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內府秘傳經驗女科》~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崩漏

皆由勞傷血氣,損衝任二脈,氣血俱虛,不能約制其經血,故忽暴下者,或漸成淋瀝者,蓋婦人皆由心事不定,或人事少,故貴勢脫。先富後貧,皆心火上炎,治當勸諭,而行鎮心火之藥。

白話文:

這些都是由勞累損傷氣血,損傷衝任二脈,氣血俱虛,不能約束經血所引起的。所以有的經血突然大量流下,有的經血逐漸淋漓不斷。蓋婦女大多因心事不定,或人事不足,所以貴婦和少婦容易患病。先富後貧的婦女,都是心火上炎所致。治療時應進行勸諭,服用鎮心火之藥。

【主意】

崩漏皆由血氣傷,脈來弦大細而長。東垣下陷不言熱,學者須知要忖量。丹溪每論虛濕熱,陰搏陽弱病之詳。脈弦而數當清熱,荊芥黃芩未服良。百草霜研宗四物,痛入延胡炒黑姜。脈濡氣虛參白朮續斷黃耆功效強。久崩下陷宜升舉,養血調脾瀉二陽。

白話文:

崩漏都是因為血氣受傷,脈象來弦,大、細而長。東垣認為下陷不一定是熱症,學者需要仔細揣測辨別。丹溪經常談論虛濕熱,陰氣壓制陽氣虛弱的病症詳情。脈象弦而數要清熱,服用荊芥、黃芩效果不佳。百草霜研磨加入四物湯,疼痛可加入延胡索、炒黑生薑。脈象濡緩、氣虛可加入黨參、白朮,續斷、黃耆功效強大。崩漏時間長、下陷應當升舉,養血、調養脾臟並瀉除陽明、少陽兩經。

2. 赤白帶

赤屬血,白屬氣,濕熱為病,漏與帶俱是胃中痰積下流,滲入膀胱,稠黏者是。又有如白湯者,名曰白濁,主燥濕為先,法當升之,甚者法以提其氣,宜斷厚味。

白話文:

紅色屬血,白色屬氣。濕熱為病,漏和帶都是胃中痰積下流,滲入膀胱,黏稠的便是。還有一種像白湯一樣的,叫做白濁,主要是因為燥濕引起的。治療方法應該以升提為主,嚴重的可以用提氣的方法,並且要戒除厚味。

【主意】

白帶根因濕熱當,赤榮白衛不調和。來而腰膝皆痠痛,漏下時多骨木枯。脈來弦緩傷乎風,炒姜散服絕其疴。伏龍肝散多靈驗,脈數樗根效更多。

白話文:

白帶的根本原因是濕熱過盛,氣血不調和。因此,患者會出現腰膝痠痛,白帶多而粘稠,骨骼枯瘦的症狀。如果脈象弦緩,則說明患者還伴有風寒之邪,這時可以服用炒姜散來治療。如果脈象數而快,則說明患者有血熱之症,這時可以服用伏龍肝散來治療。如果脈象數而遲,則說明患者有氣滯血瘀之症,這時可以服用樗根散來治療。

伏龍肝,艾葉川芎(各一錢五分),赤石脂(煅),麥冬(去心),乾薑(炙),川歸,肉桂甘草熟地(各三分)

白話文:

  • 伏龍肝、艾葉、川芎(各 6 公克)* 赤石脂(煅燒)、麥冬(去核)、乾薑(炙)、川歸、肉桂、甘草、熟地(各 1.8 公克)

加棗煎服,或為末,米飲酒下。

3. 安胎

胎氣宜清不宜熱,宜靜不宜動,有因胎病不安者,有因母病而胎不安者,宜預安之。

【主意】

妊婦全憑氣血諧,傷情冷熱挫為災。傷血脈濡宜四物,四君脈大旋安排。挫氣縮砂為末服,術芎芩歸不傷胎。

安胎飲

熟地白朮(炒),當歸(酒洗),川芎白芍茯苓黃芩甘草阿膠(炒),地榆艾葉(各五分),姜(三片)

白話文:

熟地、白朮(炒)、當歸(用酒洗過)、川芎、白芍、茯苓、黃芩、甘草、阿膠(炒過)、地榆、艾葉(以上各五錢)、姜(三片)

水煎服

胎氣鬱滯者,宜參蘇飲

人參(二錢),蘇葉(五錢)

水煎服

脾氣虛弱者,宜六君子湯

人參,甘草(各五錢),白朮(炒),茯苓(各一錢),半夏(制),陳皮(去白七分),加紫蘇,枳殼,姜(二片),棗(二枚)

白話文:

人參、甘草(各五錢)、白朮(炒後用)、茯苓(各一錢)、半夏(經過加工處理)、陳皮(去除白色的部分七分)、再加上紫蘇、枳殼、薑(兩片)、棗(兩枚)。

水煎,不拘時服

鬱結傷脾者,宜歸脾湯

人參,黃耆茯神,甘草,木香(忌火),酸棗仁(炒),白朮(炒),圓眼肉,加柴胡,梔仁(炒黑各等分),姜(一片)

白話文:

人參、黃耆、茯神、甘草、木香(忌火)、酸棗仁(炒)、白朮(炒)、圓眼肉,加上柴胡、梔仁(炒至黑色,每味藥材等份),再加入薑片一片。

水煎服

鬱怒肝脾者,宜四七湯

蘇葉,厚朴(薑汁炒),茯苓(各一錢),半夏(薑製,一錢五分)

加川芎、川歸,怒動肝火加五味子、柴胡、薑、棗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