝母、栝蔞;氣血虛,加入生地黃;熱象嚴重,加入犀角、羚羊角。
桔梗湯:治療肺部膿瘍,有膿血排出。
選用芽桔梗(二錢)、白當歸(一錢)、川貝母(一錢)、栝蔞皮(一錢)、漢防己(一錢)、光杏仁(五分)、陳枳殼(一錢)、薏苡仁(二錢)、生黃耆(一錢)、新鮮桑葉(一錢)、潤玄參(一錢)。
用蘆根、白茅根、桂枝各三錢作為藥引,用水煎煮,趁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