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府秘傳經驗女科》~ 卷三 (5)
卷三 (5)
1. 產後血塊論
凡產後血塊,孕乃成余血之所積也。夫婦人血旺氣衰,二七而天癸至,三旬一見,以象月盈則虧也,行之有恆,名曰經。有孕則經不行,其餘血注於胞中,以護胎元。然一月名胎胚,二月名胎膏,三月後始成形而名胎。方受母血之陰庇,胎形尚小,食母血尚有餘,計前二月並積於胞,日久成塊,至產隨兒當下。多有產婦送兒送胞,勞倦無力,或調護欠溫暖,致塊痛,日久方散。
白話文:
所有產後血塊,都是懷孕期間積存的餘血所致。女性血旺氣弱,十四歲左右月經初潮(二七而天癸至),每個月來一次經(三旬一見),好比月亮有陰晴圓缺。行經很有規律,故稱月經。懷孕後月經停止,剩餘的經血流入子宮,以保護胎兒的生長(以護胎元)。妊娠第1個月稱「胎胚」,第2個月稱「胎膏」,第3個月後胎兒才成形,稱「胎」。胎兒剛受母血的陰性保護時,胎兒體型還很小,所吃的母血有餘,加上前兩個月的血塊積在子宮中,時間久了就形成了血塊。生產時血塊跟著胎兒一起排出。很多產婦產後要照顧孩子,又動不動勞累,身體虛弱,如果護理不周,就容易導致血塊疼痛。這些血塊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散去。
慎勿輕用攻血峻劑,勿多飲薑、椒、艾、酒,若過傷大熱,新血未免損失多矣。治法須頻服生化湯幾帖,以助血液行外,用熱衣暖腹。凡產後諸症,時俗之偏,治血塊有用生地、紅花以行之,蘇木、牛膝以攻之。治氣有用烏藥、香附以順之,枳殼、厚朴以舒之,甚有用青皮、枳實、蘇子以下氣定喘,用芩、連,梔、柏以除熱退煩。至若血枯大便實結,反用承氣下之而愈結,汗多小便短澀,反用五苓散通之而愈閉。
白話文:
不要輕易使用攻血峻劑,不要多喝薑、椒、艾、酒,如果過度傷了大熱,新的血液難免損失很多。治療方法要頻服生化湯幾帖,以幫助血液運行到體外,並用熱衣暖腹。凡是產後諸症,時俗的偏方,治血塊有用生地、紅花以行之,蘇木、牛膝以攻之。治氣有用烏藥、香附以順之,枳殼、厚朴以舒之,甚至有用青皮、枳實、蘇子以下氣定喘,用芩、連,梔、柏以除熱退煩。至於血枯大便實結,反而用承氣下之而愈結,汗多小便短澀,反而用五苓散通之而愈閉。
其用偏門罔知固本。又有視山楂能攻血塊,弱人頻服二三次者,此人必死無疑矣。
白話文:
使用偏方的人往往不知注重根本。還有人認爲山楂能化解血塊,身體虛弱的人經常吃一兩三次,這個人必定會死亡。
2. 生化湯論
凡產後氣血暴虛,理當大補,但惡露未盡,用補須知無滯。血能化又能生,攻塊無損元氣,行中又帶補養,方思萬全,治無一失。世以四物湯理產,誤人多矣。因地黃性寒滯血,芍藥酸寒無補正也。一產後惡露有塊作痛,名曰兒枕,世多專先消散,然後議補,又有消補混方,殊不知舊血須當清化,新血亦當生養,若專主攻舊,而新血亦不寧矣。
白話文:
凡是產後氣血突然虛弱,理論上應該大力補養,但惡露還沒有排盡,用補藥的時候,務必注意不要發生阻滯。氣血具有轉化和生養的功能,攻逐瘀塊的同時,也不會損傷元氣,行氣活血的同時,又能滋補養身,只有在全面考慮的情況下,治療纔不會有疏漏。當今世人多用四物湯來調理產後,實在誤人不少。因為地黃性格寒冷,會阻滯瘀血,芍藥酸寒性藥,沒有補益正氣的作用。有的產後惡露中有瘀塊作痛,稱為「兒枕」,世人多先專一消散瘀塊,然後再考慮補養,還有的用消散與補養兩種藥方混雜在一起,殊不知舊有瘀血必須要清化乾淨,新產生的血液也應當予以生養滋潤,如果專一攻逐舊瘀,新生的血液也難以安寧。
世以濟坤丹又名回生丹治產,用以攻血塊下胞落胎,雖見速效,其元氣未免虧損,慎毋視為良劑。濟坤丹或不得已而用以下胞下胎,只可一丸,決不可多服。今予之生化湯,因藥性功效而立名也。蓋產後血塊當消,新血宜生。若專消則心血不寧,專生則舊血亦反滯矣。考諸藥性惟芎、歸、桃仁三品,藥性善破舊血,驟生新血,佐以炙黑乾薑,甘草引三品入於肺肝,生血利氣五味共方。則行中有補,化中有生,實產後聖方,因名生化湯。
白話文:
世人用濟坤丹,又名回生丹,來治療產後血塊下胞落胎,雖然見效快,但是元氣免不了會損傷,千萬不要把濟坤丹看作是良藥。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吃濟坤丹以下胞落胎,也只可以吃一丸,絕對不能多吃。現在我給產婦開的生化湯,是根據藥物的特性和功效而取的名字。產後血塊應該消散,新的血液應該產生。如果只專注於消散血塊,那麼心血就不會平和;如果只專注於產生新血,那麼舊血反而會滯留。細究各種藥物的特性,只有芎、歸、桃仁三種藥材,藥性既能消散舊血,又能迅速產生新血。再佐以炙黑乾薑,甘草將三種藥材引導至肺和肝,產生血液,增強氣血,五種藥材共同組成方劑。在消散的同時有益補,在轉化的同時有新血產生,這實在是產後的聖方,因此取名為生化湯。
凡病起於血氣之衰,脾胃之虛,而產後血氣脾胃之虛衰尤甚。是以丹溪先生論產後必當以大補血氣為先,雖有他症,以末治之。此三言者,盡醫產之大旨,若能擴充立方用藥,則治症可以無大過矣。惟醫者詳之。生化湯有孕至七八個月,照方預製二三帖,至胞衣易破,速煎一帖,候兒下地即服。
不問正產半產,雖少壯產婦,平安無恙,俱宜服二帖,以消血塊,生養新血。
白話文:
所有的疾病都起因於血氣的衰竭,脾胃的虛弱,而產後血氣脾胃的虛弱衰竭尤為嚴重。因此,丹溪先生提出產後必須以大補血氣為先,即使有其他症狀,也要先顧末症再顧根本。這三句話涵蓋了產科治療的大原則,如果能夠以此為基礎擴充處方用藥,則治療疾病就不會出現大的過失。但願醫生們能夠詳細地理解。生化湯在懷孕至七八個月時,按照方劑預先製作兩三帖,等到胎盤容易破裂時,快速煎煮一帖,等到孩子落地後立即服用。
當歸(八錢,酒洗),川芎(四錢),乾薑(五分,炙黑存性),桃仁(十五粒去皮尖),甘草(五分,炙)
白話文:
- 當歸(重量為八錢,以酒清洗)
- 川芎(重量四錢)
- 乾薑(重量為五分,以火烤成黑色,並保留其藥性)
- 桃仁(十五粒,去皮和尖端)
- 甘草(重量為五分,以火烤過)
用水二盅煎七分,加酒七茶匙稍熱服。渣留與後帖渣共煎,二帖共煎三次,要在一二時辰之內,未進飲食之先,相繼煎服。因下焦惡露而服,多服而頻,則連化而驟生長新血,自免暈症。其胎前素弱及產後勞倦,又當再製二帖煎服,以防昏倦。且產婦服一帖,漸增精神幾分,不厭藥之頻也。
白話文:
將兩碗水煮沸,加入七勺酒,稍稍加熱後服用。藥渣留著與後帖的藥渣一起煮,總共煮三次,要在早晚兩次,進餐之前,連續服用。由於是為了治療下焦惡露而服用,因此服用次數越多,頻率越高,則汙血就越容易轉化,而迅速生成新的血液,自然就能免除暈眩的症狀。如果產婦本身體質虛弱或產後勞累,則還應再準備兩帖藥煎服,以防止昏倦。而且產婦服用一帖藥,精神就漸漸好轉幾分,因此不會覺得藥太過頻繁。
若照常症,今日服一帖,明日服一帖,豈能扶救將絕之氣血也。若虛人見危症及熱症墜胎或勞甚,身熱頭痛,服藥四五帖稍安,未除血痛,又當再製服之。
加參生化湯
白話文:
如果還是老樣子,今天吃一劑藥,明天再吃一劑藥,怎麼能補救身體將要枯竭的血氣呢?如果虛弱的人遇到危險的疾病和發熱的症狀墮胎或勞累過度,全身發熱頭疼,吃了四五劑藥稍有好轉,沒有消除血痛,還應該繼續服用藥物。
治產後諸危急症,可通用一日一夜,必須頻服之三四帖,若照常症,今日一帖,明日一帖,豈能接補將絕之氣血,救危急之症哉。
白話文:
治療產後出現危急症狀時,可在一晝夜內連服3到4帖藥,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就需要繼續服藥,如果按照正常的劑量,今天服1帖,明天再服1帖,這樣不能補充極其虛弱的氣血,也無法解救危急的症狀。
當歸(三錢),川芎(一錢五分),乾薑(四分,炙黑存性),甘草(三分,炙),桃仁(十五粒,去皮尖),人參(二錢)
若虛脫冷厥危症汗多,加參至三四錢之數,用棗水煎服,
加減法
白話文:
當歸 (15 公克) 、川芎 (7.5 公克) 、乾薑 (2 公克,烤至黑色,保持藥性) 、甘草 (1.5 公克,烤過) 、桃仁 (15 粒,去除外皮和尖端) 、人參 (10 公克)
脈脫形色脫將絕症,必服此方,頻灌救之,加參四五錢。分娩後血暈血崩症,如兼汗多,形色脫去宜服此方。若無汗不脫者,只服生化本方,不必加參。分娩後血崩形色脫,宜服此方,又宜頻煎服,必加參三四錢。分娩後手足冷發厥,服此方加參三四錢,兼汗亦加參三四錢,麥冬一錢。
白話文:
如果脈象虛弱、神色脫離、形體消瘦,已經到了病情危急的階段,必須服用此方,頻繁灌服以挽救生命,並加入人參四到五錢。產後血暈血崩症,如果同時汗出過多,神色脫離,應該服用此方。如果沒有汗出或神色沒有脫離的症狀,只需要服用生化本方,不必加入人參。產後血崩、神色脫離,應該服用此方,並應該頻繁煎煮服用,必須加入人參三到四錢。產後手腳冰冷、發厥,服用此方並加入人參三到四錢,如果同時有汗出的症狀,也加入人參三到四錢,麥冬一錢。
左尺脈弱,宜加人參。若產後汗多,加參三、四錢。汗多渴甚,加參三、四錢,麥冬三錢。汗多氣短似喘,加參三、四錢。汗多痰嗽,加竹瀝,薑汁,杏仁二十五粒。汗多嗽喘聲聲,加杏仁十粒,桔梗五分。無汗嗽喘氣短者加半夏一錢,杏仁十粒,桔梗五分。汗多身熱氣短加參三四錢,汗不止加黃耆一錢。
白話文:
- 如果左尺脈搏虛弱,宜加人參。
- 如果產後多汗,加人參三、四錢。
- 如果多汗、口渴嚴重,加人參三、四錢,麥冬三錢。
- 如果多汗氣短似喘,加人參三、四錢。
- 如果多汗痰嗽,加竹瀝、薑汁、杏仁二十五粒。
- 如果多汗嗽喘聲聲,加杏仁十粒,桔梗五分。
- 如果無汗嗽喘氣短,加半夏一錢,杏仁十粒,桔梗五分。
- 如果多汗身熱氣短,加人參三四錢;如果汗不止,加黃耆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