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旨要》~ 卷一 (3)
卷一 (3)
1. 八物溫經湯
當歸,香附,鹿茸(醋炙如熱少用),川芎,熟地,白朮,山萸,小茴(各二錢),甘草(一錢)分四帖。加姜(三片),空心服。如盜汗。加棗仁。黃耆。(各二錢),嗽。加杏仁。五味子。(各二錢),潮熱。加黃芩。柴胡。(各二錢)
婦人二十三四。腹心脹滿。氣升上隔。飲食不思。腹結塊成瘼。此因經後潮熱。誤食生冷。聚成痰飲。若不早治。覆成大患。
白話文:
八物溫經湯
將當歸、香附、鹿茸(用醋稍微炙烤過,若體質燥熱則少量使用)、川芎、熟地黃、白朮、山茱萸、小茴香各取二錢,甘草一錢,分成四帖。每帖加入三片生薑,在空腹時服用。
如果出現盜汗,可以加入酸棗仁、黃耆各二錢;如果咳嗽,可以加入杏仁、五味子各二錢;如果出現潮熱,可以加入黃芩、柴胡各二錢。
有一位二十三、四歲的婦女,她感到腹部和心口脹滿,氣體向上衝到胸膈,沒有食慾,腹部結成硬塊,這是因為月經後出現潮熱,又誤食生冷食物,導致痰飲積聚。如果不及早治療,可能會變成嚴重的疾病。
2. 君子湯
陳皮,茯苓,枳實,川芎,赤芍,蘇葉,檳榔,桔梗,白朮,半夏(各二錢),當歸,香附,厚朴(各三錢),甘草(一錢),紅花,黃連(酒炒),柴胡(各一錢),砂仁(一錢五分),分八帖。加姜(三片),空心服。如嗽。加五味子。杏仁。(各二錢),口渴潮熱。加竹瀝。(二匙),酒水各半煎。
婦人二十五六。血海虛冷。經脈不調。或時腹下疼痛。或白帶。或魚腦髓。或米汁。信期不定。每日淋漓不止。面色青黃。四肢無力。頭暈眼花。此氣血兩虛之症。
白話文:
君子湯
將陳皮、茯苓、枳實、川芎、赤芍、紫蘇葉、檳榔、桔梗、白朮、半夏各取二錢,當歸、香附、厚朴各取三錢,甘草取一錢,紅花、酒炒過的黃連、柴胡各取一錢,砂仁取一錢五分,分成八帖。每帖加生薑三片,空腹服用。
如果咳嗽,可以加入五味子和杏仁各二錢。如果口渴且有潮熱,可以加入竹瀝兩匙,用酒和水各一半煎煮。
這個方子主要針對二十五六歲的婦女,因為血海虛寒,導致經脈不調,可能會有腹部下方疼痛、白帶、類似魚腦髓或米汁的分泌物,經期不規律,每天都有少量出血不止,面色青黃、四肢無力、頭暈眼花等症狀,這都是氣血兩虛的表現。
3. 加味四物湯
當歸,鹿茸,白芍,香附(各三錢),川芎,熟地(各二錢五分),黃耆,白朮,茯苓,黃芩,陳皮(去白),砂仁,人參,阿膠,小茴,山萸(各二錢),沉香,粉草(各一錢),延胡(二錢)分四帖。加姜(三片),煎。空心服。如咳嗽潮熱。加五味子。杏仁。(各五分),竹瀝少許。
白話文:
將當歸、鹿茸、白芍、香附各三錢,川芎、熟地各二錢五分,黃耆、白朮、茯苓、黃芩、去白陳皮、砂仁、人參、阿膠、小茴、山萸各二錢,沉香、粉草各一錢,延胡索二錢,分成四帖。每帖加三片生薑一起煎煮。空腹服用。如果出現咳嗽、潮熱的症狀,可以再加入五味子、杏仁各五分,以及少許竹瀝。
4. 烏雞丸
(此方善調經如有熱者忌用。)
人參,砂仁(各五錢),白朮,川芎,熟地,當歸,厚朴,香附(各一兩),海金砂,銀蟲砂,柏葉(各二兩),殭蠶,防風(各五錢),粉草(二錢五分),共為末。外用烏骨雄雞(一隻),三年陳者。用竹刀殺之。去毛血頭足肚雜。洗淨。用陳酒一大升。將藥末分三分。
以一分納雞肚內。一分入湯內。一分留下。聽用。文武火煮熟。將雞骨拆開。熬干原汁。取雞骨肉藥末。曬乾為細末。同留下一分藥末和勻。以米飯為丸。每日空心酒下五十丸。
(〔吳按〕前卷烏雞丸藥味純和。與廣東白鳳丸同功。乃婦科良劑。此丸重用金石。豈可常服。若刪去二砂。為八珍加減。亦可用也。)
婦人二十七八。身體困倦。少食。經水時時淋瀝不止。或塊或片。或流赤白黃水。面色青黃。眼花。四肢痠痛。將成崩漏。
白話文:
(這個方子很適合調理月經,但如果體內有熱的人就不要用。)
使用人參、砂仁(各五錢)、白朮、川芎、熟地、當歸、厚朴、香附(各一兩)、海金砂、銀蟲砂、柏葉(各二兩)、殭蠶、防風(各五錢)、甘草(二錢五分),一起磨成粉末。另外準備一隻三年以上的烏骨公雞。用竹刀宰殺,去除雞毛、血、頭、腳、內臟。洗乾淨後,用一大升陳年酒,將藥粉分成三份。
一份放入雞肚子裡,一份放入湯裡,還留一份備用。用文火和武火煮熟。把雞骨拆開,熬乾原汁。取出雞骨、肉和藥粉,曬乾磨成細末,與留下的那一份藥粉混合均勻。用米飯做成藥丸。每天空腹用酒送服五十丸。
(〔吳氏按〕前一卷的烏雞丸藥性平和,跟廣東的白鳳丸功效相似,是婦科常用的好藥。這個方子用了大量的金石類藥材,不適合長期服用。如果刪去海金砂和銀蟲砂,改成八珍湯加減的方子,也可以使用。)
婦女到了二十七八歲,身體疲憊困倦、食慾不佳、月經時來時不止,可能出現血塊或碎片,或者流出紅色、白色或黃色的分泌物,臉色發青發黃、眼睛昏花、四肢痠痛,快要發生崩漏的情況,可以服用此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