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應雄

《小兒推拿廣意》~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脈法歌

小兒六歲須憑脈。一指三關定數息。遲冷數熱古今傳。浮風沉積當先識。 左手人迎主外邪。右手氣口主內疾。外邪風寒暑濕侵。內候乳食痰兼積。 浮緊無汗是傷寒。浮緩傷風有汗液。浮而洪大風熱盛。沉而細滑乳食積。 沉緊腹中痛不休。沉弦喉間作喘急。緊促之時疹痘生。緊數之際驚風疾。

虛軟慢驚作瘛瘲。緊盛風癇發搐掣。軟而細者為疳蟲。牢而實者必便結。 滑主痰壅食所傷。芤脈必主於失血。虛而有氣為之驚。弦急客忤君須識。 大小不勻為惡候。三至為脫二至卒。五至為虛四至損。六至平和曰無疾。 七至八至病猶輕。九至十至病勢極。十一二至死無疑。此訣萬中無一失。

凡小兒三歲以上。乃用一指按寸關尺三部。常以六七至為平脈。添則為熱。減則為寒。 洪浮風盛。數則多驚。沉滯為虛。沉實為積。

白話文:

小孩六歲時,必須要靠把脈來診斷。用一根手指按在手腕的寸、關、尺三個部位,以數呼吸次數來判斷。脈搏跳動慢表示寒冷,快表示發熱,這是古今傳承的規律。首先要能分辨出脈象是浮在表面代表外感風邪,還是沉在裡面代表積滯。左手寸口的脈象,主要反映身體外來的邪氣;右手寸口的脈象,主要反映身體內在的疾病。外邪多為風、寒、暑、濕等侵入,內疾多為乳食積滯、痰濕等問題。脈象浮而且緊,沒有汗,是感受了風寒;脈象浮而且緩,有汗,是感受了風邪。脈象浮而且洪大,是風熱之症;脈象沉而且細滑,是乳食積滯。脈象沉而且緊,是腹痛不止;脈象沉而且弦,是喉嚨發出喘鳴的急症。脈象緊而且快,代表要出疹子或痘瘡;脈象緊而且數,代表有驚風發作。

脈象虛弱而緩慢,代表有驚嚇引起的抽搐;脈象緊盛有力,代表風癇發作抽搐;脈象軟而細,代表有疳蟲病;脈象牢實有力,代表大便不通。脈象滑表示有痰或飲食積滯;脈象芤,代表失血。脈象虛而有氣,代表受到驚嚇;脈象弦急,代表有外邪侵入,你必須要辨別。脈象大小不均勻是不好的徵兆。脈搏三次跳動算一次呼吸,代表氣脫;脈搏兩次跳動算一次呼吸,代表猝死。脈搏五次跳動算一次呼吸,代表虛弱;脈搏四次跳動算一次呼吸,代表損傷;脈搏六次跳動算一次呼吸,代表正常沒有疾病。脈搏七次或八次跳動算一次呼吸,代表病情還算輕微;脈搏九次或十次跳動算一次呼吸,代表病情已經很嚴重;脈搏十一或十二次跳動算一次呼吸,代表難以存活。這個判斷口訣,萬次診斷中沒有一次失誤。

一般來說,三歲以上的小孩,可以用一根手指按在手腕的寸、關、尺三個部位來診斷。通常來說,脈搏六至七次跳動算一次呼吸,是正常的脈象。脈搏跳動加快,代表有熱;脈搏跳動減慢,代表有寒。脈象洪大而浮,代表風邪盛;脈搏跳動數而快,代表容易受到驚嚇。脈象沉而滯,代表身體虛弱;脈象沉實有力,代表有積滯。

2. 聞小兒聲音

心主聲從肺出。肺絕啼哭無聲。多啼肝膽客風驚。氣緩神疲搐盛。音啞邪熱侮肺。聲清毒火無侵。鴉聲瘛瘲候非禎。相剋必歸泉冥。

直聲往來而無淚者是痛。連聲不絕而多淚者是驚。茲燕煩躁者難愈。疏促聲音者感寒。

白話文:

心臟主管聲音,聲音是從肺發出來的。如果肺氣衰竭,就會哭不出聲音。小孩如果哭鬧不停,可能是肝膽受到風邪侵擾而驚嚇。如果聲音微弱、精神疲憊且抽搐嚴重,表示病情嚴重。聲音嘶啞,是邪熱侵犯肺部。聲音清亮,表示沒有毒火侵犯。如果發出像烏鴉叫的聲音,並且伴隨抽搐,是不祥的徵兆,表示病情嚴重,可能會死亡。

聲音直來直往而且沒有眼淚,表示是疼痛。哭聲連續不斷而且有很多眼淚,表示是受到驚嚇。如果聲音低弱而煩躁,表示難以治癒。如果聲音急促而斷斷續續,表示是受到寒邪侵襲。

3. 辨小兒五音

五音以應五臟。金聲響。土聲濁。木聲長。水聲清。火聲燥。肝病聲悲。肺病聲促。心病聲雄。脾病聲慢。腎病聲沉。大腸病聲長。小腸病聲短。胃病聲速。脾病聲清。膀胱病聲微。聲輕者氣弱也。重濁者痛與風也。高聲者熱欲狂也。聲噎者氣不順也。喘者氣促也。聲急者驚也。

聲塞者痰也。聲戰者寒也。聲濁沉靜者疳積也。噴嚏者傷風也。呵欠者神倦也。聲沉不響者。病勢危也。如生來不大啼哭。聲啾唧者夭也。既能識其聲音。又常辨其氣色。即知其病之根源矣。

為醫固難。及幼尤難。故醫者診視小兒之證。倘色脈精切。則死生可判。若因恐觸病家之諱。猶豫其說。不吐真情。稍有差池。必遭其怨。與其受怨於後。孰若告之於先。縱有危難。夫復何怨。昔扁鵲見桓侯曰。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桓侯不信。復見曰。疾在骨髓。雖司命無如之何。後果弗起。學者於此觸類究心。斯有得於扁鵲之妙旨。

五指甲倫為十王穴

白話文:

人的五種聲音對應著五臟。金屬的聲音清脆響亮,泥土的聲音渾濁低沉,木頭的聲音悠長,水的聲音清澈,火的聲音乾燥。肝臟有病時,聲音會悲傷;肺臟有病時,聲音會急促;心臟有病時,聲音會洪亮;脾臟有病時,聲音會緩慢;腎臟有病時,聲音會低沉。大腸有病時,聲音會延長;小腸有病時,聲音會短促;胃有病時,聲音會急快;脾臟有病時,聲音會清亮;膀胱有病時,聲音會微弱。聲音輕微表示氣虛弱,聲音沉重渾濁表示有疼痛或受風,高聲叫喊表示發熱且將要狂躁,聲音哽咽表示氣不順暢,喘氣表示氣急促,聲音急促表示驚嚇。

聲音阻塞表示有痰,聲音顫抖表示寒冷,聲音渾濁沉靜表示有疳積,打噴嚏表示傷風,打呵欠表示精神疲倦。聲音低沉沒有響聲表示病情危急。如果嬰兒出生後不大哭,聲音微弱細小,表示夭折。既能分辨聲音,又能辨別氣色,就能知道疾病的根源了。

當醫生本來就難,治療小孩尤其難。所以醫生診斷小孩的病症,如果能精確地觀察氣色和脈象,就能判斷生死。如果因為害怕冒犯病人家屬而有所顧忌,說話猶豫,不說真情,稍微有差錯,一定會遭到埋怨。與其事後被埋怨,不如事先就告知實情。即使有危險,又何必在意埋怨呢?以前扁鵲見蔡桓公時說:「病在皮膚表面,不治療會加深。」蔡桓公不相信。再次見面時扁鵲說:「病已在骨髓,即使掌管生命的司命星也沒辦法了。」後來蔡桓公果然無法痊癒。學醫的人應該從這件事觸類旁通,就能領悟扁鵲的精妙醫理。

(接下來的文字,明顯不是前面的段落,應是另外一個筆記)五個手指甲的邊緣,稱為十王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