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精要》~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月經門諸論

苟或七情內傷,六淫內侵,飲食失節,起居不時,脾胃虛損,心火妄動,則月經不調矣。夫血生於脾土,故云脾統血。凡血病當用甘溫之藥,以助陽氣,而生陰血也。

血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五臟,灑陳六腑,在男子則化為精,在婦人則上為乳汁,下為月水,故雖心主血,肝藏血,實皆統攝於脾,補脾和胃,血自生矣。凡經行之際,禁用苦寒之藥,飲食亦然,凡女子天癸未至之前為病,多從心脾,天癸既至之後,多從肝腎。

婦人經水與乳,俱由脾胃所生,穀氣入胃,其清純津液之氣歸於心,入於脈,變赤而為血,血有餘則注於衝任而為經水,經水者陰水也。陰必從陽,故其色赤,稟火之色也。沖為血海,任主胞胎,若男子媾精,陰陽和合而成孕,則其血皆移陰於胎矣,既產。則胃中清純津液之氣,歸於肺,朝於脈,流入乳房,變白為乳,是稟肺金之色也。

若不自哺,則陽明之竅不通,胃中津液仍歸於脈,變赤而腹為月水矣。

夫男女各有精,凡房勞不節,皆能大傷精氣,故曰精枯殺人。奈世人所論,獨重男子,不知書云。女子嗜欲過於丈夫,感病倍於男子,況產蓐帶下,三十六病,損氣傷血,挾症多端,故女人尤宜清心節欲,便是調經卻病之第一。

白話文:

如果因為情緒內傷、外感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侵入、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導致脾胃虛弱、心火過旺,就會引起月經不調。血是由脾胃運化的水穀精微所產生,所以說脾統管血。凡是血方面的疾病,應該使用甘溫的藥物,來幫助陽氣,進而產生陰血。

血是水穀精微之氣所化生,它調和五臟、流注於六腑。在男子身上,血化為精;在婦女身上,血向上化為乳汁,向下則為月經。所以,雖然心主血,肝藏血,但實際上都由脾所統攝。補養脾胃,使脾胃功能強健,血自然就會產生。凡是在月經期間,禁用苦寒的藥物,飲食也要注意。一般來說,女子在天癸(指青春期)來之前生病,多半是心脾的問題;天癸來之後,多半是肝腎的問題。

婦女的月經和乳汁,都是由脾胃所生。食物消化後,其中的清純精微之氣歸於心,進入脈管,變成紅色而為血。血有剩餘的就注入衝脈和任脈,成為月經,月經是屬於陰性的水液。陰必須跟隨陽,所以它的顏色是紅色,是稟承火的顏色。衝脈是血海,任脈主掌胞胎。如果男子交合射精,陰陽調和而懷孕,那婦女的血就都轉移到胎兒那裡。等到生產後,胃中的清純精微之氣,轉歸於肺,流向脈管,再流入乳房,變成白色而為乳汁,這是稟承肺金的顏色。

如果產後不親自哺乳,陽明胃經的通道不暢通,胃中的津液仍然會回到脈管,變成紅色而向下形成月經。

男女都有精,凡是房事不節制,都會大大損傷精氣,所以說精氣耗盡會導致死亡。但世人所論,只重視男子,卻不知道書上說,女子慾望比男子更強烈,所感生的疾病也比男子多。何況婦女還要經歷生產、產後惡露、各種婦科病,三十六種病症,這些都會耗損氣血、引起許多併發症。因此,女人更應該清心寡慾,這是調養月經、治療疾病的首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