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折衷纂要》~
1. 調經門
2. 總論
嘗聞經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夫天為天真之氣,癸為壬癸之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陰陽之氣以衝任為都會也。蓋沖屬血海,任主胞胎,胎脈流通,經水漸盈,應時而下,天真氣降與之從事,故曰天癸(仲圭曰:天癸在男子為精蟲,在女子為卵子,故兩性同具而為媾胎之要素。世以月事當之,荒謬甚矣)。
常以三旬一見,以象月盈則虧,又曰月信(任脈主任一身之陰血,太衝屬陽明,為血之海,故穀氣盛則血海滿,而月事以時下。天真,天一也,天一之氣升而為壬,降而為癸。壬陽而癸陰也。三旬一見也,為一小會之周天,此其常也。然有大會、中會之不同,故又有三月一行、一年一行之變異。
究其盈虧之義則一也。其有數年不行而一行即受孕者,又超乎理之外矣,豈醫藥所能為哉)。故經行最宜謹慎,與產後相類。若外被風寒,內傷生冷,及七情鬱結,余血未淨,瘀積於中,名曰血滯。若用力太過,入房太甚,及服食偏燥,邪火妄動,津血衰少,名曰血枯。若被驚恐恚怒(驚則氣亂,故錯經妄行,怒則氣逆上衝,故從口鼻而出),則氣血錯亂,逆於上則從口鼻而出,變為吐衄。逆於身則與水氣相搏,變為腫脹。
逆於腰腿心腹之間則重痛不寧,經行則發,過期則正。若外溢陽經則頭眩嘔血、瘰癧癰毒,若內滲陰絡則竅穴生瘡,淋瀝不斷,濕熱相搏,遂為崩帶。氣血相滯,遂為癥瘕。凡此變症百出,不過血滯與血枯而已(總結)。犯時微若秋毫,成病重於山嶽,可不畏哉!按婦人童幼天癸未行屬少陰,天癸既行屬厥陰,天癸已極屬太陰。此三者祖氣生化之源也,故血之資根在於腎,血之資生賴於脾,血之藏納歸於肝。
三者並重,乃先天之體耳。若夫後天之用,則獨重於脾經,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為赤,是為血。血者,水穀之精,和調五臟,灑陳六腑。在男子則化為精,在女人則上為乳汁,下為月水,故雖心主血,肝藏血,亦皆統攝於脾,補脾和胃,血自生矣(知水穀之精氣是生血之原本,則知脾胃是生血之源,故脾胃不健而血不生者,不可端主四物矣)。凡經行之時,禁用寒涼辛散,以伐生氣。
詩云:婦人平和則樂有子。和則陰陽不乖,平則氣血無爭,則天癸應時而下矣。
白話文:
聽說醫書上說:「女子七歲時,腎氣開始旺盛,牙齒更換,頭髮也開始生長;十四歲時,天癸(女性的生理機能)產生,任脈通暢,太衝脈旺盛,月經按時來潮。天癸中的『天』指的是天然之氣,『癸』指的是陰陽中的水,其中壬為陽水,癸為陰水。陰陽之氣在衝脈和任脈交會。衝脈是血海,任脈主導胞胎,胎兒脈絡暢通,月經逐漸充盈,按時來潮,這時天然之氣下降參與其中,所以稱為天癸。(有人說,天癸在男子為精蟲,在女子為卵子,所以兩性都有,是構成胎兒的要素,世俗認為天癸就是月經,實在荒謬。)
月經通常一個月來一次,像月亮圓缺一樣變化,又被稱為月信(任脈主導全身陰血,太衝脈屬陽明經,是血的海洋,所以當穀物之氣旺盛時,血海就會滿,月經就會按時來。天然之氣,是天一之氣,天一之氣上升為壬,下降為癸,壬屬陽,癸屬陰。一個月來一次月經,是個小周天的循環,這是正常的情況。但還有大周天、中周天之分,所以還有三個月來一次,或一年來一次的變化。
追究其盈虧的意義其實是一樣的。有些女性好幾年不來月經,但只要來一次就懷孕了,這種情況就超乎常理之外了,難道是醫藥可以解釋的嗎?所以月經期間最宜謹慎,就像產後一樣。如果外感風寒,內傷生冷食物,或是情緒不佳,導致瘀血未淨,積聚在體內,就叫做血滯。如果用力過度,性生活過於頻繁,或是飲食偏燥熱,導致邪火妄動,津液血液衰少,就叫做血枯。如果受到驚嚇恐懼或憤怒(驚嚇會使氣亂,導致月經錯亂;憤怒會使氣逆向上衝,導致從口鼻出血),就會導致氣血錯亂,逆向上衝就會從口鼻出來,變成吐血、流鼻血。逆向到身體就會與水氣搏鬥,變成腫脹。
逆向到腰腿、心腹之間就會感到重痛不舒服,月經來時就會發作,過了月經期才會好轉。如果外溢到陽經就會出現頭暈、嘔吐、吐血、瘰癧(淋巴結腫大)或癰毒。如果內滲到陰絡就會在孔竅處生瘡,淋漓不斷,濕熱相互搏鬥,就會變成崩漏(月經過多)或帶下病(白帶異常)。氣血相互阻滯,就會形成癥瘕(腹部腫塊)。這些病症千變萬化,不過是血滯和血枯兩種情況而已(總結)。剛開始犯病時可能很輕微,像秋毫一樣,但發展成病時卻像山嶽一樣嚴重,怎能不令人畏懼呢!按照婦女從幼年到年老,天癸未產生時屬於少陰,天癸產生後屬於厥陰,天癸衰退後屬於太陰。這三者是祖氣生化的來源,所以血的根本在於腎,血的產生依賴於脾,血的儲藏歸於肝。
這三者都非常重要,是先天體質的根本。至於後天的作用,則特別重視脾經,脾胃是吸收食物精華,變化成赤色血液的器官。血液是水穀精華,能調和五臟,輸送到六腑。在男子則化為精,在女子則上化為乳汁,下化為月經,所以即使心臟主導血液,肝臟儲藏血液,也都要受到脾臟的統轄。只要補脾和胃,血液自然就會產生。(知道水穀精華是產生血液的根本,就知道脾胃是產生血液的源頭,所以脾胃不健康而導致血液不足的人,不能單純用四物湯來治療。)凡是在月經來的時候,都要禁止使用寒涼、辛辣、發散的藥物,以防損傷生氣。
詩經說:「婦人平和,則樂於生育。」平和,是指陰陽不失調;平,是指氣血無爭,這樣天癸就能按時來潮了。
3. 精血論
褚澄云:飲食五味,所以養骨髓肌肉毛髮者也。男子為陽,陽中必有陰,陰中之數八,故一八而陽精升,二八而陽精溢。女子為陰,陰中必有陽,陽中之數七,故一七而陰血升,二七而陰血溢,皆飲食五味之實秀也。方其升也,智慮開明,齒牙更生,發黃者黑,筋弱者強。
暨其溢也,凡充身體手足耳目之餘,雖針芥之歷,無有不下,故子形肖父母者,以其精血常於父母之身,無所不歷也。是以父一肢廢則子一肢不肖,其父母一目虧則子一目不肖其母。然雌鳥牝獸無天癸而成胎者何也?鳥獸精血往來尾間也。故男子精未盛而御女以通其精,則四肢有不滿之虞,異日有難狀之疾。
陰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則精不出而內敗,小便澀痛,為淋。若精已竭而復耗之,則大小便牽引而痛,愈痛則愈便,愈便則愈痛。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調,不調則舊血不去、新血誤行,或漬而入骨,或浮而為腫,後雖合而難子,合多則瀝枯虛人,產眾血枯殺人(仲圭曰:婦人產眾能使血液不足,全體衰弱,容顏易老,而男子之負擔又驟然增加。在富裕者,雖無何種影響,而貧乏之家茹盡艱辛矣。
此山額夫人所以有節制生育之說也)。觀其精血,思過半矣。
按丹溪云: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故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夫人之生也,男子十六歲而精通,女人十四歲而經行,故古人必待三十、二十而後嫁娶。可見陰氣之難成,而養之必欲其固也。經曰:人年四十,陰氣自半,而起居衰矣。夫陰氣之成,止供三十年之運用,男子六十四而精絕,女人四十九而經斷。
腎乃陰中之陰,主閉藏者,肝乃陰中之陽,主疏泄者。二臟皆有相火,其繫上屬於心,心火一動則相火翕然從之,所以丹溪先生教人收心養性,其旨深矣。蓋天地以五行更迭衰旺而成四時,人之五臟六腑亦應之而成衰旺。如四月屬巳五月屬午,為火,火為金之夫,火太旺則金衰。
六月屬未為土,土為水之夫,土太旺則水衰,況腎水常藉肺金為母,以補其不足,所以古人於夏月必獨宿(仲圭曰:冬夏固宜獨宿,藉資保養,即平時亦可分眠,以減性交。蓋伉儷同床共枕,最易引起肉欲。而自衛生方面言之,同眠亦至有害。春秋繁露曰:少壯者,十日一遊於房中。
可見古人先見及此矣)淡味,兢兢業業,保養金水二臟,正嫌火土之旺耳。經又曰:冬藏精者,春不病溫。十月屬亥,十一月屬子,正火氣潛藏,必養其本。然之真以助來春生髮之氣,則春末夏初無頭痛腳軟、食少體熱、疰夏之病矣。竊謂人之少有老態,不耐風寒,不勝勞役,四時迭病,皆因氣血方長而勞心虧損,或精血未滿而早年斫喪,故其見症難以名狀。
若左尺虛弱,真陰不足也,用六味丸(仲圭曰:六味丸內有萸肉、丹皮、澤瀉,不甚宜於真陰不足之症,不若集靈膏為妙)。右尺細弱,真陽不足也,用八味丸。至於兩尺微弱,是陰陽俱不足也,用十補丸,皆滋其化源也。
白話文:
精血論
褚澄說:飲食中的五種味道,是用來滋養骨髓、肌肉和毛髮的。男子屬陽,陽中一定有陰,陰的數量是八,所以八歲時陽氣開始上升,十六歲時陽精充盈外溢。女子屬陰,陰中一定有陽,陽的數量是七,所以七歲時陰血開始上升,十四歲時陰血充盈外溢。這些都是飲食五味精華的體現。當精血上升時,思維變得清晰,牙齒會重新生長,頭髮由黃轉黑,筋骨由虛弱轉強壯。
等到精血充盈外溢時,會充滿身體、手、腳、耳朵和眼睛等各個部位,即使像針尖或芥末那樣微小的位置,也能被精血充實到。因此,子女的樣貌會像父母,是因為他們的精血常常在父母身上流轉,無處不到。所以,父親如果有一肢殘廢,子女也可能有一肢不健全;父母如果有一隻眼睛有缺陷,子女也可能有一隻眼睛有缺陷。然而,雌鳥和雌獸沒有月經卻能懷孕,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鳥獸的精血是在尾部之間流動。所以,男子在精氣尚未充盛時就過度性交,以宣洩精氣,那麼四肢可能發育不完全,日後可能會出現難以言狀的疾病。
如果陰氣已經衰弱,還想著用性慾來強行排出精液,那麼精液無法排出反而會內耗,導致小便澀痛,形成淋病。如果精液已經枯竭還要繼續損耗,就會導致大小便牽引作痛,越痛就越想小便,越小便就越痛。女子月經初潮後,如果超過十年沒有性生活就會導致月經不調;即使不到十年就想有性生活也會導致月經不調。月經不調會導致舊血排不出去,新血運行紊亂,或者滲入骨頭,或者浮腫成塊,之後即使有性生活也難以懷孕。性生活過多則會耗盡精血,使人虛弱,生育過多則會使血枯竭,甚至導致死亡。(仲圭說:婦女如果生育過多會導致血液不足,全身衰弱,容顏容易衰老,而男人的負擔也會突然增加。對於富裕的人家,可能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對於貧困的家庭來說,則是更加艱辛。)這也是婦女要注意節制生育的原因。觀察精血的情況,就能明白一半以上的道理了。
丹溪說:人稟受天地之氣而生,天之陽氣是氣,地之陰氣是血,所以氣常常有餘,血常常不足。人出生後,男子在十六歲時精氣通暢,女子在十四歲時開始有月經,所以古人一定要等到男子三十歲、女子二十歲才結婚。可見陰氣難以生成,所以滋養陰氣一定要使其固守。經書上說:人到了四十歲,陰氣就會衰弱一半,起居也開始衰退了。陰氣的形成,只夠運用三十年,男子到了六十四歲精氣就會耗盡,女子到了四十九歲月經就會停止。
腎是陰中之陰,主藏精;肝是陰中之陽,主疏泄。這兩個臟腑都有相火,它們都與心相連,心火一動,相火就會跟隨而動,所以丹溪先生教導人們要收斂心神,培養性情,意義深遠。天地以五行更迭衰旺而形成四季,人體的五臟六腑也與之相應而形成衰旺。例如四月屬巳、五月屬午,都屬火,火是金的丈夫,火太旺則金衰。六月屬未,屬土,土是水的丈夫,土太旺則水衰。何況腎水常常依靠肺金作為母親,以補充自身的不足,所以古人會在夏天獨自睡覺(仲圭說:冬天和夏天都應該獨自睡覺,藉此來保養身體。即使在平時也可以分床睡,以減少性生活。因為夫妻同床共枕,最容易引起性慾。從衛生方面來說,同床睡覺也有害處。《春秋繁露》說:年輕力壯的人,每十天可以有一次性生活。可見古人早就意識到這一點了),吃清淡的食物,小心謹慎,保養肺金和腎水這兩個臟腑,正是因為擔心火和土的旺盛。經書上又說:冬天能藏精的人,春天就不容易生病。十月屬亥,十一月屬子,正是火氣潛藏的時候,一定要保養根本。這樣才能幫助來年春天生髮之氣,那麼在春末夏初就不會出現頭痛腳軟、食慾不振、身體發熱、疰夏等疾病了。我認為人之所以早衰,不耐風寒,不能勝任勞役,四季都容易生病,都是因為氣血剛剛開始生長時就勞心耗損,或者精血還沒有充盈就過早地損耗了,所以表現出的症狀難以描述。
如果左邊寸關尺的脈象虛弱,說明是真陰不足,可以使用六味丸。(仲圭說:六味丸裡面有山茱萸、丹皮、澤瀉,不太適合真陰不足的症狀,不如使用集靈膏更為恰當。)如果右邊寸關尺的脈象細弱,說明是真陽不足,可以使用八味丸。至於兩邊寸關尺的脈象都微弱,說明是陰陽都不足,可以使用十補丸,這些藥物都能滋養陰陽的化生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