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折衷纂要》~ 弁言 (2)
弁言 (2)
1. 弁言
滬上醫家林立,不乏專長,先府君嘉六公及詠尤以婦女科鳴於市,社會信用幸尚不惡,古者扁鵲自稱帶下醫,《金匱》書中載有古人列經脈為病三十六種,皆謂之帶下病,非今人所謂赤白帶下也。至其陰陽虛實之機,針藥安危之故,苟非醫者辨之有素,烏能施之而無誤耶?三十六病者,如十二癥、九痛、七害、五傷、三痼是歟。
後賢群起,又有一百八病之論,總之婦女病有與男子不同者,蓋有衝任督帶陰陽蹺維、奇經八脈之辨別,病由斯致為多。先哲且云:崩中日久為淋帶,漏下多時骨髓枯。故有「寧治十男子,莫治一婦人」之誡,而烏鰂雀卵經籍載有專方。蓋以婦女病有種種隱情難以形容者,在言傳意會,固非人人可學也。
若雜亂無章,莫衷一是,何從何去,端賴發明。是以先府君嘉六公心焉傷之,乃纂輯諸大名家要義,名曰《女科折衷纂要》,經胞兄先師曉五公鑑定,詠妄參末議,不揣譾陋,詳加引注。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所以先府君只收梁溪李澹平君燮一徒而已,斯稿本作子孫師範模型簡易楷則不敢問世,茲承越中裘君吉生暨社中諸同仁,有流傳遺稿之求,發刊淩氏醫學遺書之議,爰將先府君嘉六公德採入《上海縣誌》藝文遊宦類諸遺稿郵呈斧政,曷敢自秘,公諸同好,瑜瑕不計,要使後學率循有自,簡練揣摩,方知婦女科中有此一葦慈航,未始不可寶慶耳。
藏庚申上丁祭孔日,安吉凌詠言醫叟謹識於上海喬居壽世堂之尚素軒,時年七十有二
白話文:
上海的醫生很多,各有專長,我的父親嘉六公和伯父詠尤其以婦科聞名於世,社會上的信譽還算不錯。古時候,扁鵲自稱是專看婦女白帶疾病的醫生,《金匱要略》這本書中記載古人將經脈上的病分為三十六種,都稱之為帶下病,並不是現在人所說的赤白帶下。至於病情的陰陽虛實變化、用針用藥的安全性,如果不是醫生仔細辨別,怎麼能準確施治而不出錯呢?這三十六種病,就像十二種癥、九種痛、七種傷害、五種損傷、三種頑疾一樣。
後來的賢人們紛紛提出不同的看法,又有一百零八種病的說法,總之,婦女的疾病與男子不同,因為婦女有衝脈、任脈、督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這奇經八脈的區別,很多疾病都是由此引起的。古代的哲人還說過:「崩漏日久就會變成淋病和白帶,漏下時間長了,骨髓就會枯竭。」所以有「寧可醫治十個男人,也不願醫治一個婦人」的說法,而烏賊骨、麻雀蛋等醫書記載有專門的藥方。因為婦女的疾病有種種隱情難以形容,只能靠言語傳授、心領神會,所以不是人人都能學會的。
如果雜亂無章,沒有定論,那麼要如何下手,到底該怎麼辦,這一切都得靠有人來加以闡明。因此,我的父親嘉六公對此感到非常憂慮,於是就編輯了各大家的名家要義,取名為《女科折衷纂要》,經過我的兄長、也就是我的老師曉五公鑑定,我詠也冒昧地參與了一些意見,不顧自己的淺薄,詳細地加以引註。孟子說過:「人的毛病就在於喜歡當別人的老師。」
所以我的父親只收了梁溪的李澹平(名燮)這一個徒弟而已。這份書稿本來是作為子孫學習的範本,簡易的楷模,不敢公開發表。現在承蒙越地的裘吉生先生以及社團的各位同仁,想要流傳我父親的遺稿,發刊凌氏醫學遺書的提議,因此將我父親嘉六公的醫學著作,列入《上海縣誌》的藝文遊宦類,並且將這些遺稿寄呈給長官審閱。哪敢私藏不公開呢?希望將它公佈給同好,不計較其中的瑕疵,只希望後來的學習者可以有所遵循,方便簡練地揣摩研究,才會知道婦科醫學有這樣一條可以依賴的慈悲航道,或許可以被視為珍寶。
庚申年上丁祭孔日,安吉的凌詠言老醫生在上海喬居壽世堂的尚素軒謹記,當時七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