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旨要》~ 卷一 (4)
卷一 (4)
1. 止經湯
當歸(五錢),白芍,川芎(各四錢),阿膠(炒),黃芩,蒲黃(炒),柏葉(鹽水炒),白朮(各三錢),砂仁(二錢),香附,熟地(各四錢),炙甘草(一錢),分四帖。加姜(三片),如嗽。加五味子。杏仁。(各三錢),氣急。加半夏。蘇葉。(各二錢),泄瀉。
加豆蔻。粟殼。(各二錢),肚痛。加枳殼。延胡。乾漆。(各三錢),若虛冷。可服前補經湯。或烏雞丸。以補心血。若口乾潮熱。不可用烏雞丸。可服八珍散。以扶脾胃。切忌亂服藥。若已半年不調。用調經散可治。
婦人二十九三十。連年生育。氣散血虛。經脈不和。或二三月不行。不時腹痛。結成血塊。日倦夜熱。飲食少思。此血虛胃熱。抑或勞倦而致。先服紅花當歸散。後服八物湯。
白話文:
[止經湯]
這帖藥方包含:當歸五錢、白芍四錢、川芎四錢、炒過的阿膠四錢、黃芩三錢、炒過的蒲黃三錢、鹽水炒過的柏葉三錢、白朮三錢、砂仁二錢、香附四錢、熟地四錢、炙甘草一錢,總共分成四帖服用。
煎藥時,如果出現咳嗽,可以加入三片生薑;如果感到呼吸急促,可以加入半夏二錢和蘇葉二錢;如果腹瀉,可以加入豆蔻二錢和粟殼二錢;如果肚子痛,可以加入枳殼三錢、延胡索三錢和乾漆三錢。若是體質虛寒,可以先服用補經湯或是烏雞丸來補養心血。但如果口乾舌燥、有潮熱現象,就不適合服用烏雞丸,應該服用八珍散來調理脾胃。切記不要隨意亂服藥。如果月經已經半年不調,可以用調經散來治療。
婦女在二十九、三十歲左右,如果連續生育,容易導致氣血耗散、經脈不調,可能出現二三個月不來月經,或者時常感到腹痛,甚至形成血塊,並且感到疲倦、夜間發熱、食慾不佳。這通常是血虛導致胃熱,或是過度勞累所引起的。應該先服用紅花當歸散,之後再服用八物湯來調理。
2. 紅花當歸散
當歸(六錢),川芎,赤芍,熟地,黃芩,香附,延胡,厚朴(各四錢),小茴,柴胡,陳皮,莪朮,牛膝(各二錢),三稜(先服二錢後少用),甘草(五分),紅花(一錢),先服分八帖。少加姜。水煎。空心服。如噁心。嘔吐。加砂仁。(一錢五分),良薑。(一錢五分),泄瀉。
加豆蔻。粟殼。(各三錢),遍身痛。加羌活。獨活。(各二錢),嗽。氣急。加杏仁。五味。桔梗。蘇葉。(各一錢)
婦人三十四五。血氣脾胃俱虛。或經水動時。當風坐臥失避。身入虛邪。遍身麻痹。經脈受風。咳嗽有痰。用減味五積交加散。兼八物湯治之。
白話文:
當歸(二十四克),川芎、赤芍、熟地、黃芩、香附、延胡索、厚朴(各十六克),小茴香、柴胡、陳皮、莪朮、牛膝(各八克),三稜(先服用八克,之後減少用量),甘草(二克),紅花(四克),先將藥材分成八份煎煮服用。可以稍微加一點生薑。用水煎煮。空腹服用。如果出現噁心、嘔吐,可以加入砂仁(六克)、良薑(六克);如果出現腹瀉,可以加入豆蔻、罌粟殼(各十二克);如果出現全身疼痛,可以加入羌活、獨活(各八克);如果出現咳嗽、氣喘,可以加入杏仁、五味子、桔梗、紫蘇葉(各四克)。
婦女約三十四、五歲時,如果氣血、脾胃都虛弱,或是月經來時沒有注意保暖,受到風寒侵襲,導致身體虛弱而生病,全身麻木,經脈受風,咳嗽有痰,可以使用減味的五積散加上八物湯來治療。
3. 減味五積交加散
羌活(五分),當歸,川芎,獨活(二錢),白芷,厚朴,蒼朮,枳殼,防風,陳皮,半夏,柴胡,桔梗,茯苓(各二錢),麻黃,桂枝,甘草(各五分),分四帖。加姜(三片),連根蔥白(五個),空心熱服。如不能行動。去柴胡。加殭蠶。烏梅。(各五分),酒煎。嗽加五味。
杏仁。(各三錢),婦人三十六七。若行經太多。此因血氣虛甚。胃氣不足。故血妄行。宜補調氣血。養脾胃。庶年老可無血崩之患。
白話文:
羌活(五分)、當歸、川芎、獨活(二錢)、白芷、厚朴、蒼朮、枳殼、防風、陳皮、半夏、柴胡、桔梗、茯苓(各二錢)、麻黃、桂枝、甘草(各五分),將這些藥材分成四帖。每帖加入生薑三片、帶根的蔥白五個,在空腹時用熱水服用。如果病人虛弱到無法行動,就去掉柴胡,加入殭蠶、烏梅(各五分),用酒煎煮後服用。咳嗽時,加入五味子、杏仁(各三錢)。婦女在三十六、七歲時,如果月經量過多,這是因為氣血非常虛弱,加上胃氣不足,導致血不正常地流動。應該補益和調理氣血,同時保養脾胃,這樣年老時才不會有血崩的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