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蕭序
蕭序
1. 蕭序
唐孫真人著《千金要方》,謂生民之道,莫不以養小為大,若無小卒不成大,故孫氏方先小兒而後丈夫耆老,實崇本之義。譬夫良苗嘉植,初生之日,不克培其根本,去其蝥賊,鮮有不夭折者;即幸而長成,其華實亦必不茂,則小兒科之急需講求,洵醫林之先務也。惟小兒氣質微弱,有病每不能自為陳說,故醫家目為啞科,最不易治。習是科者,必先於天時之寒暖、地勢之高下、以及人身十二經脈之環周、奇經八脈之起止、三百六十五穴之部位,平日瞭然於心,臨證復察色聽聲,反復推求,始能洞悉病情,而不致僨事。故尚書謂保民如保赤子,良以保民者,必周知民間之疾苦,所惡勿施,所好與聚,而民始治;猶保赤者,必誠求赤子之隱曲,時其飢飽,適其寒溫,而赤子始安。
余以輇材,奉命巡閱兩湖,督理軍務,兼長民政,夙夜只懼,不憚博訪諏諮,期舉閭閻之疾苦,掃除而廓清之,為吾鄉父老昆弟謀樂利而策安全。顧箕畢之好惡不同,一人之耳目有限,往往事與願違,力不從心者,時或不免。至此始恧然於保民之難,愈憬然於保赤之不易。適吾宗北承孝廉倦遊回鄂,攜有手校《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二十卷。余素稔小兒科之難,而善本尤不易得,因捐資付梓,復商之北承孝廉,重加讎校,以免魯魚帝虎,貽誤將來。
庶幾保民之願,雖未盡償於目前,而保赤之心,尚幸流傳於後世。至此書為醫學之寶笈,幼科之金針,前人序論,言之綦詳,茲不贅述。
歲次甲子首夏兩湖巡閱使督理軍務兼湖北省長黃岡蕭耀南衡山敘於武昌節署。
白話文:
唐代孫思邈真人所著的《千金要方》中說,治理百姓之道,沒有不把養育孩童視為最重要的。如果沒有小的開始,就不會有大的成就。所以孫氏的方劑先談論小兒科,再講述成年男子和老年人的醫理,這實在是重視根本的道理。好比優良的幼苗和美好的植物,在剛出生時,如果不培植它的根基,除去那些害蟲,很少有不夭折的。即使僥倖長大成人,開的花和結的果也必定不茂盛。因此,小兒科的迫切需要研究是醫學界的首要任務。只是小兒的氣質虛弱,生病時常常不能自己表達,所以醫家將其視為啞科,最不容易治療。學習這個科目的人,必須先對天時的寒冷溫暖,地勢的高低,以及人身十二經脈的循環,奇經八脈的起點和終點,三百六十五個穴位的部位,平日就非常清楚,等到臨床診斷時再觀察氣色、聽聲音,反覆推敲,才能夠完全了解病情,而不至於失敗。所以《尚書》說治理人民要像保護嬰兒一樣。實在是因為治理人民的人,必須完全了解民間的疾苦,不把人們厭惡的事情加在他們身上,給予他們喜歡的東西,人民才能安定。就像保護嬰兒的人,必須誠心尋求嬰兒的隱藏需求,按時給他們餵食,讓他們感覺舒適,嬰兒才能平安。我因為才能平庸,奉命巡視兩湖地區,督理軍務,兼管民政,早晚都感到害怕,不敢懈怠,廣泛地訪問和諮詢,希望能夠消除百姓的疾苦,使他們安居樂業,為家鄉父老兄弟謀求幸福和安全。但是眾人的喜好不同,一個人的見識有限,往往事與願違,力不從心的時候,也時常發生。到了這個時候,才感到治理人民的困難,更加體會到保護嬰兒的不容易。剛好我的宗族北承孝廉結束遊歷回到湖北,攜帶了親手校對的《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二十卷。我一直都知道小兒科的難度,而精善的版本更是難以得到。因此,我捐出資金將它印刷出版,又和北承孝廉商議,再次校對,以避免文字上的錯誤,誤導後人。希望我保護百姓的願望,雖然不能在現在完全實現,但是保護嬰兒的心意,還能幸運地流傳到後世。這本書是醫學的寶貴典籍,小兒科的珍貴指南,前人的序言已經說得很詳細,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歲次甲子年(1924年)初夏,兩湖巡閱使、督理軍務兼湖北省長黃岡人蕭耀南,在武昌官署撰寫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