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應雄

《小兒推拿廣意》~ 卷上 (9)

回本書目錄

卷上 (9)

1. 推拿面部次第

一推坎宮。二推攢竹穴。三運太陽。四運耳背高骨。(廿四下畢掏三十下)五掏承漿一下。六掏兩頰車一下。七掏兩聽會一下。八掏兩太陽一下。九掏眉心一下。十掏人中一下。

再用兩手提兒兩耳三下。此乃推拿不易之訣也。

面青肝色

面赤心色

面黃脾色

面白肺色

面黑腎色

推坎宮。醫用兩大指。自小兒眉心分過兩旁是也。

推攢竹。醫用兩大指。自兒眉心交互往上直推是也。

醫用兩大指運兒太陽。往耳轉為瀉。眼轉為補是也。

醫用兩手中指無名指。揉兒耳後高骨二十四下畢。掏三十。

雙鳳展翅,醫用兩手中食二指。捏兒兩耳往上三提畢。次捏承漿。又次捏頰車及聽會太陰太陽眉心人中完。

風氣命為虎口三關。即寅卯辰位是也。小兒有疾。必須推之。乃不易之法。

運八卦法

醫用左手拿兒左手四指。掌心朝上。右手四指略托住小兒手背。以大指自乾起至震。四卦略重。又輕運七次。此為定魄。自巽起推兌四卦略重。又輕轉運七次。此為安魂。自坤推至坎四卦略重。又輕轉運七次。能退熱。自艮推起至離四卦略重。又輕七次能發汗。若咳嗽者。自離宮推起至乾四卦略重。又輕運七次。再坎離二宮直七次。為水火既濟也。

分陰陽法

此法治寒熱不均。作寒作熱。將兒手掌向上。醫用兩手托住。將兩大指往外陰陽二穴分之。陽穴宜重分。陰穴宜輕分。但凡推病。此法不可少也。

推五經法

五經者。即五指尖也。心肝脾肺腎也。如二三節即為六腑。醫用左手四指托兒手背。大指掏兒掌心。右手食指曲兒指尖。下大指蓋兒指尖。逐指推運。往上直為推。往右順運為補。往左逆運為瀉。先須往上直推過。次看兒之寒熱虛實。心肝肺指。或瀉或補。大指脾胃只宜多補。如熱甚可略瀉。如腎經或補或瀉或宜清。如清腎水。在指節上往下直退是也。

黃蜂入洞法

以兒左手掌向上。醫用兩手中名小三指托住。將兩大指在三關六腑之中。左食指靠腑。右食指靠關。中指傍揉。自總經起循環轉動至曲池邊。橫空三指。自下而復上。三四轉為妙。

蒼龍擺尾法

醫右手一把。拿小兒左食中名三指。掌向上。醫左手側嘗從總經起。搓摩天河及至𦙒肘略重些。自𦙒肘又搓摩至總經。如此一上一下三四次。醫又將左大食中三指擔𦙒肘。醫右手前拿搖動九次。此法能退熱開胸。

二龍戲珠法

此法性溫。醫將右大食中三指。捏兒肝肺二指。左大食中三指。捏兒陰陽二穴。往上一捏一捏。捏至曲池五次。熱症陰捏重而陽捏輕。寒症陽重而陰輕。再捏陰陽。將肝肺二指搖擺。二九三九是也。

赤鳳搖頭法

法曰。將兒左掌向上。醫左手以食中指輕輕捏兒𦙒肘。醫大中食指先捏兒心指。即中指。朝上向外順搖二十四下。次捏腸指。即食指。仍搖二十四下。再捏脾指。即大指。二十四。又捏肺指。即無名指。二十四。末後捏腎指。即小指。二十四。男左女右。手向右外。即男順女逆也。再此即是運𦙒肘。先做各法完。後做此法。能通關順氣。不拘寒熱。必用之法也。

猿猴摘果法

此法性溫。能治痰氣。除寒退熱。醫用左食中指。捏兒陽穴大指捏陰穴。寒症。醫將右大指從陽穴往上揉至曲池。轉下揉至陰穴。名轉陽過陰。熱症。從陰穴揉上至曲池。轉下揉至陽穴。名轉陰過陽。俱揉九次。陽穴即三關。陰穴即六腑也。揉畢。再將右大指掏兒心肝脾三指。各掏一下。各搖二十四下。寒症往裡搖。熱症往外搖。

鳳凰展翅法

此法性溫治涼。醫用兩手托兒手掌向上。於總上些。又用兩手上四指在下兩邊爬開。二大指在上陰陽穴往兩邊爬開。兩大指在陰陽二穴。往兩邊向外搖二十四下。掏住捏緊一刻。醫左大食中三指側拿兒肘。手向下輕擺三四下。復用左手托兒𦙒肘上。右手托兒手背。大指掏住虎口。往上向外順搖二十四下。

飛經走氣法

此法性溫。醫用右手奉拿兒手四指不動。左手四指從腕曲池邊起。輪流跳至總上九次。復拿兒陰陽二穴。醫用右手向上。往外一伸一縮。傳逆其氣。徐徐過關是也。

按弦搓摩法

醫用左手拿兒手拿向上。右手大食二指。自陽穴上輕輕按摩至曲池。又輕輕按摩至陰穴止。如此一上一下九次為止。陽症關輕腑重。陰症關重腑輕。再用兩手從曲池搓摩至關腑三四次。醫又將右大食中掏兒脾指。左大食中掏兒𦙒肘。往外搖二十四下。化痰是也。

水裡撈明月法

法曰。以小兒掌向上。醫左手拿住右手。滴水一點於兒內勞宮。醫即用右手四指扇七下。再滴水於總經中。即是心經。又滴水天河。即關腑居中。醫口吹上四五口。將兒中指屈之。醫左大指掏住。醫右手捏卷將中指節。自總上按摩到曲池。橫空二指。如此四五次。在關踢涼行背上。在腑踢涼入心肌。此大涼之法。不可亂用。

打馬過天河法

此法性涼去熱。醫用左大指掏兒總筋。右大中指如彈琴。當河彈過曲池。彈九次。再將右大指掏兒肩井琵琶走馬三穴。掏下五次是也。

白話文:

標題:[臉部按摩順序]

內容如下:

一、按摩兩眉之間的部位。 二、按摩攢竹穴,位於眉毛內側邊緣凹陷處。 三、按摩太陽穴。 四、按摩耳後的高骨,先進行24下按摩後,再做30下。 五、輕輕按摩下巴中央的承漿穴一次。 六、輕輕按摩兩側的頰車穴一次。 七、輕輕按摩兩側的聽會穴一次。 八、輕輕按摩兩側的太陽穴一次。 九、輕輕按摩眉心一次。 十、輕輕按摩人中一次。

然後用雙手分別提起孩子的兩個耳朵三次。這是按摩的不二法則。

臉色青代表肝臟問題, 臉色紅代表心臟問題, 臉色黃代表脾臟問題, 臉色白代表肺部問題, 臉色黑代表腎臟問題,

按摩兩眉之間的部位時,醫生使用兩大拇指,從眉心向外分開。 按摩攢竹穴時,醫生使用兩大拇指,從眉心交互向上直推。 醫生用兩大拇指按摩孩子太陽穴,向耳轉動爲瀉,向眼轉動爲補。 醫生用兩手中指和無名指,揉孩子耳後的高骨24下後,再做30下。 "雙鳳展翅",醫生用兩手中指和食指,捏孩子兩耳向上提三次後,再依次捏承漿、頰車、聽會、太陰、太陽、眉心、人中等穴位。

風、氣、命稱爲虎口三關,即寅、卯、辰位置。孩子生病時,必須按摩這些部位,這是不變的方法。

八卦按摩法,醫生用左手握住孩子的左手四指,掌心向上,右手四指輕輕托住孩子手背,用大拇指從乾開始到震,四個卦位稍用力,再輕輕運轉七次,這稱爲定魄;從巽開始推兌,四個卦位稍用力,再輕輕運轉七次,這稱爲安魂;從坤推至坎,四個卦位稍用力,再輕輕運轉七次,可以退熱;從艮推至離,四個卦位稍用力,再輕輕運轉七次,可以發汗;如果咳嗽,從離宮開始推至乾,四個卦位稍用力,再輕輕運轉七次,再從坎離二宮直七次,這稱爲水火既濟。

陰陽平衡法,用於治療寒熱不均,交替發熱的情況。將孩子的手掌向上,醫生用雙手托住,將兩大拇指往外推陰陽二穴。陽穴要重推,陰穴要輕推。但凡治病,這個方法必不可少。

五經按摩法,五經就是五個手指尖,對應心、肝、脾、肺、腎。第二、三節則代表六腑。醫生用左手四指托住孩子手背,大拇指按摩孩子掌心,右手食指彎曲孩子的指尖,用大拇指蓋住指尖,逐個手指按摩。向上直推爲按摩,向右順時針轉爲補,向左逆時針轉爲瀉。先要向上直推一遍,再根據孩子寒熱虛實情況,對心、肝、肺指進行補或瀉,大拇指脾胃只適合多補,如果熱得很厲害可以稍微瀉,腎經可能需要補、瀉或清,如清腎水,則在指關節上向下直推即可。

黃蜂入洞法,讓孩子左手掌向上,醫生用兩手中指、無名指、小指托住,將兩大拇指在三關六腑之間,左食指靠近腑,右食指靠近關,中指旁邊揉動,從總經開始循環轉動至曲池邊,橫空三指,從下而覆上,三四轉爲佳。

蒼龍擺尾法,醫生右手抓住孩子的左食、中、無名三指,掌向上,醫生左手側從總經開始,搓摩天河及至臑肘略重些,自臑肘再搓摩至總經,如此一上一下三四次。醫生再將左大食中三指擔臑肘,醫生右手前拿搖動九次,此法能退熱開胸。

二龍戲珠法,此法性質溫和,醫生將右大食中三指捏住孩子的肝肺二指,左大食中三指捏住孩子陰陽二穴,向上一捏一捏,捏至曲池五次。熱症陰穴捏重而陽穴捏輕,寒症陽穴重而陰穴輕。再捏陰陽,將肝肺二指搖擺,二九三九次即可。

赤鳳搖頭法,讓孩子左掌向上,醫生左手以食中指輕輕捏住孩子的臑肘,醫生大中食指先捏住孩子心指(即中指),朝上向外順搖二十四下,再捏腸指(即食指),同樣搖二十四下,再捏脾指(即大指),二十四下,再捏肺指(即無名指),二十四下,最後捏腎指(即小指),二十四下。男左女右,手向右外,即男順女逆。再此即是運臑肘,先做各法完,後做此法,能通關順氣,不拘寒熱,必用之法。

猿猴摘果法,此法性質溫和,能治痰氣,除寒退熱。醫生用左食中指捏住孩子陽穴,大拇指捏住陰穴。寒症時,醫生將右大拇指從陽穴向上揉至曲池,轉下揉至陰穴,稱爲轉陽過陰;熱症時,從陰穴揉上至曲池,轉下揉至陽穴,稱爲轉陰過陽。都揉九次。陽穴即三關,陰穴即六腑。揉畢,再將右大拇指按摩孩子心、肝、脾三指,各按摩一下,各搖二十四下。寒症往裏搖,熱症往外搖。

鳳凰展翅法,此法性質溫和,用於治療涼症。醫生用雙手托住孩子手掌向上,在總上一些位置,再用兩手的上四指在下兩邊爬開,兩大拇指在上陰陽穴往兩邊爬開。兩大拇指在陰陽二穴,往兩邊向外搖二十四下,掏住捏緊一刻。醫生左大食中三指側拿兒肘,手向下輕擺三四下。再用左手托住孩子臑肘上,右手托住孩子手背,大拇指掏住虎口,往上向外順搖二十四下。

飛經走氣法,此法性質溫和,醫生用右手握拿孩子手四指不動,左手四指從腕曲池邊開始,輪流跳至總上九次,再拿住孩子陰陽二穴。醫生用右手向上,往外一伸一縮,傳遞逆其氣,緩緩過關即可。

按弦搓摩法,醫生用左手拿住孩子手向上,右手大食二指,自陽穴上輕輕按摩至曲池,再輕輕按摩至陰穴停止。如此一上一下九次爲止。陽症關輕腑重,陰症關重腑輕。再用兩手從曲池搓摩至關腑三四次,醫生再將右大食中掏兒脾指,左大食中掏兒臑肘,往外搖二十四下,化痰即可。

水裏撈明月法,讓孩子掌向上,醫生左手拿住右手,滴水一點於孩子內勞宮,醫生即用右手四指扇七下,再滴水於總經中,即是心經,再滴水天河,即關腑居中。醫生口吹上四五口,將孩子中指屈之,醫生左大指掏住,醫生右手捏卷將中指節,自總上按摩到曲池,橫空二指,如此四五次,在關踢涼行背上,在腑踢涼入心肌。這是大涼之法,不可亂用。

打馬過天河法,此法性質涼,用於去熱。醫生用左大拇指掏住孩子總筋,右大中指如彈琴,當河彈過曲池,彈九次。再將右大拇指掏住孩子肩井、琵琶、走馬三穴,掏下五次即可。