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岩禪師

《女科旨要》~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十全大補湯

沉香(三分),生地,熟地,當歸(各三錢),白芍,牛膝,藿香,川芎(各一錢),人參(五分)杞子(二錢),壯鴨(一隻),將上藥納鴨肚煮極熟。去藥。食鴨飲湯。連服數只。則身壯力健。

婦人新產。血氣俱傷。五臟暴虛。肢體羸瘦。乏氣多汗。

白話文:

將沉香(三分)、生地、熟地、當歸(各三錢)、白芍、牛膝、藿香、川芎(各一錢)、人參(五分)、枸杞子(二錢)這些藥材,連同一隻壯碩的鴨子,將藥材塞入鴨肚內,一起燉煮到非常熟爛。之後把藥材撈出,只吃鴨肉和喝湯。連續服用幾隻鴨子後,身體就會變得強壯有力。

婦女剛生產完,氣血都受到損傷,五臟機能也極度虛弱,導致身體瘦弱、體力不足、容易出汗。

2. 理中丸

白朮,人參,乾薑(各五錢),甘草(二兩),為末。蜜丸。空心米湯下三錢。自新產可服至百日。

婦人暑月產乳。因取涼太多。得風冷。腹中積聚。百病竟起。迄至將死。百藥不效。惟服桃仁煎。

白話文:

白朮、人參、乾薑各取五錢,甘草取二兩,一起磨成粉末。用蜂蜜和成藥丸。空腹時用米湯吞服三錢。婦女從剛生產完到一百天內都可以服用。

婦女在夏天生產完,因為過度貪涼,受了風寒,導致腹中積聚寒氣,各種疾病接踵而來,甚至到了快要死亡的地步,吃各種藥都沒有效果。只有服用桃仁煎才有效。

3. 桃仁煎

桃仁(一千二百粒),去皮尖。共炒黃色。研細末加好酒(一斗),入桃仁研末。分三四次入瓦瓶中。密封口。以面封固。放熱湯中。煮一日以瓶口有熱湯氣出為度。收藏。不時溫服。

白話文:

將桃仁(約一千二百顆)去除外皮和尖端,一起炒至呈現黃色。然後將炒好的桃仁研磨成細末,加入好酒(約十斗),倒入盛有桃仁粉末的容器中。分三到四次倒入瓦瓶中,密封瓶口,再用麵團封住瓶口。接著將瓦瓶放入熱水中,煮一整天,直到瓶口有熱水蒸氣冒出為止。之後取出,妥善收藏。需要時溫熱服用。

4. 附兒科問候

新產小兒。遍體如金色。此乃母受熱而纏胎之故。兒身熱便閉。口不吃乳。啼叫不止。用生地。當歸。白芍。川芎。花粉。(各等分),母子同服。

小兒面色青白不常。此乃胎中受寒。生下感風。四肢厥冷。大便青黑。腹作盤腸之症。用炒當歸。炙黃耆。細辛。黃芩。龍骨。桂心。白芍。共為末。每服二錢。以乳調服三服後。加減小兒上唇白點者。病與傷寒相似。此變症之故。用麻黃(去節),大黃。杏仁。(各一錢),燒灰存性為末。以滾湯調服。服後有微汗。則身涼而愈。

(〔吳按〕初生小兒。牙床上下唇有白點。即用銀針挑破。取出白米。拭淨惡血。再用百草霜擦之。俗名馬牙臍米。若日久則挑之不破。則臍米切不可吞下。倘落肚。即難救矣。)

小兒急慢驚風。用大蠶蛾(一對),大蔥(一條),將蛾雌雄各一。納入蔥管。兩頭縛住。令陰乾燒灰。清湯調服。

小兒鵝掌瘋。用鵝掌黃皮(不拘多少),棉花子。花椒。共搗。用火籠於被下。將上藥入火內烘燻。三五次愈。

白話文:

新生兒的常見狀況與處理

新生兒全身皮膚呈現金黃色,這是因為母親懷孕時體內有熱,熱氣傳給胎兒所導致。嬰兒會發燒、排便不順暢、不肯喝奶、哭鬧不停,可以將生地、當歸、白芍、川芎、花粉各取相同份量,磨成粉末,讓母親和嬰兒一同服用。

嬰兒臉色青白且不穩定,這是因為在母胎中受寒,出生後又感受風寒所致。會有四肢冰冷、大便呈現青黑色、腹部絞痛等症狀。可以使用炒過的當歸、炙黃耆、細辛、黃芩、龍骨、桂心、白芍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乳汁調和後餵給嬰兒,服用三次後視情況調整藥方。

嬰兒上嘴唇出現白色小點,症狀類似傷寒,這是病情變化所導致。可以使用麻黃(去除節)、大黃、杏仁各一錢,將它們燒成灰,再磨成粉末,用滾燙的開水調和後餵給嬰兒。服用後如果微微出汗,身體就會退燒痊癒。

(吳氏按:剛出生的嬰兒,牙齦和上下嘴唇有白色小點,可以用銀針挑破,取出像白米一樣的東西,擦乾淨污血,再用百草霜塗抹。俗稱「馬牙臍米」。如果時間久了挑不破,就絕對不能吞下這些「臍米」,一旦吞下肚,就難以救治。)

嬰兒出現急、慢驚風,可以用一對大蠶蛾(雌雄各一),和一條大蔥。將蠶蛾放入蔥管中,兩頭綁緊,讓它陰乾後燒成灰,用清湯調和後餵給嬰兒。

嬰兒罹患鵝掌瘋,可以用鵝掌黃皮(份量不拘),加上棉花子、花椒一起搗碎,然後在被子下方放置火爐,將搗碎的藥材放入火中烘烤燻蒸,反覆三到五次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