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正

《幼幼集成》~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入方

五積散,治陰暑受寒,頭痛無汗惡寒,身體拘急,四肢痠疼,以此溫散之。

香白芷,真廣皮,川厚朴,芽桔梗,陳枳殼,正川芎,杭白芍,白雲苓,漂蒼朮,大當歸,製半夏,嫩桂枝,黑炮姜,炙甘草,生薑三片,紅棗三枚,水煎服。

清暑益氣湯,治傷暑煩熱,自汗口渴,畏寒發熱者。

官揀參(六分),炙黃耆(一錢),漂白朮(一錢),六神麯(五分),宣澤瀉(五分),川黃柏(五分),杭青皮(五分),粉乾葛(一錢),北五味(三分),炙甘草(五分),生薑一片,大棗三枚為引,水煎,熱服。

人參白虎湯,治中暑不惡寒而發熱者。

官揀參(一錢),熟石膏(二錢),淨知母(一錢),炙甘草(一錢),晚粳米(五錢),水煎,熱服口渴甚,加麥冬一錢,北五味五分。

調元生脈散,平肝木,益脾土,瀉邪火,補元氣。小兒要藥。

官揀參(一錢),炙黃耆(二錢),大杭冬(一錢),北五味(三分),炙甘草(一錢),生薑三片,大棗三枚,大煎,溫服。

加味五苓散,治暑證之要藥也。

漂白朮(二錢),白雲苓(二錢),結豬苓(二錢),宣澤瀉(二錢),青化桂(一錢),藿香梗(一錢),宣木瓜(一錢),西砂仁(一錢),生薑一片,大棗一枚,燈芯十莖引,水煎,熱服。

理中湯,治陰暑嘔吐,瀉利腹痛。

官揀參(三錢),漂白朮(三錢),黑炮姜(一錢五分),炙甘草(二錢),大棗三枚引,水煎。溫服。

白虎湯,治陽暑發熱,頭痛煩躁,大渴大汗,脈洪實,大便秘結,小便赤痛。

熟石膏(三錢),淨知母(二錢),炙甘草(一錢),晚粳米(一兩)

水一碗,先煎米熟,納後三味同煎,滾熱服。

生脈散,固中氣,清火熱,保肺金。

官揀參(一錢),大杭冬(三錢),北五味(七分)

水煎極濃,溫服。

薷苓湯,治陽暑脈虛,兼吐瀉。

漂白朮(二錢),陳香薷(一錢五分),白雲苓(二錢),結豬苓(二錢),宣澤瀉(二錢),青化桂(一錢),白扁豆(一錢五分),川厚朴(一錢),炙甘草(五分),生薑一片,大棗一枚,燈芯十莖引,水煎服。

四君子湯,方見三卷瘧疾門。

理中湯加芍藥,治傷暑腹痛泄瀉。

即本方加炒白芍藥一錢五分。

白話文:

[入方]

五積散: 用於治療因陰暑受寒引起的疾病,症狀有頭痛、沒有汗、怕冷、身體僵硬、四肢痠痛,用這個藥方來溫散寒氣。

藥材包含:香白芷、真正的廣陳皮、川厚朴、芽桔梗、陳枳殼、正川芎、杭州白芍、白雲苓、漂蒼朮、大當歸、製半夏、嫩桂枝、黑炮姜、炙甘草,加上三片生薑和三枚紅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清暑益氣湯: 用於治療因暑熱引起的煩躁、自汗、口渴、怕冷發熱等症狀。

藥材包含:上等的人參(六分)、炙黃耆(一錢)、漂白朮(一錢)、六神麯(五分)、宣澤瀉(五分)、川黃柏(五分)、杭州青皮(五分)、粉葛根(一錢)、北五味子(三分)、炙甘草(五分),加上一片生薑和三枚大棗作為藥引,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

人參白虎湯: 用於治療中暑但不怕冷而發熱的症狀。

藥材包含:上等的人參(一錢)、熟石膏(二錢)、淨知母(一錢)、炙甘草(一錢)、晚粳米(五錢),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如果口渴很嚴重,可以加入麥冬一錢和北五味子五分。

調元生脈散: 可以平息肝火、增強脾胃功能、消除體內邪火、補充元氣。是小兒的常用藥。

藥材包含:上等的人參(一錢)、炙黃耆(二錢)、大麥冬(一錢)、北五味子(三分)、炙甘草(一錢),加上三片生薑和三枚大棗,用水煎煮後溫服。

加味五苓散: 是治療暑熱證的重要藥方。

藥材包含:漂白朮(二錢)、白雲苓(二錢)、結豬苓(二錢)、宣澤瀉(二錢)、青化桂(一錢)、藿香梗(一錢)、宣木瓜(一錢)、西砂仁(一錢),加上一片生薑、一枚大棗和十根燈心草作為藥引,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

理中湯: 用於治療因陰暑引起的嘔吐、腹瀉腹痛。

藥材包含:上等的人參(三錢)、漂白朮(三錢)、黑炮姜(一錢五分)、炙甘草(二錢),加上三枚大棗作為藥引,用水煎煮後溫服。

白虎湯: 用於治療陽暑引起發熱、頭痛煩躁、口渴多汗、脈象洪大有力、大便秘結、小便赤痛等症狀。

藥材包含:熟石膏(三錢)、淨知母(二錢)、炙甘草(一錢)、晚粳米(一兩)。先用水煮米至熟,再加入其他三味藥一起煎煮,煮滾後趁熱服用。

生脈散: 可以鞏固體內中氣、清除火熱、保護肺部功能。

藥材包含:上等的人參(一錢)、大麥冬(三錢)、北五味子(七分),用水煎煮至藥液非常濃稠後溫服。

薷苓湯: 用於治療陽暑引起的脈虛,兼有嘔吐腹瀉等症狀。

藥材包含:漂白朮(二錢)、陳香薷(一錢五分)、白雲苓(二錢)、結豬苓(二錢)、宣澤瀉(二錢)、青化桂(一錢)、白扁豆(一錢五分)、川厚朴(一錢)、炙甘草(五分),加上一片生薑、一枚大棗和十根燈心草作為藥引,用水煎煮後服用。

四君子湯: 配方請見第三卷瘧疾門。

理中湯加芍藥: 用於治療因傷暑引起的腹痛腹瀉。

即在理中湯的基礎上加入炒白芍藥一錢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