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秘旨》~ 卷一 (2)
卷一 (2)
1. 驗胎散
真雀腦芎(一兩),當歸(全用七錢),為細末。作兩股。濃煎膠湯一盞。酒調服。服後二三時覺臍腹作動。此有胎也。動罷即愈。安穩無虞。如不是。胎不動。所滯惡物自行。如一服不覺。再煎紅花湯調下。一服必效。
白話文:
將真雀腦芎(一兩)和當歸(全用七錢)磨成細末,分成兩份。用濃稠的膠湯煎煮一碗,再用酒調和後服用。服用後兩三個小時如果感覺到肚臍周圍和腹部有動靜,就表示有懷孕。動的感覺停止後就會恢復正常,沒有任何問題。如果沒有懷孕,就不會有胎動,而是會將體內滯留的瘀血等穢物自行排出。如果服用一次沒有感覺,就再煎煮紅花湯調和後服用,服用一次必定見效。
2. 探胎散
皂角(去皮),炙甘草(各一錢),黃連(五分),為末。溫酒調服。有胎則吐。無胎不吐。一法經水三月不行。用川芎(三錢),為末。煎艾湯調服。服後一時腹內微動。非胎不動。大約尺脈調而不月水者。孕也。如經閉。脈必不正。或不至。
白話文:
將皂角去皮、炙甘草各取一錢,黃連取五分,一起磨成粉末。用溫熱的酒調和後服用。如果懷孕了就會嘔吐,沒有懷孕就不會嘔吐。
另一種方法是,如果月經三個月沒有來,用川芎三錢磨成粉末,用艾草煎湯調和服用。服藥後如果腹內在一時之間有輕微的動靜,那一定就是懷孕了。
大約來說,如果把脈發現尺脈平和正常,但月經卻沒來,那就是懷孕了。如果月經閉止,脈象一定會不正常,或者甚至摸不到脈。
3. 養胎
婦人童幼。天癸未行之先屬少陰。天癸既行屬厥陰。天癸既絕屬太陰。或妊娠養胎。始於厥陰者。是祖氣生化之原也。陰陽配合。故次及少陽膽經。五行相生。正是肝膽之木。次及胞絡。三焦之火。歷脾、腎、肺、大腸、胃、膀胱而終十月之期焉。惟手少陰、太陽、二經。無專養者。君主之官。無為而已。
一月肝足厥陰經。
二月膽足少陽經。
三月胞絡手厥陰經。
四月三焦手少陽經。
五月脾足太陰經。
六月胃足陽明經。
七月肺手太陰經。
八月大腸手陽明經。
九月腎足少陰經。
十月膀胱足太陽經。
按回回國。譯天文書。七曜相照。所屬與前不同。今並載以備參考。(初時胎宮極熱。將外膚蒸乾後為胞衣。)
一月土星照。
二月木星照。(色變紅。)
三月火星照。(心肝腦成。)
四月太陽照。(身體全成。)
五月金星照。(毛髮成。)
六月水星照。(舌動。口開。)
七月太陰照。(此月胎中有力。若是月生。養得長成。)
八月又土星照。(土星性燥。胎氣動。兒昏沉。是月生。養不長成。)
九月又水星照。(熱潤。有力轉動。)
十月既足。氣全力生。
白話文:
婦女從幼年到青春期,在月經來潮之前屬於少陰經的範疇;月經來潮之後屬於厥陰經的範疇;月經斷絕之後則屬於太陰經的範疇。懷孕養胎,最初的階段是從厥陰經開始,因為這裡是生命能量生化之源。陰陽相互配合,所以接著會影響到少陽膽經。這是五行相生的道理,正好是肝膽屬木。接著影響到胞絡和三焦,它們屬火。然後依次經歷脾、腎、肺、大腸、胃、膀胱,最後完成十個月的孕期。只有手少陰經和太陽經,沒有特別需要養護的,因為它們是君主之官,順其自然就好。
懷孕第一個月,養護的是肝經(足厥陰經)。
第二個月,養護的是膽經(足少陽經)。
第三個月,養護的是胞絡經(手厥陰經)。
第四個月,養護的是三焦經(手少陽經)。
第五個月,養護的是脾經(足太陰經)。
第六個月,養護的是胃經(足陽明經)。
第七個月,養護的是肺經(手太陰經)。
第八個月,養護的是大腸經(手陽明經)。
第九個月,養護的是腎經(足少陰經)。
第十個月,養護的是膀胱經(足太陽經)。
根據回回國翻譯的天文書記載,星體照耀與之前說的不同,現在也一併記錄下來供大家參考。(剛開始懷孕時,子宮非常熱,將胎兒外面的皮膚蒸乾後就形成了胞衣,也就是胎盤。)
懷孕第一個月,是土星照耀。
第二個月,是木星照耀。(胎兒顏色轉紅。)
第三個月,是火星照耀。(胎兒的心臟、肝臟、大腦開始形成。)
第四個月,是太陽照耀。(胎兒的身體基本發育完成。)
第五個月,是金星照耀。(胎兒的毛髮開始生長。)
第六個月,是水星照耀。(胎兒的舌頭會動,嘴巴會張開。)
第七個月,是太陰照耀。(這個月的胎兒很有活力,如果這個月出生,容易養育長大。)
第八個月,又是土星照耀。(土星性質乾燥,胎氣躁動,胎兒會昏沉,這個月出生的孩子不容易養大。)
第九個月,又是水星照耀。(胎兒感覺溫潤,很有力氣地轉動。)
第十個月,胎兒發育成熟,充滿力量即將出生。
4. 安胎
安胎之法。以養血氣。理脾胃為主。白朮益脾,以培萬物之母。條芩固中瀉火氣,能滋子戶之陰,使火不妄動,所以為安胎聖藥。砂仁安胎,以其止痛行氣故耳。勞神動怒,情欲之火,俱能墮胎。推原其本,皆因於熱。火能消物,造化自然。古方謂風冷傷於子宮而墮,未達病情者也。
如慣墮胎之婦,或中氣不調,食少,且不必養血,先理脾胃,次服補中益氣湯,使氣血自生。因母病而動胎者,但治母病,其胎自安。因胎病而致母病者,但安胎則母病自愈。胎多在三月分而墮者,爾時手厥陰心胞絡,主養胎元,勞心多慮,心胞絡虛,不能養胎則墮。治宜兼制火。
用四物湯加黃柏、元參、白朮、條芩。左脈微弱,身痛,夜熱,腰痛,胎不安,屬血虛。用四物湯,加杜仲、黃芩、白朮、秦艽。
右脈寸關大而無力,似滑,且不流利,倦怠懶於言動,屬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杜仲、條芩。
兩手脈俱弱,胎常墜,屬氣血兩虛。用八珍湯,加山梔、杜仲、續斷、條芩、白朮。孕婦忽然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胎動腹痛,是氣虛也。用佛手散,加黃耆、糯米,濃煎汁服。如腹不痛,單用耆、糯米。(佛手散方見秘要。)
孕婦下赤汁,屬血虛有火。正方用子芩、當歸、川芎,煎服。若奇兵則用銀苧酒。
白話文:
安胎的方法,主要是調養血氣、調理脾胃。白朮能增強脾的運化功能,以此來培養孕育萬物的根本;黃芩能固護中焦、瀉除火氣,並滋養子宮的陰液,使火氣不妄動,所以是安胎的良藥。砂仁之所以能安胎,是因為它能止痛和疏理氣機。過度勞神、動怒、情慾之火,都會導致墮胎。追究其根本,都因為體內有熱,火能消磨物質,這是自然規律。古書認為風寒侵襲子宮導致墮胎,是沒有深入了解病情的說法。
對於習慣性流產的婦女,或是中氣不調、食慾不佳的,不必急著養血,應先調理脾胃,然後服用補中益氣湯,使氣血自然生成。因為母親生病而導致胎動不安的,只要治療母親的疾病,胎兒自然會安穩。因為胎兒有病而導致母親生病的,只要安胎,母親的疾病也會自然痊癒。胎兒多在懷孕三個月左右發生流產,是因為此時手厥陰心包經主要負責滋養胎元,如果過於勞心、思慮過多,導致心包經虛弱,不能滋養胎兒就會發生流產,治療時應兼顧控制火氣。
可以使用四物湯,再加入黃柏、元參、白朮、黃芩。如果左脈微弱、身體疼痛、夜間發熱、腰痛、胎動不安,屬於血虛,可以用四物湯,再加入杜仲、黃芩、白朮、秦艽。
如果右脈寸關脈大而無力,脈象似滑但又不流暢,而且感到倦怠、懶言少動,屬於氣虛,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山藥、杜仲、黃芩。
如果兩手脈象都虛弱,且容易流產,屬於氣血兩虛,可以用八珍湯,再加入山梔子、杜仲、續斷、黃芩、白朮。孕婦忽然流出像膠水或豆汁一樣的黃色液體,胎動腹痛,這是氣虛的表現,可以用佛手散,再加入黃耆、糯米,濃煎後服用。如果腹部不痛,單用黃耆和糯米就可以了。(佛手散的方子在《秘要》中有記載)
孕婦如果流出紅色的液體,屬於血虛有火,正方可以用黃芩、當歸、川芎煎服。如果情況緊急,可以用銀苧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